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会 李朋
“学徒制”一词,起源于英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就发布了有关学徒制发展的法律法规,这对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也进一步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传统学徒制主张“在操作中学习”,而现代学徒制则强调学和做,是将高职院校教学和企业实践进行充分结合,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动手检验进行有机结合,包括政府、学校、企业等多个参与方,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看重学位本位以及能力本位,而忽视实践操作,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无法通过教育获得企业实际需要的技术和能力。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仍需较长时间进行实践、积累经验,方能得到企业的肯定。因此,想要发展现代学徒制,必须要有企业的充分参与。
企业充分参与有两方面内涵。一是企业参与的广度,即有多少企业或多大比例的企业提供了学徒岗位。这是衡量一国现代学徒制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比如在国际上广受赞誉的瑞士、德国,企业开展学徒培训的比例比较高,分别达到1/3和1/4。二是企业参与的深度,即企业在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参与现代学徒制。比如企业是否参与了现代学徒制标准的制订、培养计划的制订、培训活动的实施、学徒的考核评估;在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决策中,企业的意见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得到体现等。
无论是企业参与的广度还是深度,都与制度环境密切相关。其中,企业参与的深度往往源于制度环境的规定性,它通常是强制性的,即法规政策等制度安排决定了企业必须或可以在哪些环节、以何种方式参与现代学徒制。而企业参与的广度则更多源自制度环境的吸引力,它是非强制性的,换言之,企业是自主决定是否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
我国当前现代学徒制试点,是在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背景下开展的。因此,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使企业充分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艰巨又重要。起步阶段,我们尤其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如补贴、奖励、免税等;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等资源,分担企业培训任务;还需要通过媒体积极宣传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好处及典型案例,并适时评选优秀企业。另外,我国企业参与意愿不强还有一个特殊原因,即担心学徒的安全和管理问题。
因此,在管理方面可采取双主体管理机制。现阶段高职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管理模式为高职院校单一管理,这明显和现代学徒制的需求不一致。对此,学校与企业要一起参与管理。第一,校企双方需要构建共同的院级管理机构,该机构的工作内容就是带领各二级院校校企合作小组执行相关任务,定时查看任务进度,同时对其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针对当下教学、培养中的不足进行探讨,查找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第二,成立二级学院管理机构,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执行者,各二级学院必然要编制规范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和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更加顺利地进行教学和培养。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不单单需要在管理工作上落实双主体,教学活动也要采取双主体,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令企业骨干与高职教师一同参加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可成立骨干教师课程研发团队,而企业应当安排相关员工对各个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整合,并制定统一标准。双方结合实际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建设,明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并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均衡处理。
学校应当施行“双导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所谓“双导师”,即专业课程教师与经验丰富的企业骨干,在具体教学环节,专业课程教师主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而企业骨干则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正确指导,不断缩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生产中。学生则需要努力适应双重身份,一个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另一个是学徒。教师也要加强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并重新对自身进行定位,明确自身发展目标。
●教学分工。这种方式从隐性角度分担企业培训成本。在许多国家,现代学徒制都将职业基础知识和一般技能的教育职能转移至职业学校或其他有公共经费投入的培训机构。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它们开展学徒培訓时,成果被“偷猎”的风险尤其大,因此特别需要通过培训转移,降低投入成本和风险,保护参与积极性。瑞士的产业培训中心、德国的跨企业培训中心等都是这一策略的例子。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时依然存在些许不足,根据现代学徒制获得的丰富经验,可对我国高职院校实施的工学结合教学予以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培养方式。高职院校须创建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同时结合市场具体需要,对院校中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在院校内部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同时对工学结合的各项发展评价体系予以优化。另外,为了尽快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措施,政府也可通过减少企业税收等政策鼓励企业踊跃参与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宣传造势。一些地方在发展现代学徒制时非常重视宣传造势,比如在学徒制官方网站宣传企业参加学徒制的各种好处,随时向企业提供咨询及帮助,每年评选优秀雇主,每年举办声势浩大的“学徒制周”。以此为借鉴,为了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效果,一定要对政府、社会中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制定教学规划方案、确定培养目标的有力依据。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重视各种创新活动,并加大其举办力度,争取在学校中创建优良的创新氛围。比如:举办一系列社团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虽然引进现代学徒制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学生个人能力,但是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社团活动,更能够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团队意识。
●孵化创业基地
在建立创业基地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与政府、企业、学校等单位的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孵化创业基地,同时在企业中选择优秀骨干,在孵化基地运用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让企业骨干能够引导学徒在新兴产业服务领域进行自主创业。此外,基地与平台也能够辅助学生科学选择创业项目,获取政策扶持,并对存有疑惑的学生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
●建立人才培养框架
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引进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学习,并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真实状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具体内容有人才培养方式、目标、内容以及质量评价机制等。其中,人才培养目标即对学生的人格、品质、道德、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让高职人才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与职业操守,并具有完善的人格与较高的素养,为今后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奠定坚实基础。而培养内容则需要结合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予以实现,详细情况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予以确定。但是,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企业实践学习的课程数量至少为总课程的50%。培养方式可选择理论+实践的模式,做到知行合一。质量评价机制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应的评价方式,通常情况下,学生不但要获得较高学历,也要得到相关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进而不断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养。
现代学徒制从研发初始至推广应用,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诸多优势得到了有效体现,这极大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同时也让我国职业教育变得更加健全、科学、高效。此外,要想在我国成功实施现代学徒制,就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多途径、多维度地构建企业参与的激励体系,让企业参与从“不愿”到“自愿”,从“自愿”到“自觉”。
作者单位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