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相炎
贵港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是西江流域重要节点城市,曾是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全市人口近205万,有中小学校756所(含教学点),在校中小学生30.05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4.95万人,在编在岗教职工16 592人。
校点多、底子薄,是过去我市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了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桂平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2016—2018年三年间,全市投入资金13.57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使我市高分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检”和“国检”。
虽然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与全市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后,不断提升县域教育软实力,推动桂平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成为我市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我市对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进行了全面“盘点”,通过邀请专家现场“把脉”,绘制了教育发展新蓝图,制订了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育优质发展的基础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优质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确保区域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市严格按照“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扎实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推进师德提升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市印发《桂平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通过师德先进典型宣传、师德突出问题专项督查、评选表彰优秀教师等活动,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起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的关键支点。
实施增量提质工程,不断扩充教师数量、优化队伍结构。近两年,我市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紧缺人才引进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共招聘教师2 433人;通过实施小学全科教师、壮汉双语教师等定向培养计划,共送培教师369人;通过建设高校师范生实习基地,聘用1 990多名应届毕业生到各校顶岗实习,确保各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我市师资不足、队伍结构不优等问题。
深化校长队伍建设,盘活教师资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市定期组织校长参加广西骨干校长提升研修班等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近两年累计培训校长548人次。同时,我市实现了校长、教师交流常态化,近两年共交流校长、教师2 852人次,并对各校班子领导进行年度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教师满意度不高者进行岗位调整,将工作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教师提拔到领导岗位,优化各校领导班子队伍。通过强化培训、合理交流、引进竞争机制,充分激发了我市各校领导班子队伍的活力。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我市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导,依托学区、联盟建设深入开展学科研训活动,着力构建学、教、研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模式;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开展本市城乡中学语文教师培训、中小学心理教育骨干教師培训、小学语文和数学名师培训、教师师德全员培训、新入职教师培训、贫困村教师培训等活动,累计培训教师22 330多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有效提升了我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安心从教。一是本级财政每年按期足额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障等各类费用;二是落实人均400—500元的教师乡镇工作补贴和人均400元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收入水平政策;三是实施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对在我市农村学校任教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四是大力实施公租房、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各种措施的有效落实,极大改善了我市教师的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消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优化了教师队伍的结构,激发了教师的工作活力,为我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抓住提高教育质量的生命线
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之后,深入推进各类教研工作,成了我市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工作。
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近两年,我市开展了多场“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组织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205名优秀教师展示优质课例,吸引了全市3 800多名教师到现场观摩学习,深化了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开展支教、送教、巡教活动。多年来,我市坚持选派骨干教师、优秀退休教师到边远农村中小学支教,同时每学期组织全市8个特级教师工作坊的成员和名师、骨干教师到乡镇学校送教,并从各乡镇抽调名师、骨干教师组成学科巡教小组定期到农村小学巡教。近两年,我市共组织461名骨干教师、教研员和260名优秀退休教师,为90所乡镇学校送去优秀课例363节,惠及教师6 000多人。
开展教学基本功技能比赛。我市每年都举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质课比赛、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技能比赛、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例如,2020年举办的第二届桂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涵盖了幼儿园至高中各学段的35个项目,共517人参赛,并推荐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教师参加贵港市级、自治区级比赛,促进教师成长。
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目前,我市有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汪均裕名师工作室”1个,中央电化教育馆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名师教研团队“张辉名师教研共同体”1个。为了充分发挥它们的引领作用,我市分批次遴选教师参与其中,通过举办名师研修班、培训班等,致力于培养更多本土名师。
各项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推动了我市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提升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目前,我市共有正高级教师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5人、享受贵港市政府津贴教师170人、自治区特级教师19人、自治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85人、八桂名师3人、广西名校长培养对象11人、广西名师培养对象19人,以及“21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1人、自治区级培养对象18人、地市级培养对象80人,拥有自治区特级教师工作坊8个,是目前广西拥有特级教师工作坊最多的县(市)。本地名师队伍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三、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抓好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全力贯彻“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是我市近年来发展教育的根本方向。我市要求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德育活动,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以文化润校、以文化育人的目标,着力开创“一校一品”的区域教育发展格局。
开展宣讲教育系列活动。我市开展了“法治知识进校园”活动、“红色基因进校园”宣讲活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我做起”师生签名活动、“抗击疫情,希望同行”爱心捐赠活动、“浔江灯塔”法治宣传月活动、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书香校园·阅读圆梦”读书活动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养学生的良好精神品质。
大力培植特色校园文化。实施校园体育“321行动计划”,开展3大球(篮球、足球、排球)、2小球(乒乓球、羽毛球)、1田径特色项目;实施校园艺术“113行动计划”,要求各校开展1节(校园艺术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1项才艺,同时开展市级、镇级、校级3级书法展示活动;举办青少年学生千人现场书画大赛、中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汉韵薪传”公益朗读大赛、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小学生篮球赛、小学生足球联赛等全市性活动。同时,我市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各校,指导学校创建特色品牌,建设特色学生社团,逐步提升各校办学品位。目前,我市有55所学校参加国家级各类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全市各校都拥有各种特色社团,如有武术、绘画、剪纸、诗词等种类的学生社团800余个,为全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学生走进黄日葵纪念馆、胡福田故居、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场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走进茶农学堂”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将茶廉文化传承与学生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同时要求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劳动体验活动、劳动知识和技能竞赛,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今,我市各校基本实现了特色发展,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形成了“一校一品”格局,各校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办学品牌。如:桂平市第一中学挖掘广西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员黄日葵的育人内涵,积极打造“红色文化”,成为自治区红色文化科普基地;桂平市实验中学创建“诗教文化”,让学生在古典诗词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精神品格;桂平市石龙民族中学以石龙镇当地的壮族文化为切入口,将传承壮族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此外还有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的“正”文化、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的“崇文尚武文化”、桂平市西山鎮城西小学“木棉文化”……二是建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学校。目前,我市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9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2所、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6所、国家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2个、自治区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2个、自治区第二批特色普通高中立项学校2所,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获评为全国文明校园,桂平市石咀镇中心小学等10所学校获评为自治区文明校园,桂平市寻旺镇第二初级中学等10所学校获评为贵港市文明校园。
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乐趣,有效减少了学生厌学、辍学的现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巩固率不断提高。
四、教育发展成绩斐然,内涵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随着各项举措的有效落实,我市教育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多所学校在各级各类比赛、评比中表现突出,如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等3所学校获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桂平市第二中学等3所学校获第35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桂平市浔州高中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并在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2019赛季世界锦标赛中荣获“积木教育机器人赛(电教赛制)”高中组一等奖。我市选送的《桂平市多措并举助推特岗教师成长》成为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10个典型案例之一,我市教育局获贵港市2019年高中教学质量管理一等奖、贵港市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目前,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呈稳步提升的态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合格率、优秀率逐年提高,初中中考低分率明显下降、A+率逐年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了我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快速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毛入学率达到了90%以上。
成绩较为突出,问题同样存在。当前,我市教育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较陈旧、自主发展意识不强,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教师年龄结构两极化,50岁以上的教师和教龄不足3年的教师(包括顶岗实习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50%,中青年骨干教师青黄不接现象突出;部分学校缺乏文化创新意识和动力,缺乏应有的办学朝气。
下一步,我市将以“优质均衡”为目标,按照《桂平市教育现代化2035》《桂平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等文件提出的发展思路,立足桂平实际,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加大投入,补齐短板,推动桂平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本文作者系贵港桂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