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分析与展望

2021-06-08 02:44徐颖慧
煤炭高等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一流学科制度

徐颖慧

“双一流”建设提出并实施以来,我国学科发展进入了制度转型的新时代,学界围绕学科发展的理念、制度、文化等要素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科制度建设是学科制度为学科实践活动提供规则保障、规范支持和文化认同并逐渐被视为当然而广泛接受的过程,也是学科实践以及相关互动关系继续维持稳定秩序的动态过程。学科制度建设包含观念与社会建制两个层面。观念层面即内在制度,目的在于形成知识传统与约束意识;社会建制层面即外在制度,在于形成学术共同体,形成制度化的学科内部的客观标准,是创新我国学科发展理论与引导学科建设变革的基础性环节,也是满足新一轮大学制度与学科制度变革需求的基本条件。当前,在“双一流”建设的制度变革背景下,学科制度建设该何去何从是当下需要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近年来,知识图谱作为新兴的文献计量方法,能够通过定量数据,直观、科学、客观地反映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1]。本研究是在JAVA环境下,将CNKI数据库中“学科制度建设”领域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采用CiteSpace5.7.R1可视化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要素进行图谱绘制、处理,探究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特点和演进趋势,在整体上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内容、演变过程、发展态势。

2.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的合理性是获得期待结果的前提。本研究的样本来源于中国知网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与扩展版期刊和相关主题的博士论文。在当前的文献环境下,这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以学科制度建设为主题的高质量研究文献。本研究搜索并选取篇名检索的方式,篇名为“学科制度建设”或“学科制度”,文献检索年份为2001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期刊来源类别限定为核心期刊和CSSCI源期刊。本研究共检索到468条文献记录,经过二次阅读对搜索文献进行筛选,删除相关性较低以及重复性文献,添加相关博士论文,剩余文献记录176条。这176条文献的总参考数2 543次,总被引2 399次,总下载数133 194次,篇均参考数14.45,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时空分布

1.时间分布

不同年代发表的文献数量与变化特征可以反映这一领域总体研究样态。发文量的年度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2000—2020年CNKI文献发文量年度趋势

整体来看,我国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趋势呈波动型,先上下浮动、再爆发式增长与回落交替。依据样本文献数量变化的节点,可将该发展趋势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发展萌芽期(2000—2007年),此阶段整体热度偏低,平均发文量每年6篇左右。二是发展提升期(2008—2016年),自2008年起该研究热度快速升温,整体热度偏高,发文量年均9篇,2009年出现峰值,后逐渐回落,2011年到达低谷后,恢复缓慢发展。三是发展衍生期(2017至今),此阶发文量持续增长,学科制度建设研究领域表现出了较强的爆发力与发展潜力,2019年出现20年来的研究成果最高峰,虽然时间跨度较短,但关注度与热度却是三个发展阶段之最。

2.学科制度建设研究成果的空间分布

(1)主要研究机构分布。分析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可以有效地了解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以及该机构在此领域中的研究情况。由表1可知,2001年来,发文较多的机构有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等。由此可见国内知名高校是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主要力量。但是核心机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占比数量低,且存在地域上的分布差异。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最高产出的科研机构,仅占样本容量的9.7%,仍有75%的科研成果散落在其他非核心研究机构中。就研究机构的地区分布来看,核心研究机构大多分布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分布数量少,地域差距十分明显。核心机构中心性均为0,说明核心机构间的联系不密切,合作几乎不存在,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学术共同体,不利于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深度开展。

表1 我国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核心机构及其发文量

(2)发文作者情况分析。分析相关作者的发文量,可以清楚了解该领域研究者的成果产出情况。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核心作者发文量,Nmax=约束年限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发文篇数。依据该公式计算出本文研究中的Nmax=13,M=2.7,即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为该研究的核心作者。由表2可知,主要的核心作者为王建华、方文、庞青山、陈学东、鲍嵘等。为了进一步研究核心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情况,笔者运用Citespace5.7.R1的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功能进行知识图谱的制作,发现核心作者之间并无连线,且中心性均为0。这说明该领域缺乏长期专注于此研究的优秀学者,已有的学者还未形成明显的影响力和聚合力,核心作者之间并没有形成合作,也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据普莱斯定律,当核心作者的总撰文量占比筛选年限的50%,就可以说明核心作者群已经形成。由表2可知,核心作者发文量占比仅有15.3%,说明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与citespace运算的结果一致。

表2 我国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核心作者发文统计

三、基于关键词分析的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热点

1.关键词高频词分析

关键词是某领域研究主题与重要内容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构建关键词共现网络,可以清晰表达数据的集中结构:每个十字型节点代表若干篇论文,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的词频越大,且与本研究主题的关联度越高;节点间的连线的粗细代表着关键词间共现关系的强弱,节点的颜色代表着关键词第一次共现的时间,由深到浅表示时间的由远期到近期。CNKI数据库中学科制度建设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如图2所示。

在图2中,“学科建设”节点位置偏左,且颜色由深至浅,浅色占据大半部分,意味着学科建设一次共现的时间较早,且与近期研究热点关系更加密切。分析图2中与学科建设相关联的内容可知,与“大学制度、学术民主、文科科研、学科规训”等节点相连接的线条更粗,颜色更深,与“学科组织、制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文化、学科治理”等节点相连的线条更细、颜色更浅。这代表着:首先,学科制度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随着2001年学科制度概念引入我国后,学界意识到我国学科发展始终处于制度的现代化需求与原有社会制度的刻板印象的不平衡之中,其中人力资源的劣势、大学学术民主的缺乏是扼制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新一轮学科制度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学科建设一词伴随着学科制度理论的建构出现第一次共现,“大学制度、学术民主、文科科研、学科规训”等方面是学界集中讨论的重要内容。其次,学科建设的内容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的号召不断变化,由“学术民主、文科科研、学科规训”等学科制度的规范性建设逐渐向“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文化、学科治理”等系统性的制度建设过渡。

此外,应该考虑图2中的时间因素,因为关键词是特定域中的静态表示,不能反映学科制度建设领域研究主题的变化。图2中,基于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在持续进行,连接两节点的线是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共现链接,这些线的颜色显示初次建立连接的时间。随着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成熟,关键词也从“学科制度、学科、学科建设”过渡到了“一流学科、大学学科制度、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文化”。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受国家“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引导,学术界紧紧围绕国家政策而动,体现了理论与实际政策的结合;另一方面,随着学科制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逐渐由制度的外延过渡到了内生要素的研究,表明我国学科制度建设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框架体系。

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将发生新一轮制度改革,与早期出现的“学科、学科建制、学科建设、学科制度”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主题,例如“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文化、人才培养、学科评价”等集中分布在图2的左半区,连接线颜色以暖色居多,意味着学科制度建设方向已经受到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的影响,并展现与文化、质量等内在制度建设的研究趋势。同时,文中提到的这些与一流学科政策相关的关键词在表1中的引用率并不高,但已经形成一定水平的中心度,表明新的研究趋势已经成为学科制度建设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即将成为该领域发展的最新趋势。

2.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统计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的常用技术,用于识别隐藏在文本数据中的语义主题。根据术语的相对相关程度,聚类分析可以将大量的研究数据分类为不同的单位,有助于在研究领域内确定研究主题、趋势及其相互联系。

本次研究通过LLR(对数似然比)算法确定了9个共引聚类。LLR根据每个群集中的关键词,为每个聚类群集选择一个标签,聚类标签的质量取决于文章中关键词术语集的多样性、广度和深度。由图3可知,该图谱的模块值为0.7897(大于0.3),平均轮廓值为0.7108(大于0.5),意味着图3的模块结构是显著的,聚类结果是合理的。

图3 我国学科制度建设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聚类

考虑到时间对聚类分析的影响,本文借助于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的时区图(Time line),在关键词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加入时间轴分析,说明该领域不同阶段研究内容的时间维度和演变历程,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文献首先集中在#0、#1、#2、#7四个主要类别中,然后发展到#3、#5、#8,最后为#4、#6。此外,该图还显示了每个集群出现重要结果的时间节点,例如#6代表的域,范围从2002—2020年,其中2002年与2017年均有一段重要的里程碑。

(1)研究的萌芽期(#0、#1、#2、#7)(2001—2007年)。2001年,以方文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致力于学科制度建设概念的引进与探索,试图构建出适用于本土学科发展的制度框架,故笔者将此阶段视为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萌芽期。通过二次阅读,发现萌芽期研究的特点如下。

第一,初探学科制度的理论建构。由图4可知,2001—2003年是#0-2、#4-#8八个类别的理论初生阶段。此阶段学者们对学科制度概念与学科制度的结构、要素、理念等外延建设的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建构,刚好对应了“学科制度、学科建设”等研究起步阶段的文献标签。我国学者在引进国外研究的同时,将学科制度论述视为外在建制,除了支持学科规范体系及物质体现的制度以外,学科制度还包含某种深层次的理念支撑。因此,我国学者将学科制度理论分为了内在与外在两大体系进行讨论,并在萌芽期进一步规范了内在与外在体系的主要包含要素,完善了我国学科制度建设的理论构建。其中,外在体系多集中于争取社会资源的规则体系入手,如学位点、学科评审、培养方案、出版物等方面;内在体系重在学术标准和规则的建立,旨在形成学术共同体内的可共同识别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等。

第二,突出学科制度建设的规范性研究。在图3中出现了#7“学科政策”的关键词聚类,且凸显于图4的第一阶段中。结合对文献的二次阅读,本研究发现我国学科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学科政策的关联性。1998年教育部颁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仅明确了下放高等院校自主权、促进重点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发展目标,还进一步规范了文科科研的发展方向,即“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研究,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2]该《计划》对文科科研“应用性功能”的强调映射出了21世纪初科学研究的制度环境亟待变革的现实需求。因此,2001年以来,学科制度建设理论的建构基本建立在现实问题的分析之上,应用性研究倾向明显。进行随着学科制度概念的引入,学科制度建设的相关讨论表现出集中于问题分析的应用性研究倾向。

其中讨论较为集中的问题有:重理轻文、学科设置不合理、学科制度建设内外倒挂、学科制度的评价标准不科学、学科生长无保障等。多数文章以批评学科制度建设不合理、不健全等问题为目的,结合学科发展的历史、形式、功能、组织需求、权力分布、学术民主等基础理论来论证学科制度建设问题的严峻性,以此提出学科发展所需的规范化举措。这些政策导向与问题探讨刚好对应了图4中#6“文科科研”节点。

(2)研究的提升期(#3、#5、#8)(2008—2016年)。进入2008年,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与深入研究双轨并行的阶段。图4中,#3制度建设初步发展,“人才队伍、学科理念、人才培养、学科结构、学科组织、专家守门、学科体系”等关键词出现,说明此阶段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已经完成了规范化到体系化建设的过渡,理论研究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质量、文化等内化层次,学科制度建设明显进入了研究的理论提升阶段。

第一,分析学科制度的内部规律,注重内涵式理论探讨。图4中明显出现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学科制度化”“内涵式发展”的节点,说明随着我国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开始了由外延向内涵式发展的变迁,学科发展也不再满足于外显问题,学者们开始着手讨论学科内部发展规律对学科发展的影响。此阶段学者通过知识规划、知识分类、知识生产等学科发展的内部探讨,揭示了大学与学科发展之间较为棘手的行政权力强制主导、学科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知识生产往往会被政治权力与学术权力所规划。……被权力自上而下规划的知识,纷纷以学科的名义获得了组织建制的合法性。……这种知识规划的特征便在于它是以政治性权力和确定的‘学术’制度安排为基础的,这根本上意味着政治性权力和‘学术’制度安排会确定知识生产的方式、型构知识产品的具体内容。”[3]这些研究旨在强化学科发展的科学性,寻找一条完成学科制度变革、实现大学现代化制度转型的特色道路。

第二,突出学科制度建设的系统化研究。与前期不同的是,此阶段的问题反思主要围绕学科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学者们认为,学科制度危机主要由经济发展、知识生产需求造成,表现在跨学科制度的缺失、人才培养制度不健全、行政权力过度干预等方面。如有学者认为,“我国学科制度存在学科划分与设置制度的行政规范功能过强,学校自主性不足等弊端”[4]。这刚好与图4中“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节点相对应。学科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由强调规范性建设转向了系统化建设,目的在于维持学科体系的良好运行和培养新的学科生长点。

第三,理论应用与某类学科制度建设相结合。随着2007年第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的结束,各级重点学科建设逐步发展并不断深入,出现了对重点学科或某一学科制度建设进程的讨论,如图4中的“医学人文学科、应用学科、艺术专业、体育教育”等关键词节点。即,在医学人文、教师教育、体育教育、思想政治学等具体学科的制度路径探索中,多是总结过去经验、确立符合时代转型的制度路径。这说明此阶段学科制度研究的任务不再是证明某类学科的合法性地位,而是基于某类学科的发展实况,对其学科制度的建设路径提供建议。例如,吴亚林了提出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建立教师教育专业学院、革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模式、建立适合教师发展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等教师教育学改革策略[5]。

(3)研究的衍生期(#4、#6)(2017年至今)。图4中,#1、#3、#4、#6由第一阶段延续至了第三阶段,呈现出继续发展的态势,第三阶段只在#6出现了“一流学科”的聚集性节点。说明此阶段在“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引导下,出现了新一轮学科建设大潮,制度建设再一次以学科建设或学科制度研究为主题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此阶段学科制度建设研究呈衍生发展的态势,呈现多元视角,在深化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反思。。

第一,基于内涵式建设,反思学科制度建设路径。此阶段在遵循学科制度内部规律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将内部规律需求与实践问题相联系,深入反思学科制度建设“怎么办”的问题,以期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学科制度。图4出现了“功利化、内生逻辑、依法治校”等节点,说明学科制度建设的实践问题依然凸显,但学者批判的内容在经历过规范化、体系化两大阻碍后,逐渐过渡到学科制度刚性、功利性等与学科制度内生发展需求相关联的问题探讨之中。不仅如此,此阶段的理论探讨不仅局限于问题批判层面,还试图探索一条“学科制度”本土化的建设道路,与图4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学科共同体”的关键词相对应。此外,这一阶段还出现了“学科评估、知识生产、制度反思”等关键词,侧面反映前两阶段的研究特征。前两个阶段多是集中于学科制度建设“是什么”“为什么”层次,而“怎么办”仅停留在结论层面。进入2017年,学科制度建设“怎么办”的问题深入至了理论层面。即,通过治理的多元价值、评价与学科建设的平衡、解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等方面深入探讨学科制度内生发展逻辑,以期实现学科内在与外在制度的有机统一,实现以“学科制度创新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6],最终目标是指向具备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第二,学科制度建设研究呈现多元视角。由图4可知,2017年以后只形成了“一流学科”一个聚集性节点,且整个线条走向发散,呈现出学科评估、制度逻辑、内生逻辑、专业建设等多个节点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一流学科”的节点与制度逻辑、学科评估等节点相连,说明2017年以后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处于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拓展阶段。经过二次阅读,发现除了图4中已有的关键词,交叉学科发展的进行、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需求、知识生产与制度转型的结合、知识隐喻与学科理智的内生发展需求、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等因素也在影响着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衍生方向,既有理论演进的趋势又具备时代发展的特色。

四、基于关键词分析的学科制度建设研究前沿分析

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可以用来衡量研究的前沿情况。为了分析学科制度建设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本文借助Citespace控制面板的“Burstness”功能绘制关键词突变率的知识图谱,呈现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度的关键词以及在一定时期内被引用的频率(见图5)。图6中横线部分是“爆炸关键词”出现的时间范围。结合图5、图6词频的变动趋势可以更好地看出研究前沿的变动态势。

1.一流学科

由图5可知,“一流学科”是2016年后形成的节点之一,其突发值(burst)达到2.027(见图6),在同期关键词中占比较高,说明一流学科在整个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领域中占据重要作用,即一流学科不仅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研究的主题之一。近年来,学界关于“一流学科”的研究成果逐年上升,学科制度体系的构建也日趋完善,衍生出了一系列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如学科评估、知识生产、一流学科建设等,这归功于我国对“双一流”建设制度的大力推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需求,学科的知识生产方式在不断变革与发展,“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实施更加明确了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需求。即,学科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制度化建构的知识内容与结构,推动学科制度建设生成服务于知识生产的创新手段,并使之符合学科发展的内生逻辑。“一流”学科不仅意味着学科知识的实质性增长,也意味着学科文化创新发展的塑造途径。因此,继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学科制度建设的动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保障高校学术自治的主体地位等是当前应该着重研究的方向。

2.学科治理

学科制度建设由外至内的转变引发了学科治理方案的变革。2019年以后,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时区图中出现了新的节点(见图5),其突发值为1.7083,这说明学科制度建设的主题进一步转向了学科治理。受国家顶层设计的影响,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正式向实践层面转变,学者更加关注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问题,以治理为方向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实操性建议。学科制度是学科内涵衍生与外部制度相互作用的产物[7],由内在与外在两个层面规范着高校的治理。目前学科制度建设存在着的问题是:外在制度的功利化、等级化严重,内在制度较为弱化,学科共同体不能在大学治理中占据优先话语权,导致政策执行偏差严重和学科治理的能力不足。因此,采取制度逻辑、动态管理促进学科内涵式建设是实现学科健康发展、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通道。“学科治理”对淡化学科制度的功利化导向、激发学科成员的内生动力、推动学科内在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科治理”应当是当前“双一流”建设亟待解决问题,是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前沿之一。

五、研究结论

自学科制度建设的相关理论被引入我国后,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呈现出视角本土化、主题内涵化、主体学者化、范畴针对化的研究趋势。由已有的研究分析可知:其一,该方向的研究遵循客观实事的规律,研究方向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呈现出积极服务学科发展的时代特色。其二,注重从多元视角来研究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进路,对学科制度内在规律、现实需求等环节的深入性研究渐增。其三,多数研究以实践取向为主体,研究学科制度、学科建设的现状、特点、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构建制度建设路径,使该领域研究完成了由规范到体系、国际到本土的研究进程,研究成果更加多元化、科学化、人本化。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仍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一是制度建设路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仍集中于理论层面,实证类研究偏少,整体研究的科学水平有待提升;三是研究重宏观轻个案,某一高校、某一类学科运作机理的动态研究有待加强;四是研究未形成稳定的合作网络,团队意识较弱,需要加强知识共享的合作共鉴功能。

综合研究现状与理想研究状态,在整体把握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后,笔者认为,今后该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增加研究的国际视野与现状调查

首先,要着重分析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制度经验。一直以来,我国采用的是“国家”学科制度,即学科是大学“生产”各种社会需要产品的平台,导致行政力量过度干预学科发展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而西方国家建立的是“学术共同体”式的学科制度,将学科视为理智层面与学术研究意义上的认识领域,或者擅长于这一领域人员的集合[8]。这种在理智层面进行学科制度建设的思维正是我国所缺失的,因此拓展国际视野、深入探究现代大学制度中学科制度发展进程与基本规律、借鉴吸收国外经验是必要的。

其次,引进西方理论与策略的前提是要对自身问题有清晰的认知,这就需要我国学者突破偏思辨方法的理论探讨带来的研究局限,大力进行实证研究。具体来说,要针对某一高校或者学科门类进行实证与案例研究,注重问卷调查、个体采访、社会调研、数据统计等方法,为学科制度建设提供数据、证据支持,形成实证性研究导向。在我国探索学科制度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之初,理论与实践研究并行,但是实证研究多是局限于分析已有教育问题,方法单一,主要是为思辨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其功效性有限。进入学科制度建设研究的衍生期后,研究主题已经实现了由外延至内涵建设的转变,学科制度的内生规律得到了充分重视,研究内容进入基于内生规律深入探索学科制度如何建设的阶段。同时,现实教育问题的科学化、客观化探索对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科制度建设具有超强的情境性,其建设内容需要根据社会发展与学校需求不断变化,因此大力推行实证研究是必要的。

2.拓展研究领域与合作网络

首先,需要拓展研究领域。当前学科制度建设已经进入研究衍生期,研究主题逐渐由一流学科向高校治理、国家政策等主题衍生。学科制度不仅是服务学科发展的导向,更是服务于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的通道。面对研究主题的多元化、交叉化、内涵化的衍生,学科制度建设亟需拓展其理论研究视角。随着学科建设由外延至内涵式建设的转变,学科制度文化、人才培养质量、以人为本等主题成为内涵式建设的热点主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也可通过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管理学等视角对学科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历程进行分析,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展研究范围。

其次,需要加强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范畴紧跟国家战略与时代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以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的的指导下,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学者数量激增,一些具有传统优势的研究机构做出了突出贡献,如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这些机构在国家政策引领下,给予学者充分的项目、资金支持,逐渐形成了以学者、机构为主体的研究智库。但是当前学科制度建设研究者之间的合作非常薄弱,不利于持续推进学科制度研究。基于此,如果处于不同地域、不同高校类型但拥有共同研究取向的学派或机构之间能够加强合作,必定会提高研究质量。

3.立足制度优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制度

首先,扎根中国本土,分析学科制度建设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学科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制度优势,是今后深化且有针对性地建设学科制度的必然要求。学科制度分配了各专业特权和责任,规定了学术领域的界限,学科被具体化到了对知识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市场关系结构当中。学科制度本质上是政治制度的变形表现,体现了权力的话语和知识生产的双重特征。推进中国特色的学科制度建设需要探讨学科知识的呈现逻辑以及建设学科制度的特殊性。最重要的是要立足于知识生产驱动的制度逻辑下,针对不同时期某一高校、某一类学科开展实证研究。换句话说,是扎根于中国本土,总结分析学科制度发展的不足与可取之处,汲取中国发展特色的学科制度建设养分,深入探讨“学科—大学—政府”之间的有机互动,更好地构建服务国家战略和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制度。

其次,针对学科制度变迁的现状,建设符合时代需求的学科制度。学科制度建设的研究以解决实践问题为主,研究针对性逐渐变强。进入衍生期,研究视角虽然出现分化,但是研究的针对性和深入性加强,甚至出现了围绕地方高校、某个一流学科建设等更加具体化的制度探讨。同时,路径方面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呈现出基于学科制度内生规律进行路径探讨的新特点。总体来说,学科制度建设在由整体到个体,由概念到路径的趋势中逐渐深入,逐渐重视对具体高校、学科等的个案研究,探索学科发展路径的主动性增强。甚至可以说,学科制度建设路径的深入研究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其中,“一流学科”是我国学科建设中一次重要的制度变迁。随着实践的深化,学科制度建设的概念、体系、路径已经逐渐明晰,学科建设的效果明显。今后,学科制度建设需要注意的是:一是要理顺学科制度建设与“双一流”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逻辑关系,积极发挥政策间的协同配合与资源的整合作用。二是深刻解析不同类型与层次高校任务重点与功能定位,发挥优势学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推进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三是构建学科共同体,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主体、学生中心的多元建设格局,推动利益相关者的良好互动机制。

猜你喜欢
一流学科制度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