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卓
摘 要 本文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谈论文用例与严谨学风方面的几点感想:一、选例须查原文出处,引原文;二、例子要标明出处;三、例证来源须权威广泛;四、用例须精当;五、慎用出自标题的例子。
关键词 语言学;论文用例;严谨学风
近两年,笔者发表了两篇新词新义小论文。一篇是《“撞脸”新探》,发表在《语文建设》2018年第36期;一篇是《当代汉语“撞N”词语模》,发表在《学语文》2020年第4期。在写作与投稿过程中,有几件关于论文用例的事,使我很受教益。
一、选例须查原文出处,引原文
语言学是一门实证科学,讲究证据。“实事求是”是语言研究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在语言学论文的写作中,例子作为主要论证材料,讲究原汁原味,须查准出处,规范引用原文。
在《当代汉语“撞N”词语模》的投稿中,由于我选例的不仔细,文章例子出处上出现了问题,受到《学语文》编辑老师的委婉批评。
笔者在文中用了这样一个例子:
徐若?与张惠妹“撞袜” 阿妹壮腿略逊一成(组图)(标题)(中国新闻网2008年10月15日)
这个例子是笔者在百度上检索复制而来,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其中的“?”实际是“瑄”。中国新闻网2008年10月14日发表了题为“徐若瑄与张惠妹‘撞袜 阿妹壮腿略逊一成(组图)”的新闻,央视网于2008年10月15日将其转载,标题中“徐若瑄”的“瑄”字显示成了“?”。可能是“瑄”字在字库里不常用,没有显示出来。
第二个问题是,日期“15”应为“14”。百度上这个例子标题下的信息为:“CCTV.com 2008年10月15日07:27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新闻网”。笔者想着“中国新闻网”是来源,于是就采用了这个网址,就没有进一步打开中国新闻网查看。而中国新闻网发表的日期为2008年10月14日。
笔者没有做追溯例子源头的工作,导致例中的字和日期均出现了差错。这些却在投稿后被细心的编辑老师查了出来。承蒙老师的及时指出,笔者更正了例句信息,下决心此后在选例上一定要秉承“查原文出处,引原文”的原则。
二、例子要标明出处
现在好些语言学核心刊物上的例子都没有详细出处信息。但也有的刊物不同,比如《语文建设》,例子都标明详细出处。笔者《“撞脸”新探》在《语文建设》发表时,有两个例子的出处信息特别详细,不仅像其他例子保留了报刊名和日期,而且编辑老师还特别保留了作者和文章名,这里举其中的一个:
我没好气地说:“你这驴脸进了驴圈,不和人家撞脸了吗?让人家驴多没面子啊!”(赵娜娜《别让驴没面子(草根趣吧)》,《讽刺与幽默》2009年3月20日)
这是因为“《别让驴没面子(草根趣吧)》”这个信息可以显示语境特点。这个例子在文中是用来说明“‘撞脸能够表现风趣幽默的风格”这种语用价值的。
三、例证来源须权威广泛
语言研究是份很严谨的工作,所引例子讲究权威规范。目前网络上鱼龙混杂,不乏不合自然语言运用规范的现象。我们在选用例子的时候,如果要用网上的,要尽量避免选用非权威媒体上的,而应多从人民网、光明网这样的权威媒体中选择。
在笔者的《“撞脸”新探》投稿过程中,《语文建设》编辑老师也提出了选例方面的宝贵修改建议。
初次投稿时,笔者用了多个像下面这样的引自“百度”的例句:
史上最撞脸明星对比照,太像了,看完简直惊呆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6257841757615092
&wfr=spider&for=pc)
后来编辑老师发来邮件提出几点修改意见,其中一条就建议将文中例子换成出自权威媒体的例句。
例证出处既要权威,又要来源广泛。我的《“撞脸”新探》一文,总共引用了26个例子,出自三类媒体。第一类:权威报纸。其中《人民日报》3例,《光明日报》3例,《解放日报》1例,《工人日报》1例(例(4)原刊于《工人日报》),《法制日报》1例,《国际金融报》1例,《讽刺与幽默》2例,《文摘报》1例,《新闻爱好者》1例,《北京日报》1例,《北京青年报》1例,《广州日报》1例,《京华时报》1例。第二类:《焦点访谈》主持人劳春燕主持语1例。第三类:官方和重要网络。其中人民网6例,搜狐网1例。
四、用例须精当
例子的作用在于帮助论证。要保证论证的严谨性,用例就必须精当。“精当”在笔者看来,有两个要求:1.贴切;2.精致。“贴切”即恰当,贴合论证的语境,起到帮助论证的作用。“精致”即长度合适,不冗长。
丁声树等学者合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下文简称《讲话》)一书中,选例堪称模范。吕冀平先生说:“《讲话》善于把需要说明的问题放在同一个例句里,让它们当句互见,彼此映衬,从而达到比较分析的目的。”“有例为证:我看你两个挺合适,我给你们俩当个介绍人吧。(袁静,第170页,新加)”《讲话》中的例子大多短小精悍,两行以上的很少。
在笔者自己文章的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讲话》中选例精神,换掉了初稿中冗长且表意不明的例句,代之以短小明白的新例子。比如在《當代汉语“撞N”词语模》的投稿中,以下这一例,句子不仅冗长,且表意较为模糊:
可T恤、杯子这样的,毕竟只是日用品,如果说要拿来展现个性,对于不知道KAWS、不喜欢星巴克的人,似乎毫无效果,况且量又那么大,一不小心就撞衫了;如果说拿来收藏,倒真没见过多少收藏家一窝蜂冲进某个商店,乃至大打出手的,因为怎么看都有点缺乏品位。(《南方日报》2019年6月5日)
《学语文》编辑老师指出问题后,笔者重新在人民网上检索合适的例句,终将上例换成下例:
一位躬耕北京学前教育领域,一位就职于湖南社会主义学院,两位不同界别的委员提案“撞衫”,说明补足这一短板确实很有必要。(《人民政协报》2020年5月26日)
此例简洁明了,是一个合适的好例子。
五、慎用出自标题的例子
如果不是研究标题语言,选例应首选正文中的语句,尽量避免用出自标题的例子。这与标题的语言性质有关:它与正文的语言规则不同,属于徐杰先生提出的“语言特区”。比如,我们几乎见不到助词“了”出现在标题末尾。标题的语序有时也与正文不太一样,标题动词经常后置,比如:《盛唐五言绝句四首赏析》,放在正文中的语序应该是“赏析四首盛唐五言绝句”。
由于与我们一般交际语言的规则不同,作为论证一般语言特征与规律的工具,标题作例子就不那么合适了。
笔者在两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用了多个标题例子。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了这一选例原则,了解了标题与正文语言运用规则上的一些不同,便将其中绝大部分换成了出自正文的例句,只留实在无法更换又不影响论证效果的一两例。
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就十分注重用例的严谨性。他的论文例证丰富,例句全部取自实际语言运用,并条条耐心注明详细出处,十分注重“用事实说话”。他曾说:“我写文章,……罗列例句时,总要注明出处。有朋友提醒过我,说现在的语法文章一般都不注明出处了,但是我一直坚持那么做。也许这是一种很笨的办法!我想起杜甫《偶题》里的句子:‘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在语言学论文的写作学习过程中,笔者不断从书中、从指导老师那里、从编辑部老师身上学习如论文用例这样的原则与方法,也越来越能深切地体会到优秀的语言学者在研究中一直坚持的“实事求是”的学风精神。
〔本研究得到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当代汉语形容词、动词跨类演变新现象研究”(项目编号:CCNU202010511174)的资助〕
[作者通联: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