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辉 蔡华
湖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长沙 410000
慢性胃炎是临床目前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具有慢性发病、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为治疗护理增加了一定难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1〕。若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这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演化为胃癌,加重患者治疗的负担,威胁生命健康。阳国兴等〔2〕、项晓青等〔3〕在研究中提到,为慢性胃炎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与疾病知识知晓率,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以98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象,探究路径化宣教对患者疾病认知能力、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以湖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98例慢性胃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参照陆再英等编著的第7版《内科学》〔4〕中慢性胃炎的标准,结合血清学指标值、胃镜或胃肠钡餐、病理活组织检查等结果首次确诊者;②病例资料完整,③不存在精神疾患,认知、理解、表达等能力正常者,④具备配合研究完成能力者,⑤患者、家属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脏器、系统的严重疾病,②年龄≥80岁者,③研究前已经参与过相关研究或接受过该领域系统的治疗护理者。将98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51.69±12.46)岁;病程(7.38±3.20)年;体重指数(BMI)(21.65±3.07)kg/m2;文化知识水平: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及中专10例,高中及大专18例,本科及以上14例。观察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51.51±12.62)岁;病程(7.42±3.17)年;BMI(21.57±3.11)kg/m2;文化知识水平: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及中专11例,高中及大专18例,本科及以上1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知识水平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消化内科治疗方案,予常规胃黏膜保护、抑制胃酸分泌、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治疗等;护理主要涉及入院指导、病房环境介绍、基础护理操作、心理护理、饮食运动指导、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等方面。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每日定时定量饮食,不可暴饮暴食,以清淡、高蛋白、易消化为宜,戒烟戒酒,不宜食过硬、刺激性大、生冷、油腻的饮食;以传统护理模式为指导进行健康宣教,入院时由责任护士简单向患者介绍留取标本方法、各项辅助检查的准备工作等,出院时告知其按时复诊、遵医嘱服药。
1.2.2观察组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结合路径化宣教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2.2.1成立专项小组 采取自愿报名参加的形式组建一个慢性胃炎健康宣教路径化的6人专项小组,要求组员中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各1名,主管护师、护师均不少于1名,该团队的监督、组织工作由科室护士长承担。组员在收集整理患者资料、参考相关文献〔5-7〕、结合疾病特征等形式以及咨询该领域专家意见后,集体反复修改与讨论最终制定出流程化、标准化的慢性胃炎路径化宣教指导表与健康知识手册;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召集全科护士参与路径化宣教表、知识手册具体使用方法培训与考核,尽可能减小因医护人员交流、沟通的差异给宣教效果带来的影响。
1.2.2.2具体实施 在路径化宣教表拟定以后,要求护士在统一培训合格后,根据医生的诊疗计划执行宣教,同时注意根据病情变化、患者的自身需求等灵活调整宣教内容与进度,主要内容包括评估体格检查、护理程序、饮食指导、用药方案、康复指导等;路径化宣教指导表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慢性胃炎路径化宣教指导表
分别在患者入院当日(干预前)、出院后4 w(干预后)发放评估量表、调查问卷,护士以统一指导性语言解释填写的目的、方法,告知患者依据实际情况填写,填写时间控制在10~30 min,采用匿名形式回收问卷。两组各问卷、量表均下发49份、收回49份,回收率100%。①疾病认知能力:根据路径化宣教涉及的内容,该科专项小组自拟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量表,评价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该表主要涉及慢性胃炎的病因、诱因、主要治疗方式、用药饮食知识、幽门螺杆菌知识等,共拟定20项相关问题,5分/题,得分范围为0~100分;总得分与疾病认知能力呈正相关。②治疗依从性:拟定符合研究的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8-9〕。该问卷主要由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遵嘱用药、健康生活方式、情绪控制5方面20项构成,以上各方面分别含3项、5项、5项、5项、2项;5分/项目,其中1分为完全未遵守,3分有时遵守,5分为完全遵守;总得分最高为100分,得分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
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认知能力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依从性调查问卷5方面评分与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遵嘱用药、健康生活方式、情绪控制的评分与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慢性胃炎的发生与抽烟、酗酒、受凉、长期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密切联系。慢性胃炎在早期通常症状隐匿,在确诊时胃黏膜已受损严重,为治疗、护理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此,近年来,医学界将越来越多的关注点集中在慢性胃炎的疗效提高方面〔10-11〕。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较长的服药周期易给患者带来持久的身心折磨,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可能因此受影响,增加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有研究报道〔12-13〕提到,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巩固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宣教不可忽视。
临床护理路径为目前临床倡导的新型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其开展依赖于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要求护理人员在流程指导下、结合患者病情灵活调整干预内容,制定出个性化的、与诊疗计划相匹配的护理措施,实现护理的预见性、计划性。临床护理路径凭借其高效率、高品质的特点已逐渐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青睐与认可。本研究表明,路径化宣教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在入院前缺乏对慢性胃炎相关知识的了解,入院后在路径化宣教指导表干预下,患者接受集体讲座、小组讨论、一对一电话随访、发放知识手册的形式科学、正面的认识自身疾病及相关知识,学习合理饮食、正确用药的知识,同时护士根据患者知识反馈结果、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宣教重点并进行再教育,从而加强患者对慢性胃炎知识的掌握度。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5方面评分与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前者量表各评分均显著优于后者,这一结果与杜闻媛〔14〕、周桂嫦〔15〕研究中的结果一致,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通过各种形式的宣教纠正了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让患者明白了规律饮食、遵医用药、戒烟戒酒、健康生活、情绪控制对控制病情、促进康复的重要性,进而调动患者治疗护理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为慢性胃炎患者提供路径化宣教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调动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