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刘新生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助力。
摘 要 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根本手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劳动教育系统化的必然要求与规范化的应然体现,更是劳动教育有效化的实然路径。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国家应统整劳动教育课程顶层设计,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地方应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配置,确保劳动教育特色化推进;学校应开辟劳动教育行知基地,保障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除此以外,还应完善劳动教育监督评价机制,促进劳动教育科学化践行;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训建设,力行劳动教育实效化教学,实现劳动教育过程与目的的统一,开启新时代劳动教育新篇章。
关键词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化;现实诉求;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 郭敏,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新生,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自由校区副校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强调要努力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就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文件明确提出“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根本手段,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诉求。为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劳动教育需要走向课程化。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化的现实诉求
(一)课程化是劳动教育系统化的必然要求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劳动教育课程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时代劳动教育宗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过程中“学以成人”,进而成为一名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的方针,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这是我国劳动教育的基本方向。
为了有效、有序开展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推进劳动教育走向系统化。劳动教育走向系统化,关键在于劳动教育与现实生活世界统一融合形成课程,并成为大中小学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推进劳动教育系统化,要求劳动教育要以课程化为起点,进行科学规划、总体设计、周密安排、学科融合,创新劳动教育课程,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教育目标。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教育目标,必然需要从课程建设上保障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方向性、主体性、层次性、整合性要求,按照一定的劳动教育内容序列构建有目的、有层次、有重点、有过程的螺旋上升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横向学科劳动教育渗透与纵向跨学科整合课程承接的课程设计,以保证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只有不断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科学合理地选择劳动教育内容,才能进一步实施综合性劳动教育,学生才能将学习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和现实生活世界鲜活地联系在一起,将劳动认知过程与劳动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发挥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主體作用。因此,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系统化的必然要求。
(二)课程化是劳动教育规范化的应然体现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劳动教育规范化的重要手段与应然体现。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在提高国民素养、净化社会风气、优化社会价值取向方面承担着特殊的教育使命。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化对广大青少年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和劳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劳动教育课程如果不具有独立的课程形态,不纳入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计划成为必修课程,按照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基本要求,明确其课程标准,对劳动教育进行课程化的监督与考查,则无法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目标就难以真正达成。调查显示,越是注重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学校,其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越好,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喜爱程度及其劳动观念、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越好。[1]因此劳动教育课程化能够保证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合法地位与有效教学,确保劳动教育真正走近学生,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与专业性。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以课程目标为直接依据选定的。”[2]要加快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融合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来丰富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规范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提升劳动教育水平,应将劳动教育教学评价纳入课程化建设体系,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式落实劳动素养评价,把劳动素养作为衡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评优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劳动教育规范化的应然体现。课程化可以通过建立从课程结构到评价的完善体系,树立一个客观衡量劳动教育成效的标尺,从而改变劳动教育规范性缺失的状态,提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序性和成效性。
(三)课程化是劳动教育有效化的实然路径
“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必须适应新时代的产业结构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3]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化有助于劳动教育始终紧跟时代变革,让劳动教育活动始终围绕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而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化将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能够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大中小学学生、教师及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关注与认同,进而积极主动深度参与劳动教育,高度支持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
劳动教育具有强大的综合性育人功能,承载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重要任务。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既要注重方向性,又要兼顾时代性,同时还要坚持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整合性。劳动教育课程化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全面支持。然而,也正是由于劳动教育的综合性与学科融合性导致劳动教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处于“似有似无”的一种现实状态,劳动教育存在于书上、墙上、文件上,却不一定真正发生在课堂中,劳动教育有形式无内容或有培养无深度等诸多问题导致劳动教育无法真正有效开展。只有将劳动教育课程化才能引起学校及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才能推动劳动教育按照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基本要求开展,才能配备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与实践指导,从而保障劳动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针对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和相关部门要进行各种级别、各种内容的专业化培训,对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式提出具体要求,保证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并进行调整改进,推动劳动教育教学高效实施。通过开展教研活动,聚焦教师对课程的及时反思、总结、交流分享,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课程化可推动各级政府、各级学校及其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劳动教育责任共同体,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长效发展。
二、新劳动时代教育课程化的实践路径
(一)改进劳动教育课程三级管理,助力劳动教育协同化进行
1.国家统整劳动课程顶层设计,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4]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相关政策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并在国家层面明确劳动教育课程在我国劳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在学校课程中,某种教育活动是否能课程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是否有规范化的纲领性课程文件,如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为了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达到劳动育人的目标,相关部门应总体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劳动教育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大中小学教师进行劳动教育研讨,围绕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性質、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具体内容,进行劳动教育国家课程顶层设计,出台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计划以统整大中小学的劳动课程化建设,制定指向全面发展与劳动核心素养提升的劳动教育课程标准,为劳动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规范化的依据。同时,为了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有序开展,必须依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编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教材,积极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制度,以全面系统推进和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化需要承担劳动知识传授与实践创新的双重任务,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与发展。
2.地方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配置,确保劳动教育特色化推进
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不仅需要国家层面对劳动课程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还需要加强地方课程建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与拓展,在育人价值上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形成完整的课程结构。但在实践中,地方通常只注重课程形态,忽视课程管理,造成地方课程不完善,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应更加注重劳动教育地方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因地制宜地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实现劳动教育育全人的价值追求。要让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地方课程的学习和体验,真正达到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教育在真实意义上发生在学校之外,知识偶尔发生在校内。”[5]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凸显地方特色,增强地方劳动教育课程的适应性,通过与国家课程有机整合的劳动教育地方特色课程开发透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6]。地方要优化劳动课程资源配置,“从有限的教学空间扩展到无限的自然和社会中去”[7],要打破现有的劳动教育常规格局,可以围绕地方劳动特色多路径整合课程资源。地方劳动教育资源整合应该体现综合性、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使学生丰富劳动认知。同时,应规范劳动教育地方课程的管理,加强地方劳动教育特色资源研究,改进劳动教育地方实践模式,改变地方课程化建设薄弱现状,充分发挥地方劳动教育资源优势,让其成为劳动教育地方课程的强有力保障,进而确保劳动教育特色化推进。
3.学校开辟劳动教育行知基地,保障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
在学校层面,学校需要根据劳动教育需求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领导小组,以全面统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劳动教育强调学生亲临劳动场域,有亲身的劳动经历、亲近的劳动情感、亲切的劳动认知,要注重学生的身体体验及活动方式的具身认知。”[8]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9]学校要主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辟劳动教育行知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立体的学习空间和真实可做的劳动内容,使学生在基地劳动教育参与中通过多样化、多领域、多探究的劳动过程,丰富劳动认知,提高劳动能力,达到知行合一。马克思曾强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0]因此,劳动教育行知基地可以通过扩大规模和丰富类型来营造特色育人环境,让无形的浸润式劳动教育环境与有形的劳动教育课程相结合,在劳动教育实施中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在行知基地体验中感受劳动的魅力。大中小学可以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学校自身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校本化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创造,不断扩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范围,拓展劳动教育形式,根据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需要进行动态性劳动教育行知基地的开发。学校特色劳动教育行知基地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开辟了一条规范和保障学校劳动教育常态开展的路径。
(二)完善劳动教育监督评价机制,促进劳动教育科学化践行
完善劳动教育监督评价机制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必要环节和重要保障。为了保障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的有效实施,必须加强监督与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与考核方案,进行劳动教育教与学的评估。在实践中,可以以一学期或者一学年为单位,从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个方面进行信息收集,对劳动教育常规落实、效果与学生劳动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要始终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校内评价与家庭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等方法相结合,关注学生对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劳动体验与心得感悟,对劳动心得或劳动感悟进行价值判断与引领,可以进行学生劳动学习成果展示,以展促评、以展代评,通过展示树立榜样示范引领。此外,劳动教育评价既需要有顶层设计作为宏观指导和制度保障,也需要底层视角,需要给底层学校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和基于校本劳动实践的评价留空间,做到国家顶层设计与学校底层实施相结合,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与机制。通过对劳动教育评价的综合分析与反思,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积极的调整与改进,从而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健康发展,促进劳动教育科学化进行。
(三)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训建设,力行劳动教育实效化教学
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是关键。新时代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推进关键同样也在教师。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发展学生劳动素养,需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各层级的劳动教育专业教育和培训,让教师理解劳动素养及其重要性,提高我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提升劳动教育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在劳动教育中促进学生从关键劳动知识向关键劳动能力,进而向劳动素养转化。劳动素养的培养既有阶段性特征,又是一个持续贯通、终身发展的过程,因此劳动教育需要体现各个学段的培养侧重点,还需要注重学段衔接贯通的进阶发展。为了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可以整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研讨和培训活动,引导各个学段的劳动教育教师从整个劳动教育持续发展及大学科、大概念的视角认识和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一体化的课程培训与观摩劳动教育的教学实践,可以使教师对劳动教育的阶段性和贯通性产生真实的认知与体验,帮助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设计时做到“瞻前顾后”,力行劳动教育实效化教学,促进劳动教育持续发展,开启新时代劳动教育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王飞,徐继存.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2):12-19.
[2]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1.
[3]張志勇,杨玉春.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想与新论断[J].中国教育学刊,2020(4):1-4+61.
[4]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49-53.
[5]派纳.理解课程:历史与当代课程话语研究导论:下[M].张华,等译.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3:871.
[6]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59-63+71.
[7]张廷凯.基于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5):3-7.
[8]顾建军.劳动教育要抓住灵魂科学实施[N].中国教育报, 2018-11-28(9).
[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28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173.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