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的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性,从而逐渐地培养其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以及能力,不断利用新颖且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设计、教学形式来促使学生参与课堂,让他们在探究、分析、验证、猜测、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中,发散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质疑、讨论交流,以及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构成原理,从而架构自我的数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激发;主体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2-0040-02
Ignite Interest and Release Subject
——Explore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raining Students
(Wuyang Middle School, Zhang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WANG Qin
【Abstract】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be abl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through careful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so that they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subjectivity in the classroom, so as to gradually cultivate their awareness and ability to learn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solve mathematics problems. Continually use novel and infectious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allowing them to diverge thinking, independent thinking, questioning, discussing and communicating in mathematical activities such as inquiry, analysis, verification, guessing, and hands-on operations. ,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so as to construct one's own mathematical knowledge system.
【Keywords】Excitation; Subjectivity; Measures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因其具有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单纯的课堂讲解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从小打好数学基础,肩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擔。
当前,受数学学科因素影响,加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方法呆板、机械,导致学生不能在课堂中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致使学生学习效果与数学教学效果不佳。这是由于个别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的影响,认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刚刚起步,需要通过教师的重复讲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殊不知,教师这一思想阻碍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在无形中忽视了对小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削减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大多数学生常常有“学数学太难了”的消极想法。因此,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以自我教学为中心,使得学生在学习之中的主体地位被弱化,是当前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二、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中,教师的执教观念要与时俱进,摈弃单纯地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的传统观念,而要以学生为中心,并将这一全新理念渗透到备课、课中、课后等关键阶段。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材,通过有针对性、有目标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偏心心理,对优等生给予过度的关注,而忽视学困生的感受。这样的做法将让学生产生失落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弥补自身短板。教师的观念改变后,应视所有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设计时尊重学生差异,体现针对性和个性,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问题和任务进行自由选择,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以全面发展,切实抓重点,“促中间,提落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关注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围绕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重难点和疑点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点拨,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新型教学观念。
总之,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目的,深入研究学生的具体学情,从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学生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当然,教师也不能目光狭窄,唯书本论,或者使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的教学方式,而要开阔视野,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统筹、整合与利用,不断创新思维,为学生打造更契合他们特点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主动思考、交流探讨的平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数学素质。
(二)围绕主体设计教学
引领学生进入数学课程中,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从而让他们从直观、形象的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存在,深刻体验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在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印象。
引导学生融情入境,以契合学生需求的教法来指导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吸纳知识,运用知识,建构自我的知识架构。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以主动的态度投入自我学习中。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授课方式,而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纸片剪成圆形,然后向他们讲解圆的各部分组成名称,并让学生边听边用笔在圆形上做標记。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在动手剪纸、折纸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把重点部位标出来,加深了他们对圆形的认识以及对其特征的掌握。
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搭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各小组成员就自己在动手过程中的体会和发现进行交流,从而对圆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对圆的整体印象。这样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其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使得学生真切地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在边动手、边思考中不断感受知识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在经历了这一切认知的全过程后,学生将获得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可见,有效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也能有效发挥他们动手动脑的主动意识和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他们主动探究、思考、发现、解决问题,享受学习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激发主体创新意识
要推动学生主体性的不断深入,不仅需要教师学会放手,更教师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如建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自主探寻和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时不应局限在课堂,而应该鼓励学生集思广益,通过多元渠道来培养自己良好的数学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尝试与其他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对话,以开拓自己的解题思维,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从而拉近课堂知识与现实的距离,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气息,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如,鼓励学生和妈妈去市场买菜,学会算菜价,真正认识“元、角、分”;鼓励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到银行存压岁钱,理解和掌握有关“利息、利率”的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主题调查实践,做好统计分析……通过这些有别于课堂获取知识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从而让学生不断丰富数学知识储备,形成数学经验,为后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拓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探寻适合个人学习数学的有效渠道,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不断提升他们对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创造能力。期间,教师应做好引导与点拨,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与积累,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培养其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京善.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路径[J].新课程(小学),2018(07).
[2]孙泳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打造动态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6).
[3]王德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家长,2021(02).
(责编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