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蓉 俞培锋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BP)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1,2]。由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部分患儿容易反复发作,若病情控制不及时容易出现病情迁延,久治不愈甚至死亡[3,4]。因此,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并加以治疗极为重要。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是一种细胞多功能受体,主要在免疫细胞等细胞表面表达,可促进细胞黏附和增殖,可以反映机体炎症程度,其结构稳定,检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5,6]。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具有维持肺泡结构与功能参与免疫防御等功能,能够降低肺部炎症因子的产生[7,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是一种细胞表面跨膜蛋白抗原,在肺炎发生时与支气管和肺脏损伤密切相关[9,10]。本次研究旨在探讨BP 患儿的血清suPAR、SPA、sICAM-1 水平,并分析其患儿病情的相关性及对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月至2020 年6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确诊的BP 患儿124例作为BP 组,其中男性72例、女性52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28±3.34)岁。纳入标准为:①年龄≤12岁;②均有典型咳嗽、湿啰音及发热等临床症状;③X 线片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BP 诊断标准[11];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为:①合并免疫、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者;③合并肺结核、肺栓塞等其他肺部疾病者;④随访过程脱落者。选取同期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支原体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49±3.52)岁。纳入标准为:①均有典型咳嗽、湿啰音及发热等临床症状;②均经支原体IgM 抗体检测为阳性;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为:①合并尿毒症性、过敏性或吸入性等非感染性肺炎;②先天性肺部疾病者;③支气管异物者。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儿6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39±3.64)岁。三组性别、年龄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BP组和支原体组患儿于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对照组儿童于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uPAR、SPA 和sICAM-1 水平。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进行。
1.3 评判标准
1.3.1 根据临床症状将BP 患者分组,轻度BP:呼吸频率正常或略加快,无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胸腔积液等症状出现;重度BP: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且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胸腔积液等症状出现。
1.3.2 治疗7 d 后,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对BP 组患儿病情进行疗效评估,评分越高,患儿病情越严重。预后良好标准:咳嗽、气促等症状消失,无发热,感染得到控制,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 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正常,X 线可见肺阴影减小或消失。若疗效未达到良好标准则视为预后不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suPAR、SPA、sICAM-1 水平对BP患儿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由表1可见,三组血清suPAR、SPA、sI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91.84、356.23、242.03,P均<0.05)。两两比较,BP 组与支原体组血清suPAR、SPA、sICAM-1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BP 组血清suPAR、SPA、sICAM-1 水平均高于支原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45、27.15、20.79、9.13、19.37、17.94、5.08、8.40、8.10,P均<0.05)。
2.2 根据临床症状,BP 患者分为轻度组70 例和重度组54 例。不同病情程度BP 患儿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病情程度BP患儿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由表2可见,重度组血清suPAR、SPA、sICAM-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6、6.50、4.98,P均<0.05)。
2.3 BP 患儿血清suPAR、SPA、sICAM-1 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 入院时BP 患儿的APACHEⅡ评分平均为(14.38±5.81)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P患儿血清suPAR、SPA、sICAM-1 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0.84、0.87、0.86,P均<0.05)。
2.4 血清suPAR、SPA、sICAM-1 对BP 患儿的预后价值见表3
表3 血清suPAR、SPA、sICAM-1对BP患儿的预后价值
由表3 可见,血清suPAR 预测BP 患儿预后的AUC 为0.81,灵敏度为87.90%,特异度为61.20%;血清SPA 预测BP 患儿预后的AUC 为0.85,灵敏度为69.70%,特异度为92.50%;血清sICAM-1 预测BP 患儿预后的AUC 为0.82,灵敏度为72.70%,特异度为76.10%;三者联合预测BP 患儿预后的AUC 最高,达到0.93,灵敏度为81.80%,特异度为95.50%。
BP 是导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12]。由于儿童气管管腔狭窄、肺泡数少,易被黏液堵塞,再加上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易被细菌侵入呼吸道感染而引发BP[13,14]。随着患儿病情加重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引发全身中毒、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因此,探究如何及时了解患儿病情程度极有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P 组与支原体组患儿血清suPAR、SPA、sICAM-1 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组,且BP组血清suPAR、SPA、sICAM-1水平均高于支原体组(P均<0.05)。分析其中原因为,suPAR存在于血液、唾液、血清等体液中,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多功能受体,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系统活化水平,其前体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当机体受到感染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可脱离细胞表面释放为suPAR[15]。SPA 是一种由肺泡细胞分泌的能够保护肺泡结构功能并参与免疫防御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肺部组织损伤后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使SPA 释放于血液循环中,导致血清SPA 水平上升。sICAM-1 是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水解产物,在机体发生炎症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会升高,导致sICAM-1 随之升高[16]。由于支原体侵入人体后,起病较为缓慢,而细菌侵入人体后,起病快,因此,BP 患儿体内的炎症反应强于支原体肺炎患儿。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P患儿重度组血清suPAR、SPA、sICAM-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均<0.05),说明随着病情加重,血清suPAR、SPA、sICAM-1 水平升高。分析其中原因,随着患儿病情加重,机体内的严重反应加剧,导致肺泡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介导炎症反应,使得支气管损伤加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suPAR、SPA、sICAM-1经过毛细血管释放于血液中[17]。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血清suPAR、SPA、sICAM-1 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进一步说明了血清suPAR、SPA、sICAM-1水平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本次研究中ROC 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uPAR、SPA、sICAM-1 预测BP 患儿预后的AUC 为0.81、0.85、0.82,三者联合预测的AUC 为0.93。说明血清suPAR、SPA、sICAM-1 三者联合预测患儿预后情况的价值较单一指标预测明显提高,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因此,对BP 患儿进行血清suPAR、SPA、sICAM-1联合检测能够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并给予对应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BP 患儿血清suPAR、SPA、sICAM-1水平均升高,患儿血清suPAR、SPA、sICAM-1 水平均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其中三者联合预测患儿预后情况的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