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妄想对人才队伍进行全面提升,企业应该有明确的人才建仓思路,针对每类人才仓建立筛选和培养标准,对每类人才都有对应的培养措施:第一类是“领军人才”,他们拥有卓越的能力和强大的意愿,他们回答“做什么,做得对不对”的问题。这种人可遇不可求,培训对于他们的作用是“长波”范围内实现的。第二类是“中坚人才”,他们拥有业务领域的专业能力,价值观也充分与企业融合,他们回答“做了还是没做”的问题。培训对于他们的作用是在“中波”范围内实现的。第三类是“工兵人才”,他们从事具体的业务,回答“做得好不好”的问题。培训对他们有作用,而且作用是“短波”范围内的。
转型是一个内生能力的获取,做转型的时候一定要把企业内在的能力系统打造出来,这样才可能看到未来可增长的空间。保证在转型过程中盈利,两件事情要同步做:第一,存量要激活。传统业务一定要激活,不能简单地砍掉。把所有东西卖掉做新的东西,这不叫转型,这叫跨界。转型相对更复杂一些,一方面需要在原有业务上做出改变,另一方面需要做出新的业务。第二,增量增长。增量增长跟存量激活完全不同,一定要两组人去做。增量增长这边要做价值重构,整合资源,开放的组织平台。
干部不是简单地得到任命和获得权力,而是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和组织氛围的打造,获得大家的逐步认可。在干部履职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必须不断提升员工的生产力。员工的生产力从哪来?包括两个方面:能力和意愿。所以,主管的责任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提升员工的工作意愿,激發他们的工作热情;第二,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经验,帮助员工发展能力。很多调查认为,员工的侧重点和干部认为的员工的侧重点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想营造高绩效的氛围,建立高绩效的组织文化,就要求干部必须走进下属的内心。
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你可以把边界理解成万有引力,每一个物体因为质量的存在,它会产生引力,会影响其他所有物质。差别就在于——离核心越远,影响力越小,或者是它本身的质量越小,变得影响力越小。万物其实是没有简单边界的,所以我不认为要给自己设限。只要核心是清晰的——我们到底服务什么人,给他们提供什么服务——我们就会不断尝试各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