刘德友,杭 炜
(南京东南眼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7)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累及全身各系统脏器及组织,视网膜病变是最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根据血管新生与否分为增殖性和非增殖性,是致盲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患者激光手术后,仍然可能引起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方式是玻璃体切除术,然而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并发不同程度的白内障,单纯玻璃体切除术可能会加速白内障的形成[2]。因此,本文采用玻切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激光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并观察其治疗成效,具体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眼科临床收治的激光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6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86±3.74)岁,糖尿病病程5~14年,平均病程(9.12±3.45)年,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45±3.01)岁,糖尿病病程5~15年,平均病程(10.01±2.84)年,接受玻切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1)均接受激光手术;(2)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诊断标准;(3)符合手术指征;(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严重精神障碍;(2)其他眼部疾病或并有恶性肿及严重器质性损伤;(3)凝血功能异常;(4)不符合手术指征或临床资料缺失。
两组均于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照组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仪器选择德国MEGATRONS4超乳玻切超声乳化仪,局部消毒,表麻联合球后神经阻滞麻醉后,于角膜缘后3.5 mm睫状体平坦部进行手术,切口采取玻璃体切除术标准三切口,切除由于积血出现浑浊的玻璃体,剥离眼底的纤维及血管组织,解除玻璃体、前膜的视网膜牵拉,术中根据患者视网膜牵拉状况注入硅油或气体,以及依出血情况及时止血,采用水下电凝或压迫。
观察组行玻切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仪器同对照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超声乳化后摘除浑浊的晶状体,切口位置选择11点方位角膜缘上方行3.2 mm透明隧道切口,于前房内、晶状体前后囊之间注入黏弹剂,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3]。植入完成后冲洗前房及吸除人工晶体后残余粘弹剂,玻璃体切除方法同对照组,标准玻切通道三切口,25 G玻切头切除玻璃体及机化膜,解除视网膜牵拉,注入硅油或惰性气体,术毕检查各切口密闭性,并注意患者眼压。
(1)记录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2)记录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眼压控制情况;(3)记录两组前房渗出、角膜水肿、黄斑水肿等情况的发生率;(4)治疗效果指标:治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消失,视力恢复至4.7~5.0;有效:临床症状有较大改善,视力恢复至4.1~4.6;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显,视力较差,4.0以下。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使用SPSS 22.0软件中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治疗后一个月、三个月观察组提升为28眼(84.84%),32眼(96.96%)优于对照组21眼(63.63%),27眼(8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提升改善情况比较[n(%)]
治疗前两组眼压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一个月、三个月观察组眼压分别为(15.84±3.17)mmHg、(13.27±3.26)mmHg,优于对照组的(18.31±6.31)mmHg、(16.39±6.3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眼压比较( ± s,mmHg)
表3 两组眼压比较( ± s,mmHg)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 33 12.26±4.71 15.84±3.17 13.27±3.26对照组 33 12.83±5.02 18.31±6.31 16.39±6.39 t 0.476 2.009 2.499 P 0.636 0.048 0.015
观察组出现角膜水肿1例,黄斑水肿1例(6.06%),低于对照组角膜水肿4例,黄斑水肿2例,前房闪辉渗出2例(24.24%),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常见表现,眼底病变具有特异性,临床上因增殖性和非增殖性出现相应的视网膜病变,临床早期一般无症状,病情发展出现视力下降、黄斑水肿等症状,玻璃体积血亦较常见且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4-5]。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取的方式有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激光对非增殖性的可减少黄斑水肿,增殖性的可致新生血管退化和阻止其再生,玻璃体积血保守治疗半个月到一个月不吸收的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治疗方式为玻璃体切除手术辅以雷珠单抗,切除浑浊的玻璃体,解除视网膜牵拉。雷珠单抗可穿透视网膜,靶向拮抗VEGF,抑新生血管并阻断PDR的发展。然而由于该病多伴随有白内障的症状,单纯的玻璃体切除手术容易加重白内障进而导致患者二次视力下降,单纯的白内障手术易加重和加快视网膜病变的发展[6-8]。而临床治疗白内障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超乳并植入人工晶体,传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是将两种手术分开进行,然其效果不佳,会出现加重疾病的情况[9]。而同期联合使用两种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较好,本文即对此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接受联合手术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独接受玻璃体切除治疗的对照组,前者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后者。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的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通过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长效稳定,人工晶状体材质的襻不会断裂降解,有效改善白内障症状[10]。而玻璃体切除术能够有效治疗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综上所述,玻切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激光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恢复良好,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