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初探

2021-06-09 20:29普俊荣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

普俊荣

摘 要:本文围绕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结合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相关研究,对当前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路和方法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课后作业;目标分类

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所期望的,也是师生的共同诉求。随着新课程的颁布,新课程与核心素养理念广泛地渗透,为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提供了较多思路,尤其是针对一些练习量大,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等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育目标划分为了认知、技能与情感三个领域,这并非意味着教育的割裂,而是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假设学生在进行计算时,本身属于技能层面,但同时思维在进行思考和分析,这就是认知层面,在计算过程完成后会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变式情感层面。可见,一个行为过程中会几乎同时发生三类目标,而且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性联系,甚至根据行为的细化程度,不同的分类目标下还包括有各自的子目标,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最终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基于理论基础上,众多研究学者又纷纷从不同角度来对认知层面的知识进行了细分,即平常我们所教学的知识又可以分为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等不同类型。事实性、概念性主要针对的是“是什么”的解答,也包括一些复杂的组织结构。比如事实性知识比较分散,多是一些数字与符号的组合,具有一定抽象性。而概念性则偏向陈述,会涉及到一些类目,多为理论。例如,“△”表示三角形,其作为一个孤立的符号,属于事实性知识,但从文字角度出发,又可以得到“三角形指的是由三条在同一平面内的线段以收尾顺次连接方式所形成的封闭性图形”这一概念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其特征还能够延伸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平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这些下位概念,属于类目。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关于“如何做”的内容,通常都会有一定的步骤和环节来进行呈现,比如常见的算法等。例如,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习的前提是判断运算顺序,四则运算需要遵循“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法则,这样一级一级地运算最后得出结果,就是一个程序。

二、课后作业设计框架

(一)符合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指导着教师的教学组织设计与开展,同时也对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和程度给出了整体的规划。可以说,从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可以领会课程的理念,还能够把握课程的性质,精准定位课程内容。也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作业设计要在于新课程标准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从实际学情和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围绕数与代数、图形几何、统计概率与综合实践应用四个领域来进行合理细化,使知识的呈现和传输呈现出整体性与系统性。

(二)满足学习需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会表现出差异性,而教师则需要对全体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教学难点和易错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在课后作业设计中帮助学生进行突破。故此,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目标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識学习,其次要注重数学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培养,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作业对于学生认知发展和身心和谐进步的促进意义。

三、教学实践分析

(一)确定作业类型

以“位置与方向”为例,教学设计环节中教师需要确定本课内容的属性特征,即图形与几何领域。接着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可以辨别出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描述任意物体的所在方位”。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就需要选定教学内容,首先是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方向的相对性特点,从而形成方位感,为之后的空间观念形成与发展做铺垫。在本课中,教师要注重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实际认知特点,所以应当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题材来进行导入,以使本课兼具实效性和趣味性。最后,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来制定课后作业的设计目标,如辨别实际生活中的物体所处方位;通过“钟面知识”理解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准确描绘观察对象四周的物体,并用不同的方式(至少两种)来说出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二)确定数量、难度与时间

作业类型的不同会导致考查的目标方向也有所不同,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作业的类型及其功能性。一般而言,课后作业可分为书面、口头与实践等几种类型,根据完成形式还可以设计成为个体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基于内容形式之上,还可以分为练习、预习、拓展等类型。一般来说,教师根据作业类型的不同,还有数量和难度就可以大致地估算出学生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就年级阶段来进行细分,低年级不建议安排家庭作业,中高年级应当在半小时到40分钟左右,难度要适中,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但也不能够单纯地为了布置作业而设计,在内容上要体现出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来进行选做,使作业与学生实际更加其和,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要。

综上,基于目标分类理论下的课后作业设计对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及促进其思维能力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也因此,说明目标分类理论下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是合理且可行的,但也需要要更加全面深入地验证其科学性,需要更长时间地探索和更广泛地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施帅凤.提高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课题[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18(04):45+80.

[2]余红建.例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12):115-116.

[3]梁后科.小学数学中高段学生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8(10):114.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胜村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