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才
总有一种活法让我们高不可攀,却又在心中追随
吴芝瑛,原桐城县浮山鞠隐山庄人。吴家世代书香,她阅尽藏书,享有“书法、文章、诗词三绝”的美誉。19岁时,吴芝瑛嫁给无锡举人廉泉,夫妇志趣一致,夫唱妇和。廉泉因有功名,担任了清廷度支部(相当于中央财政部)郎中。廉泉赴任,吴芝瑛随夫进京。吳芝瑛的文才与书法为京师人所赏识,声名大噪。
吴芝瑛在京期间,经历了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灾难,目睹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暴行和清政府的昏庸无能,看到了人民的痛苦。清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一再退让和屈膝投降,让吴芝瑛无比失望和愤慨。她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王朝,人民才有幸福,国家才能独立与振兴。她开始接触革命党人,她在北京的住所成了革命者联络的场所。
1902年,秋瑾随丈夫王廷钧进京,王廷钧也在清廷度支部郎中任上。吴芝瑛和秋瑾都是才女,两人的兴趣相近,故而两人一见如故,义结金兰。吴芝瑛用金粉红绸亲手书写兰谱,秋瑾当即赋《赠盟姊吴芝瑛》,诗云:“曾因同调访天涯,知己相逢乐自偕。不结死生盟总泛,和吹埙篪韵应佳。芝兰气味心心印,金石襟怀默默谐。文字之交管鲍谊,愿今相爱莫相乖。”吴芝瑛倾向革命,家里藏有大量宣扬革命、建立共和的新书报,秋瑾每天来她家看书读报。她们都有匡时济世的爱国之心,两人便常常在一起讨论新学,探讨救国救民之道。秋瑾曾写过两首诗直抒胸臆,一首中的两句是“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另一首中的两句是“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革命赖武装”。秋瑾已认识到必须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来革命,来推翻腐败的清王朝。在此思想指导下,她决心挣脱家庭束缚,去国外寻找救国的真理。吴芝瑛赞同与鼓励秋瑾去日留学。1904年2月,秋瑾动身去日。行前,吴芝瑛邀集众女友,在北京陶然亭置酒为秋瑾饯行。席间,吴芝瑛举杯祝贺秋瑾,并挥毫作一副对联相赠:驹隙光阴,聚无一载;风流云散,天各一方。秋瑾舞剑答谢友人。她们相约要为妇女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作出自己的贡献。
1904年仲冬,吴芝瑛力劝丈夫不要再屈事清廷,廉泉遂以病为由辞职,和吴芝瑛南下,在上海曹家渡建造了小万柳堂,开始过隐居生活。
1906年秋,秋瑾回国,决定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吴芝瑛全力为她筹措资金,并给报社租了社址。《中国女报》第一期随即问世,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打动了妇女们求解放的心。而吴芝瑛更是设家宴,遍邀上海名媛闺秀,一为庆祝《中国女报》诞生,二为该报募捐筹款。有些人当场摘下首饰相帮,但也有些人怕今后受到牵连,以手头吃紧搪塞。秋瑾的好友徐自华变卖了家产,赶到上海,把钱捐给了《中国女报》,使《中国女报》得以连续出刊。吴芝瑛、秋瑾、徐自华成了名扬申城的“三姊妹”。
秋瑾在办报的同时,又同陈伯平一道在暗室试制炸药,准备武装起义。因配方有误而发生爆炸,两人均受伤。吴芝瑛及时赶到,从后门把他们送进医院,逃脱了当地警察的追捕,并把秋瑾接到自己家中养伤。此时,《中国女报》因缺经费而被迫停办。随着各省革命形势的发展,徐锡麟来到安庆,准备起义。秋瑾要从上海回绍兴,准备起义。吴芝瑛送了一笔钱给秋瑾,以资助其起义,秋瑾将手腕上带的手镯送给吴芝瑛做纪念。谁知这一别竟成了诀别。后来,吴芝瑛把这一手镯归还给了秋瑾的女儿。
1907年6月6日,秋瑾因在大通学堂起义失败而在绍兴轩亭口殉难。噩耗传来,吴芝瑛悲恸不已,她与徐自华为实现秋瑾遗言,将秋瑾灵柩迁到杭州,安葬在西泠桥堍。吴芝瑛作了《哀山阴》诗二首以悼念秋瑾。其中一首是:“爱书滴滴冤民血,能达君门死亦恩。今日盖棺论未定,轩亭谁与赋招魂。”1908年,吴芝瑛专程到杭州为秋瑾扫墓,并火化了自己悼念秋瑾的4首诗。其中一首是:“大樽痛饮尔如何,回首江亭老泪多。今日西泠拚一恸,不堪重唱宝刀歌。”是时,清廷正在大肆搜捕秋瑾余党,吴芝瑛便拜托可靠亲友,偷偷将秋瑾的墓碑运回上海她家的小万柳堂,并建了一座上下两层的纪念亭,她亲笔题写为“悲秋阁”。她还在阁成后,作诗告慰亡灵:“不幸传奇演碧血,居然埋骨有青山。南湖新筑悲秋阁,风雨英灵倘一还。”
清廷最终削平了秋瑾墓,还想加害吴芝瑛。但在社会广泛的同情和声援以及国际友人的帮助下,清政府才没敢加害吴芝瑛。在清廷被“辛亥革命”推翻后,吴芝瑛的仗义勇为、高风亮节,深为社会大众所敬仰。
1915年,袁世凯窃得了中华民国的总统职位,又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妄图复辟,这引起全国人民的共愤与抗议。吴芝瑛奋笔疾书,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万言信,痛斥袁世凯篡国夺权与违背民意,信中一开头就写道:“总统者,为民服务之首领,文言之为总统,直言之一服役之头儿也耶,服役之头儿何篡?”面对着生杀大权在握、骄横无比的袁世凯,她直言不讳地要他下台:“公朝去,而吾民早安;公夕去,而吾民晚息;公不去,而吾民永无宁日。”当时,吴芝瑛与袁世凯是儿女亲家,其叔又是袁世凯的一位挚友,作为女子的吴芝瑛能勇敢地挺身而出,能毅然决然地和广大爱国人民一道投身反袁斗争,毫不留情地斥责袁世凯,这要何等的勇气和仗义执言!
1934年,吴芝瑛在无锡家中病逝,友人撰挽联吊奠她:“一封书使老袁褫魄,千古恨为秋瑾招魂。”吴芝瑛,侠肝义胆奇女也。她虽然没有直接投身革命,参加武装起义,但她能坚定不移地同情革命,支持革命,援助革命。在此过程中,她不惜承担各种风险。她为了支援革命,不惜金钱,不畏强权,不畏生死,这已是十分了不起,十分可贵了。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