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李 婵, 李 阔, 郑新宇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1.乳腺外科;2.胸内科三病区,辽宁 沈阳 110000;3.辽宁省人民医院 胃肠科,辽宁 沈阳 110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乳腺癌患者数量已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24.2%[1],是40~59岁女性癌症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2]。淋巴结状态被认为是指导乳腺癌预后重要的指标之一。既往研究报道,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可判断包括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胰腺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较高的NLR往往提示较高的病死率[3-7]。也有研究表明,较高的NLR和淋巴细胞减少症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8]。本研究旨在探讨NLR在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判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的19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乳腺肿物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2)已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术;(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男性患者;(2)术前已行新辅助化疗治疗;(3)术前即发现远处转移或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4)术前血常规结果存在异常。根据文献[9-10]标准将患者分为NLR<3.5组(n=178)与NLR≥3.5组(n=12)。
1.2 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血常规检验结果,计算患者的NLR值,分析NLR值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NLR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女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NLR与患者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NLR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月经状态、病理分期、肿物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相关性(P>0.05)。见表1。
2.2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转移数量比较 NLR<3.5组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转移数≥5个比例为24.7%(21/85),低于NLR≥3.5组的60.0%(6/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3.5组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转移数≥11个比例为10.6% (9/85),低于NLR≥3.5组的40.0%(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既往研究报道,当NLR≥3.5时,患者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和更高的年龄,而两者均为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9-10]。肿瘤相关的中性粒细胞通过酶促作用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重构,从而导致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肿瘤细胞的分裂。另外,中性粒细胞衍生出的氧自由基进一步降低了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作用,并通过激活核因子KB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这些最终导致了血管生成的增加、肿瘤的生长和转移[9]。较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转移性黑色素瘤、转移性肾细胞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的不良预后有关[10-15]。中性粒细胞还被发现具有成比例地抑制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功能[16],这也与肿瘤患者预后较差有关。 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监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形成[17]。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通过CD95L分子与癌细胞上的CD95分子相互作用诱导癌细胞的凋亡[18-20]。也有研究表明,较高的肿瘤基质中浸润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较好的预后有关,淋巴细胞百分比每增加10%,三阴性乳腺癌的远期复发风险会下降18%,死亡风险会下降19%[19]。因此,即使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NLR值也能够预示乳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21]。本研究结果显示,NLR≥3.5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高,NLR≥3.5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个数也较NLR<3.5患者明显增多。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的NLR值与死亡率之间存在阈值效应,而非线性关系[8],NLR升高到一定阈值,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将大幅度增加。
表1 NLR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例(百分率/%)
综上所述,NLR对女性乳腺癌患者是否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NLR较高的患者腋窝淋巴结存在转移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