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悟情得法

2021-06-07 19:55王洁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鸡雏慈爱老舍

王洁

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猫》《母鸡》《白鹅》三篇散文。课后都安排了比较阅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同作家对于同一写作对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比较,一种是同一作家对不同写作对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比较。这些比较阅读的目标都指向单元语文核心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读完《母鸡》,发现老舍之所以对母鸡的情感态度从开始的一向讨厌到最后不敢再讨厌,都是因为母鸡成为鸡母亲这一角色后的一系列表现,让人感觉母亲的伟大。捕捉到文本的语言密码,寻找情感变化突破口,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就能串起整篇文章的教学:母鸡角色变化后的不同表现引起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那么教学时就可以紧扣“母鸡、鸡母亲”这两个关键角色,通过不同表现的品读,体会鸡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从而水到渠成地体悟到老舍情感变化的原因以及语言大师表达的方法。教学时,以母鸡不同角色的不同表现进行前后对比,以及老舍写的《猫》和《母鸡》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对比,在比较阅读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一、前后对比,感悟作者情感变化

比较阅读是在纵向阅读与横向阅读中对比文本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清晰地认识文本特征的阅读。在比较阅读活动中,学生对阅读文本必须经过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认识过程,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比较阅读可以改变学生单一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维度发展,使思维更加灵活和深刻。一个好的问题设计可以为学生的思考“架桥”,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

聚焦“欺负与反抗”片段:

师:老舍是怎样把一向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写出来的?让我们先来聚焦遇到“欺负与反抗”时,母鸡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生:我找到了两处:“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咬下一撮儿毛来。”“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母鸡以前很可恶,连自己的同类都要欺侮。

师:是呀,的确令人讨厌。老舍说“更可恶的是……”说明母鸡还有让人讨厌的地方,你能说说吗?

生:母鸡看到比它强的公鸡是“永远不反抗”,却要“欺侮最忠厚的鸭子”,真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

师:难怪老舍讨厌它了,那后来呢?

生:它成了鸡母亲后,为了保护小鸡雏的食物竟然敢和公鸡去斗,好勇敢啊。所以作者对它不敢再讨厌了,甚至有点敬佩它。

师:面对强者,之前的它是永远不反抗;但有了鸡雏后,遇到强敌,它敢拼敢打,分明就是一个勇敢的斗士,难怪老舍如此敬佩它。你发现了吗?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作家用了怎样的方式来表达?

生:前后对比。

师:是的,作者扣住事件,写出了母鸡角色不同时不同的表现,鲜明地表达了他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他是通过前后对比的表达方法来表达情感的。

遇到“欺负与反抗”时,母鸡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就会去关注母鸡表现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句品悟出母鸡之前欺软怕硬,所以作者讨厌它。成了鸡母亲后,面对自己的宝宝啄它,却特别宽容,在保护鸡雏时表现得特别勇敢,因此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对比读读,引导学生发现母鸡因角色不同,才会表现不同,作者的情感随之发生變化。学生就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就是对比手法。

二、迁移对比,体悟文章人文主题

作者花大量笔墨写了母鸡的“叫”,当学生习得了方法后,教师就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把学习方法迁移过来,再次到课文中去读句子,通过前后比较来发现母鸡的“叫”有什么不同,再次印证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水到渠成地感悟鸡母亲这一角色的特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再以“一个鸡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和“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进行对比思辨,明白老舍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在于借这只母鸡来赞扬天下所有的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句话耐人寻味,通过阅读链接《母爱》《白狼》,让学生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切的体悟。

聚焦“母鸡的叫声”片段:

师:找一找描写母鸡叫声的相关句子读一读,比较一下,它的叫声前后有什么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旁边写批注。

生:平日里它扯长了声叫,如怨如诉,让人讨厌。夜晚,它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一定更难听,但主人知道它是为了保护小鸡雏,想要叫醒主人来赶走黄鼠狼才叫的,它那么辛苦,那么负责,听着却一点也不讨厌了,反而很敬佩它。

生:它以前是没事找事地叫,连下个蛋都要到处炫耀自己的成绩。现在成了鸡母亲,它每次叫都是为了孩子。只要一有动静,就十分警觉,咕咕地叫,让鸡雏们赶紧来自己身边保护起来,它真慈爱、负责。作者讨厌以前的母鸡,却很喜欢现在的鸡母亲。

生:我有补充,它除了有危险要叫,要是发现一点好吃的,也会“咕咕地紧叫”,而且只是“啄一下”,自己不吃,让儿女吃个饱,真是慈爱的母亲啊!难怪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说得真好!通过比较,你们发现,作者采用了前后对比的方法,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平时它是自己随性地叫,为了自己高兴而叫,现在是有目的地叫,为了鸡宝宝而叫。有吃的要叫,有危险要叫,这样的叫声中透着——

生:“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师:老师有个疑问: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那后面应该顺理成章地写“一个鸡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作者是不是漏写了一个“鸡”字?

生:没有漏写,因为天下的母亲都是慈爱、辛苦、负责、勇敢、伟大的。他是想赞美天下所有的母亲。

师:是呀,作者借这只鸡母亲来赞美天下所有的母亲,借这篇文章来表达对所有母亲的赞美。那既然是要赞美母鸡,为什么前面花那么多笔墨写讨厌母鸡呢?

生:这样前后对比写,更加能突出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师:是的,作家“先抑后扬”,先极尽语言直接表达讨厌之情,后面高度赞扬,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

三、类文对比,觉悟表达情感方法

从文章布局看《猫》和《母鸡》,篇章结构的形态基本相似,都是由两部分组成,都有链接和显示篇章结构的关键句子。《猫》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开头,接着分写,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总结并过渡到“满月的小猫就更好玩了”。《母鸡》开篇第一句直接写“我一向讨厌母鸡”,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写讨厌的原因,再以“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过渡,结尾写“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总结全文。抓住这些关键的总起句、过渡句和总结句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两篇文章都属于纵向式结构。《猫》属于纵向递进式的结构,作者对猫是越来越喜欢。《母鸡》属于纵向转折式的结构,作者是根据对母鸡情感的变化来安排内容的。

两篇文章的内容按照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的结构展开描述,写猫的性格,作者先提纲挈领地点出“古怪”,再从“捉摸不定的行为,喜忧无常的情绪,亦大亦小的胆量”三方面选择“睡大觉、出走、捉老鼠、蹭腿抓痒、踩印小梅花、斗蛇”等具体事例展开分述。写母鸡的讨厌,作者先开门见山地表明“讨厌”,再通过生活中的三个场景来表现对母鸡的讨厌之情,后文褒奖母鸡时运用了欲扬先抑、前后对比的表现手法,加深了作者对母鸡的赞颂、敬佩之情。

教学时,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把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就能从多角度发现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通过对比同一文本中角色的前后表现以及同一类型的文体,学生习得了一定的文本结构和表达方法,发现了作家的写作秘妙,就有利于今后把习得的阅读要素迁移转化为习作要素,也学会了自然自如地表达情感。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鸡雏慈爱老舍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慈爱的妈妈
俄议员批德国宰杀公鸡雏是“动物性别歧视”
灯 塔
母鸡(节选)
“对话”小伙伴老舍
啄破硬壳
慈祥和慈爱
最慈爱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