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爆竹声越来越多地响起的时候,当美丽的焰火次第渲染着小城的天空的时候,旧历年即将走完它的365个日子,那些忙忙碌碌准备年货的往事随着流逝的日子一步步走到我的心里,历历在目。
小时候,日常生活大多是穷困的,可是一旦到过年,家家户户就变得有粮有钱,有膘肥体壮的肉猪,有羽毛油亮的阉鸡,故乡的年是富裕的。
还没进入腊月,在艳阳高照的晴朗天气,家家户户要晒红薯干、头菜干、萝卜干、青菜干等等,晒好后整整齐齐码好,装好收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些“年货”,还要用新收获的黄豆晒豆豉,腌辣椒酸、豆角酸、仔姜酸。大多家庭“一年酸到头”,无论春夏秋冬饭桌上都缺不了酸,记得小时候辣椒酸豆角酸常常是我们的零食,开胃、解馋,独特的酸味是童年最难忘的味道。
当然,腊月是每个人最忙碌充实的日子,尽管冰天雪地,可是太阳一照耀,天空干净纯明,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醇厚的浓香。
一进入腊月二十三小年,同村的十几家就相邀集中起来,各家把头天晚上泡好的要打糍粑的糯米,十斤二十斤不等,抬到晒谷场上,支起一个大灶,灶上摆上大蒸锅,蒸锅里架起一个木头做的蒸笼,一次能装三十斤米。蒸糯米的老手四婶娘把控火候,一个男劳力装糯米,常常是春把叔叔,一锅蒸好了,就拉长声调高声喊:“来仔四嫂的,三十斤;老荣满哥的,二十斤;老保二嫂(是我家,因为爸爸奶名叫阿保,成年了就叫老保)的,二十斤……”蒸好的糯米,盛到一个石臼里,四至六个壮实的青年男子,每人手里拿着一根一人高的长木头,木头上下圆溜溜,上小下大,舂糯米开始了,“嘿——嘿——嘿——嘿”。糯米的甜香弥漫开来,闻到香味的小孩子呼啦一下围拢来,迫不及待想品尝热乎乎的糍粑。大人们免不了要疼爱地“骂”几句——羞羞,好吃鬼!馋虫!却赶紧抓一团舂好的糯米揉成圆形再压扁,糍粑就做好了。“给,拿好!一人一个,吃不够再来,慢点吃,莫噎着!”孩子们接过来一溜烟跑了。欢笑声、打趣声,家长里短,热闹而欢喜。不一会儿,一排排白白亮亮的糯米糍粑严肃而漂亮地排着队,站在垫子上,好像正抿着嘴偷着乐的精灵,在寒冷的冬日里喂饱了饥饿的村庄。
一锅一锅地蒸,一锤一锤地舂,一个一个地搓圆再压扁,最后在圆顶上点上一朵小红花图形。糍粑做好了,把年的气息带来了,同时带来的还有家家户户袅袅升起的年的韵味,这些是村里人朴实的幸福。
“杀猪过年,样样齐全!”在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过年最期盼的是杀年猪,一头猪养一年多,平时主要吃红薯藤、菜叶,接近过年的最后一个月喂黄豆粉、米浆,被催得膘肥体壮,连毛都油亮油亮的。天刚蒙蒙亮,烧好了一锅滚烫的开水,刀磨得锋利,做屠夫的是堂叔,赶猪、抓猪、捆猪,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人的吆喝声、猪的嚎叫声使乡村一下子热闹起来,连沉浸在清晨美梦中的孩子也呼啦啦醒来,赶忙跳下床,赶去凑热闹。一个多小时后,猪已经被卸成几大块了,这时候隔壁邻舍围拢来,对猪肉评头论足,有的顺便割几斤肉回家。当然,杀猪家的亲人是要聚在一起吃肉喝酒的,也要请隔壁邻舍来尝尝鲜,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把酒话桑麻”。
在生活相对贫穷的年月,杀一头肥猪过年,寄托着全家老小一年的奢求与欲望。
家里杀了猪一定要做好几件事:隔壁鄰舍的猪肠或者猪血,叔叔婶婶家的肋条肉,十四婆的一条上好的前胛肉,姑妈家的后腿肉,必定要一一送到。奶奶和叔叔住,这时候必定要接到我家来住几天。
还得剩一些猪肉做腊肉。肉切成条状,撒上粗盐,腌在一口大缸里。过一些日子一条一条拿出来洗干净用绳子穿好,挂在竹竿上晾晒。那时候印象中好像阳光特别多特别眷顾,晒上十天半个月后,收到灶上用烟火继续熏。有的人家细细计划着吃,腊肉可以吃到第二年的清明节。记得那时候拜年,必定要有一块腊肉、一个公仔饼和一个五分钱的红包,用一根红绳绑着,外加四或六个糍粑,这是一家的拜年礼,所以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拜年礼都要用箩筐挑着的。
这又让我忆起我的二姑妈来了。
二姑妈嫁到离娘家约五公里远的村子,由于二姑爷家里有杉木林,生活相对于我家要好很多,她家杀猪必定要请我们一家老小去吃肉。二姑妈很能干,常常自己磨豆腐,做豆腐圆,炸油豆腐,还把肉剁细加上木耳、香菇、葱花、香菜做成馅,拌上酱油和花生油,腌上十多分钟,把馅装进辣椒、茄子、苦瓜的空心里,再用香香的猪油煎得又黄又嫩又香。一盘盘端上桌,我们小孩子早已饥肠辘辘了,二姑妈常常帮我们夹菜,把最好的肉夹给我们,肉在碗里堆得高高的。
每次去二姑妈家,她都站在门口的枇杷树下迎接我们。每次我们返回时,她都站在枇杷树下目送我们。二姑妈总是头上扎着方巾,穿一身家织布的棉袄,两手笼在袖子里,笑眯眯地。她站在大门前的枇杷树下招呼我们的情景,犹在眼前,那份不舍和牵挂一直沉甸甸地印在心里。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这样描述过年:虽然如此,汉唐以来盛时的礼乐,人世的慷慨繁华,民间亦还是奉行。每年过年必赶市办年货,家家杀鸡,有的还宰猪杀羊,又必舂年糕裹粽子。十二月廿三送灶君菩萨上天,除夕在檐头祭天地,祭天地要放爆竹。又堂前拜家堂菩萨,又供养灶君菩萨从天上回任,旧的菩萨画像送上天时焚化了,现在贴上新的,也是木版印的王者之像,旁边两行字: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这段文字我读了又读,仿佛在字里行间,故乡的年就来到了跟前,虽然他写的是浙江的年,可又是我深深眷恋着的桂东北的那个小山村的年,它们是一样一样的,古朴、亲切、韵味悠长,它足以慰藉游子心里的相思,安抚那份失落与无奈。
记忆中,父亲在外地工作,他的探亲假是春节期间一个月,所以过年我们一家总是团圆的。吃过年夜饭,守岁的时候,外面白雪悄然而至,它静谧空灵的身影笼罩着同样静谧的村庄,家里旺旺地烧起炭火,我们围坐着,父亲会说起他参与建设中的电站,会说他回家沿途所见所闻。我最喜欢听他讲四大名著里的那些故事,那时我们才知道有孙悟空、猪八戒,才知道关羽的红脸,武松能打死老虎……其实父亲没有上过学,是到电站当工人跟随师傅学认字的,慢慢地就能读小说能写信了。春节回家,还和村里的桂戏爱好者登台表演,父亲五官秀气,他的角色是花旦,扮演穆桂英,可惜当时我们听不懂也不喜欢,现在想来真是遗憾。
大年初二开始,父亲带着我们去拜年,每到一家,一定先打油茶,桌子上摆满打油茶的小点心:麻蛋、炒米、葱花、花生、糍粑、粽子、排散、炒粉……喝油茶是传统的第一道便餐,经过一系列炒、捶、煮的工序,出锅的油茶就香味扑鼻了,一边喝油茶一边赞味道纯、手法地道,赞主妇的能干,赞糍粑的味道绝美,欢喜而满足。傍晚还要吃一回晚饭,是正餐,荷兰豆炖猪蹄,槟榔芋头夹扣肉,木耳炒鸡肉,清蒸腊肉,装有肉馅的辣椒、苦瓜、茄子……满满一桌,喝酒的喝两盅,兴致高的猜拳来两码,一直吃到夜深,于是亮起手电筒回家,本来亲戚家就离得近,一路还说好多好多话,半小时就到家了。
王安石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随着普照的阳光,春风年年如期而至。但是,天依旧寒冷。在日月不断轮回中,故乡如一纸素笺,而故乡的年则是素笺上的水墨画,淡雅、深沉、意蕴悠长。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外地生活多年,故乡连同她的年一起渐行渐远,只能在记忆中回味。那些袅袅的炊烟、静默的村庄,那些淳朴的故乡人,是记忆里不变的主题。蓦然回首,它们是尘封于心底的芳香。我想,做一只飞翔的风筝吧,这样,无论置身何方,心灵之绳永远拴在故乡门前的桂花树上。
作者简介:慕燕,本名秦琳,女,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有作品发表于市县级报刊及网络文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