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的贡献及发展路径

2021-06-09 17:29谢建泉
中国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贡献发展路径

谢建泉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营企业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民营企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所作的贡献,可以用“56789”概括,民营企业在促进就业、财政税收贡献、科技创新、投资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我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民营企业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次,从民营企业自身、机制体制以及国际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民营企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境。最后,从发扬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提升技术与品牌创新、致力于发展新兴行业,以及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民营企业;贡献;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4(a)--03

我国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社会角色和责任也发生了转变,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用“56789”来概括,即民营企业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超过50%,国内民营企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民营企业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了90%[1]。民营企业在财政创收、就业、改善民生和改革开放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民营经济还面临着融资贵、融资难、成本高、利润薄、各种风险并存的困境。在经济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机制体制、激发民间资本活力、解决民营企业的突出矛盾、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为民营企业稳定预期、增添动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1 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的贡献

1.1 民营企业促进了就业

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期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并且涌现了诸如华为、腾讯、阿里等一大批优秀的世界级企业,吸纳了中国高达90%的就业率,其中城镇就业率80%,成为城镇就业最大的保障。1978年的城镇就业总人数为9514万,其中国有单位就业人数7541万,城镇集体单位2048万,两者的占比高达98.8%,是城镇就业的主要保障。个体经济仅占0.16%。2017年,城镇就业总人数42462万,全部民營企业占比近80%。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80567万,全国私营企业和个人就业总人数为37413万,劳动力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等各个行业。由此可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改革开放40多年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每年以稳定的增速在持续增加。

1.2 民营企业是财政税收的主要贡献者

民营企业是财政税收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1985年,我国的工商税收结构中,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经济的税收占比分别为71.7%、24.1%和3.0%,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税收来源主要是国有经济,个体经济的税收占比非常小。截至2019年7月,国民经济的税收占比为56.9%,相比1985年,税收占比取得了巨大的飞跃成果,成为我国财政税收的主要贡献者。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随着技术创新、机制体制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日益完善等,民营企业的活力会进一步释放,为我国财政税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1.3 民营企业是投资的重大推动力

在全社会的固定资本投资中,民间投资的力量不容忽视。1980年的社会固定资本投资中,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固定资本投资占比高达86.9%,其中国有经济占比最高,约为81.9%,其余为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占比13.0%,表明当时的民间资本还未盘活,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主要是因为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社会的主要问题旨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物质匮乏问题,民间没有多余的资本用于投资领域。截至2019年7月,我国固定资本投资中,民间资本投资占比高达60.3%,占一半以上,并且民间资本更多地流向了制造业领域,占比高达85%以上。由此可见,民营企业不仅是我国投资资本的主要来源,更是促进我国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1.4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中,离不开微观经济主体盘活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主体,但是随着民营企业力量的不断壮大,民营企业的微观主体地位一跃而上。1978年,我国的经济主体中,只有15万户个体工商户,几乎没有私营企业。2017年,我国的个体工商户上升为6579.37万户,相比1978年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加。民营企业从无到有,数量增加至2726.28万户。2017年,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总数为1809.77万个,民营控股企业占比97.0%,已成为我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

1.5 民营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由快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科技的进步。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其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在2000—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由2.62万件增加到81.7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数由0.80万件增加到32.06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数由1.53万件增加到93.40万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尤其是民营企业对科技的贡献不可小觑。2017年,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占比分别为77.8%、77.4%、75.8%。此外,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民营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

2 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

2.1 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困境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我国的社会矛盾也发生了改变,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发展既充满了挑战,又有很多机遇。民营企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作为主力军,必须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实现自我转型升级。但是在此过程中,很多企业仍会面临诸多问题,陷入转型升级瓶颈。

首先,在民营企业的经营方面,企业面临着市场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的矛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消费层次有所提升,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基本生活保障上升为提高人民的物质需求质量,但是国内高质量产品的供给速度相对迟缓,导致出现“海外购”热潮,国家为此也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以解决供需矛盾,解决供给产品多而不精的问题。民营企业应顺应局势,应市场需求而变,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方式,获得可持续发展。其次,企业的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现代化管理人才储备不足。在很多企业存在严重的裙带关系,内部改革寸步难行。也存在诸多家族企业,导致管理机构冗余,缺乏创新激励,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需要具备管理和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民营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储备与培养[2]。此外,诸多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为此民营企业应构建现代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合理的资金流,使企业获得永续发展。

2.2 体制机制不完善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改革速度缓慢,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有待完善的体制机制。比如各种审批程序繁琐、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机制不完善、政府扶持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难题。但是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和突破重重阻碍,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效率和民营企业的有效发展。

首先,市场准入壁垒高。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在我国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直以来,民营经济在与国有经济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某些行业处于国有企业垄断状态,市场进入壁垒高,民营企业被拒之门外。其次,民营企业面临融资贵、融资难的困境[3]。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不容小觑,国家也出台了诸多政策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民营企业没有国家担保,面临技术、管理、信用、市场等诸多风险,金融机构的资金审批还是倾向于有保障的优质企业,所以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仍面临着资金难题,技术创新方面难以突破。此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知识产权的沉没成本和不变成本巨大,但是边际成本很低,所以品牌和专利侵权事件屡屡发生,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导致企业创新积极性低。

2.3 民营企业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

受疫情的影响,国内外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出口贸易方面,更是一度处于停滞的状态。此外,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很多产品被美国征收高额关税,导致出口企业的成本大幅增加,很多企业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如今,除了少数地区,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各企业也开始复工复产,但是国外仍在疫情阴霾的笼罩之下,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此外,疫情过后,将会面临又一轮的产业链重构,这对我国的民营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经济疲软,很多中小企业濒临破产,也滋生了市场风险。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三期叠加”时期,并且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更是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雪上加霜,也为我国经济和市场预期带来了不利影响。2020年,国内外受疫情的影响,我国的海外投资和出口贸易方面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很多民营出口企业以及处于国际产业链上的企业面临倒闭,海外市场不景气,只能刺激国内需求,保持市场活力。同时,国际复杂的环境也为民营企业的發展带来了机遇,疫情也催生了新兴电子商务产业,这就需要企业审时度势,及时转型。

3 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

3.1 发扬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

《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力的论述表明:人的因素在生产力各要素中处于主导地位,生产工具也是被人们制造出来的,同时,人也影响生产资料的开发程度[4]。在民营经济发展中,企业家们是民营经济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民营经济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绩,民营企业家们是成绩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受益者。我国已经练就了一大批具有丰富技术经验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的民营企业家。我国很多的民营企业家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摸爬滚打、白手起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具有艰苦奋斗和坚持不懈的创新创业精神。但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崇尚“享乐主义”,缺乏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针对这些难题,必须从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着手。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创新创业人员的激励,给予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以表彰与奖励,进而激励民营企业家们的创新活力。其次,企业内部制定具有激励性的规章制度。在企业中集思广益,给予创新奖励和更多的晋升机会,从而激励企业内部充满创新积极性[5]。另外,定期组织管理者进行先进管理理念的培训,使管理者不断更新管理知识。此外,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力量,尤其是加大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攻克技术难题。同时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解决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高等难题,加快技术与品牌创新。

3.2 致力于发展新兴行业,以民营企业的主动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需求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生存需求转变为发展和享受型需求,诸如教育、休闲旅游和医疗保健等产业悄然兴起。在疫情期间,也催生了线上直播、线上配送等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电商行业,人们也正在适应这种时代变化。但是现在很多民营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或者高污染、高耗能的产能过剩行业,盲目的产能扩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因此,民营企业应该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行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配置。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家们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把握经济风向,时刻关注国际市场走向,并能及时制定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

首先,政府在顶层设计上,制定合理的产业引导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对致力于发展的行业给予资金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出台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政策,有助于引导民营企业的投资方向,助推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其次,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并监督落实。为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营商环境,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一方面是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用以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注重各种政策的协调,有时多种政策的叠加,会导致多方监管的问题,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受到干扰,使生产无法顺利开展。此外,制定合理的差异化税费。对于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民营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以此来鼓励企业的发展。

3.3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市场机制

随着“竞争中性”原则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被列为2019年第二大重点工作任务,政府正在积极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民营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正在建设中,但是还存在诸多漏洞,不能保护民营企业的科技成果,使其丧失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快速便捷的政府审批也有利于企业尽快开展相关生产经营工作,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还有诸如税赋繁重、成本高、利润薄等问题,均是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阻碍。因此,政府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从而打造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已经经历了很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是与众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并且国情具有特殊性,我国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技术、管理理念等诸多差距,很多民营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市场准入门槛高等弊端,很难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因此,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4 结语

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现代化经济体制的建设离不开民营企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民营企业,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更离不开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牵动了国民经濟的整体运行与健康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必须要强调培育能适应新时代、更加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要贡献者,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我国财政税收的主要贡献者、投资的主要推动者,更是我国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民营企业的力量不容小觑。但是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诸如自身经营管理困境、市场供需不匹配、体制机制不完善和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等,均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此,本文从发扬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致力于发展新兴行业,以民营企业的主动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的发展策略,助力民营企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王芳.新时期民营企业的责任与困境[J].中外企业家,2020(18): 104.

黄厅厅.民营经济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基于拓展的索洛模型[J].商业经济,2020(06):120-123.

余婧兰.中国的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应如何实现发展升级[J].学理论,2020(06):72-74.

李文胜,陈春生.以创新为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03):85-91.

顾华详.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优化论[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4(02):72-85.

猜你喜欢
现代化经济体系贡献发展路径
捐书之争
浅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培育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优质技能人力资源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内蒙古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新发展理念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5月CPI上涨,烟民有“贡献”
幽默“三十六计”(中)
贡献大小不决定于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