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版《杏花天影》的演唱艺术研究

2021-06-06 22:55欧婷
艺术评鉴 2021年5期
关键词:姜夔

欧婷

摘要:《杏花天影》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作词作曲的一首艺术歌曲。许多歌唱家演唱过这首歌,其中以雷佳演唱的版本最具代表性,她用含蓄委婉的方式将诗人姜夔“想,而不得”的愁苦展现得淋漓尽致。雷佳灵活的演唱技巧、真挚的演唱情感、独特的演唱风格十分完美的演绎了这首作品。

关键词:姜夔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  《杏花天影》  雷佳  演唱艺术

《杏花天影》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创作的自度曲,是一首清丽哀婉的恋歌。20世纪,杨荫浏把此曲遗存的古谱翻译成线谱,为声乐演唱提供了范本,广为传唱。现已成为音乐院校声乐表演专业师生的经典教学和演唱曲目,也成为了众多高雅音乐会的经典演唱曲目。曲谱收录于杨曙光教授編著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赏析与演唱》一书中,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18年5月出版。当代青年歌唱家雷佳在其博士音乐会上演唱了这首歌曲,于2017年收录在雷佳音乐工作室制作的现场版《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这张专辑中。本文将从演唱技巧、演唱情感、演唱风格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雷佳演唱的《杏花天影》。

一、演唱技巧

演唱者通过对歌曲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抓住作品本身的情感并结合作品当时的文化背景,在结合自身能力和理解的情况下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演唱者通过自身的演唱技巧将作品抽象的内容转为具体的表达,完整的诠释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演唱者既要保持原作品的基本要求,又要对作品有新的理解,做到准确、新颖。赋予作品新的内涵,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

气息是声乐演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根源所在。雷佳在演唱《杏花天影》这首歌时为了体现整首歌曲的古典美和艺术美,在演唱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气口。因此,雷佳在演唱《杏花天影》这首歌时,运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不同于胸式呼吸法太浅,也不同于腹式呼吸法太硬。正是这种方法的运用,让雷佳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声音更加立体、通畅,气息更加连贯。上阕第一句“绿丝低拂鸳鸯浦”中的“绿”字,处在中音区的位置,雷佳运用了美声气息技巧的方式将气息一点点地送出,从而保持整句旋律的连贯性,而“丝”字做了渐强的处理,运用充沛的气息将“丝”字的时值延长到“绿”字的两倍。“拂”字作为这一句的最高音,雷佳以横膈膜为支点,将气息均匀的向上推,以达到头腔共鸣,并且“拂”字同样做了延长的处理。“想桃叶当时唤渡”这一句,在“当时”二字上做了渐慢的处理,“唤渡”二字,雷佳非常巧妙的将“唤”字渐弱,而后在“渡”字上渐强,这样处理让歌曲更具古韵之美。在演唱这两句时雷佳展现了她强大的气息控制能力,每一个字都搭在气息上均匀连贯地送出,一气呵成。“待去,倚栏桡更少驻”这一句,和前几句结构不同,“待”字是弱起节奏,但在这一字上雷佳就已经做好了气息与位置的高度统一,为高音“去”字做准备,雷佳用“f”的力度唱完“去”字后直接用同等的力度接下一句,在胸腹式呼吸法的运用下,她的气息完全没有衰竭之感,反而随着音域的升高,气息越来越充足。在“驻”字上逐渐减弱,预示着上阙部分结束。如谱例1:

下阙第一句“金陵路莺吟燕舞”,谱面上显示是弱进,在这里雷佳做了不同的处理,她用了比较强烈的气息来着重强调这一句,突出“金陵路”三个字,为下阙情绪地释放埋下了伏笔。如谱例2:

这一句有一个“f”的高音,雷佳运用了头腔共鸣的方式,在深呼吸的配合下, 将咽喉腔和鼻咽腔打开, 声音贴着后咽壁唱出从而反射到这些腔体上, 形成了头腔共鸣,将这一句唱得婉转连贯,而第二句“算潮水知人最苦”雷佳更多地运用了胸腔共鸣。由此可见雷佳的共鸣技术是非常全面的。下阙最后一句“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每一个字都保持统一的高位置,声音由强渐弱,虽然声音渐弱但是位置却始终保持着,没有丝毫偏差。特别是“暮”字,时值有四拍之长,但雷佳的气息始终是流动连贯的,没有丝毫衰竭之感。整首作品雷佳在气息上处理得委婉含蓄,没有明显的气口,乐曲强弱均匀,流动性强,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性让人听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由此可见雷佳气息之强大,基本功之扎实。

如果说气息是声乐演唱的根源,那么咬字吐字则是一首歌曲的韵味所在。艺术歌曲除了讲究气息的连贯性以外,同样也讲究咬字的韵味。雷佳在演唱《杏花天影》这首歌时,声音通透、咬字清晰,让人觉得既松弛又严谨。一字一音都处理得十分恰当。如“绿丝低拂”这四字,她都是以快速归韵的方式,延长音咬在了韵母“ǖ”“i”“u”上,到第二句“想桃叶当时唤渡”的“想”字,运用了慢咬字的方式,咬住字头“X”强调“i”最后才归到“ang”上,以及“唤”字,也做了同样的处理,咬住“h”强调“u”最后归到“an”上,体现了古诗词的“古韵”之美。如谱例3:

第三句的“风”字,雷佳运用了“横字竖咬”的方式,避免使声音过于干瘪。最后一句“日暮,更移舟向甚处”不同于前面第一句的快速归韵,在“暮”字上,雷佳先是咬住声母“m”一拍后,再归韵到韵母“u”上,强调“日暮”这一时刻。最后“甚处”二字同样强调声母再归到韵母上。雷佳成熟的咬字吐字技巧离不开她青年时学习“花鼓戏”的经历,在这一基础上又系统的学习了民族、美声唱法的咬字吐字,因此在演唱《杏花天影》这首作品时将咬字头、吐字腹、收字尾这三个过程完成的不漏痕迹,真正做到了字正腔圆。

雷佳极具个人特色的嗓音及其张弛有度的气息控制给听众呈现了一场古色古香的视听盛宴,让人回味无穷。

二、演唱情感

在《乐记》中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当演唱者在演唱一首作品时,首先都是以情感为出发点,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想要准确的体现作品的情感就必须将自身代入到作品的情景当中去,把自己看成特定人物,将作品的感情呈现出来。艺术歌曲更注重情感的处理,每一次语气的转变都要引起情绪的变化,这对演唱者来说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杏花天影》是一首抒情性的艺术歌曲,因此雷佳十分注重情感的融入,对人物的情感也把握得十分精准。雷佳以情带声,做到了声音和情感的完美统一。整首歌曲虽然只运用了钢琴这一个乐器,但是正因为如此更加突出了雷佳演唱这首作品时的情真意切。随着前奏响起,雷佳的声音缓缓进入。“绿丝低拂鸳鸯浦”如谱面所示是一个大六度和小六度的连续跳进。这样连续的跳进本就让人产生了一种揪心的难受感,再加上雷佳以情带声、以气带声,不动声色的进入更是给上阕奠定了悲伤凄凉的基调。好似一阵阵冷风吹过,体现了诗人在外漂泊、孤苦无依的飘零感。

第二句“想桃叶当时唤渡”雷佳强调了“想”字,咬字精准,字腹响亮,将听众带入无边的回忆当中,而“唤渡”二字雷佳运用了弱化的处理,不同于“想”字,这样的对比使得这一句更有层次,唱出了诗人“想而不得”的无奈之感。“待去,倚栏桡更少驻”是上阙的最后一句,也是這首歌曲的第一个高潮。雷佳对“去”字做了渐强的处理,将整首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并运用她充足的气息和浓烈的情感将“去”这个高音唱得稳而坚定,仿佛一切的愁苦都随之而去。下阕第一句“金陵路,莺吟燕舞”雷佳做了与谱面不同的处理(见谱例2),直接用与上阕“驻”字同样的力度演唱,这首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也与上阙第一句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情绪上有升华的感觉,旋律虽是下行的,但雷佳却没有顺应旋律做减弱的处理反而一直保持着同样的力度。直到“算潮水知人最苦”才慢慢渐弱下来,仿佛这一幻境正一步步走向现实。雷佳这样的处理,体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以及对过去爱情的憧憬。最后一句“日暮,更移舟向甚处”雷佳延长了“暮”字辅音的咬字时间慢慢归韵到元音“u”上,在语气上更为强调,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而“更移舟”三字虽然力度是同等的,但是雷佳却做了渐慢的处理,虽然只有速度上的转变,但是在情绪上却有了很大的不同,“更移舟”三字渐慢的处理加上后三字“向甚处”的渐弱处理,将诗人对未来前途的忧愁体现得淋漓尽致。整首作品曲风缓慢,感情充沛,雷佳将自己代入情境之中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

《杏花天影》这首作品虽然歌词只有短短的几句,但通过雷佳细腻的处理,整首作品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爱情生活和离别场景的怀念,又体现了诗人不知何处是人生归宿的失落与惆怅。

三、演唱风格

风格是优秀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艺术家基于其审美认识和创作个性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表现方式,即为风格①。雷佳作为优秀的声乐演唱家代表,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了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涉及的作品不限于《杏花天影》一首歌曲。

雷佳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演唱的多样性。雷佳绝对是一名“一专多能”的演唱者,这也是一名优秀的艺术家需要具备的基础。在观看雷佳博士音乐会时,雷佳完美地演绎了艺术歌曲、戏曲、歌剧、民歌、创作歌曲筹多种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她扎实的演唱功底,音乐会上半场雷佳演唱了《杏花天影》《阳关三叠》等四首艺术歌曲,这四首歌曲风格明显、线条优美。艺术歌曲给人的感觉是高雅、精致的,因此雷佳在演唱这四首歌曲时展现了她极强的“控制力”。下半场雷佳演绎了歌剧《原野》中金子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咏叹调《秦生啊,你还好吗》等五首民族歌剧选段,这五首咏叹调皆是歌剧中最有戏剧冲突的一段,在演唱这五首作品时,根据不同的人物特点,雷佳展示了不同的演唱风格以及极具张力的表演。最后一部分是新时代创作歌曲,雷佳演唱了《乡愁》《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四首作品,不仅运用了西方美声的演唱技巧也结合了雷佳擅长的民族唱法,真正做到了“致敬传统,致敬经典,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第二,演唱的传承性。雷佳的演唱受到了深厚的传统艺术滋养,首先,雷佳的戏曲功底为她之后的演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为重要的是雷佳以花鼓戏的基础为钥匙,打开了中国戏剧艺术的大门,在原有的花鼓戏基础上再来了解其它的戏曲门类便能一通百通。例如演唱花鼓戏风味的小调《洗菜心》。她能在保持花鼓戏音乐本身特质的同时充分展现歌曲的韵味,尤其是通过花舌音完美的展现,将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得生动鲜活,展现出作品的独特意义。正是因为有着扎实的戏曲基础,让雷佳在之后的表演中,保持作品风格的同时还能有清晰的咬字吐字。其次,雷佳受到了地方音乐及民族文化的熏陶,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了雷佳的声音。雷佳曾致力于收集和传承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作品,发行了名为《中华五十六民族之歌》的专辑。由此可见雷佳演唱的多样性很大层面上来源于我国民族文化和地方音乐的滋养。

第三,演唱的结合性。雷佳的演唱结合了民族唱法、戏曲唱法、美声唱法、当代民族唱法的部分技巧,从而形成了一种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独特的演唱风格。首先,在音色上,雷佳将戏曲唱法、民族唱法、当代民族唱法及美声唱法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其音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正如《杏花天影》这首歌曲,雷佳没有使用民族唱法中真声的方式演唱,也不是完全采用美声唱法中充分展示共鸣腔且多用假声的方式,而是运用了当代民族唱法的混声音色,在歌曲的句首和句尾我们还可以听到许多戏曲唱法中的润腔技巧,正因为雷佳将这多种唱法的有机结合,从而使这首歌曲在音色上展现了极大地多样性。其次,在技巧上,雷佳认为不同的歌曲要用不同的技巧进行演唱,有时候甚至要用多种技巧演唱。如雷佳的成名曲《芦花》,她运用了美声唱法的胸腹式呼吸法又结合了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在良好的气息的支撑下,自然的咬字吐字,正是因为雷佳将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使得雷佳在演唱时声音通畅饱满,完美的展现了歌曲的意境和风格。

总的来说,雷佳演唱的《杏花天影》展现了她高超的演唱技巧、真挚的演唱情感以及独特的演唱风格,正是因为这“三性”让雷佳成为了声乐界的标杆,也给了声乐教育行业一个新的启示,给众多声乐学习者树立了良好的标杆,让我们在以后的声乐表演尤其是艺术歌曲的演唱中有了参考的典范。她多样的演唱风格也让笔者十分佩服,更加激发了笔者对声乐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肖豆豆.姜夔《杏花天影》的情感意蕴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2]纪雨薇.从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看多样化风格作品演唱能力的培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3]张萌.唱出更好的自己——听雷佳毕业音乐会有感[J].人民音乐,2017(07).

[4]封心怡.歌剧《木兰诗篇》中两代“花木兰”演唱风格之比较[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5]陈鹏.雷佳的声乐演唱技巧分析[J].艺术教育,2014(05).

[6]肖婷.雷佳艺术歌曲《杏花天影》的演唱探析[J].戏剧之家,2018(31).

[7]李倩.雷佳演唱的歌剧《白毛女》选段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猜你喜欢
姜夔
赤阑桥畔,南宋才子姜夔的“合肥情遇”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姜夔魂在鄱阳
众生皆苦,但朋友是甜的
论姜夔词的表现艺术
姜夔的词品与人品
论姜夔词的起结艺术
姜夔,你咋这么牛
浅析宋代姜夔自度曲的艺术风格
探索姜夔词的幽冷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