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懿 薛峰
摘要:根据现阶段辅导员带班较多,学生基数较大的情况,本文总结了评选班干部的标准,分析了班干部存在的意义。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意见与评价状况,分析了学生对班干部品质的要求,印证了前文分析的学生干部评选标准。最终,本文提出了班干部的提升培养计划。
关键词:班干部选择标准,存在意义,管理现状,提升培养
一、班干部选择的标准和存在的意义
1班干部选择的标准
⑴为同学服务的心态
在选择新生班干部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月的代理考察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班干部在做具体的班级工作,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具体考察班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对同学们的态度,从代理班干部的状态和同学们的民意反映,以及带班学长的推荐意见,可以大致确定一个班干部是否适合这个职位。
⑵班干部的工作能力
基于班干部服务民众,服务同学的基础上,考察班干部做具体某项工作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该岗位,是否完整有效的完成了班级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高效,是否有创新意识等等。
⑶班干部的学习成绩
在竞选班干部时,学生不能本末倒置,在大学里锻炼个人组织能力,展示个人才华,却忽视学习成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选择班干部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让学生确保自己可以完成个人的学习任务,取得相对优异的成绩,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进行班级工作。
⑷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班干部的选择培养过程中,辅导员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要求应当是凌驾于其他一切品质之上的,学生干部的人品素养是最重要的特质。
2班干部存在的意义
由于学生情况多种多样,且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地区,在生活习惯,性格养成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且新生班级事务繁多,学生人数多,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一,学生宿舍分布不集中,这些给辅导员的带班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辅导员的工作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带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兼顾了学生尤其是新生的心理健康摸排工作,新生心理引导工作,以及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形势与政策课程等工作,综合来讲,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是越来越重的。在这种情况下,班干部队伍对于辅导员的重要性就更加显著。反之,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担任大学班干部工作,对于刚成年的学生来说,是对学生为人处世,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的一种考验和锻炼,有利于学生为提前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班级干部的管理现状
1班干部的满意度调查数据
为了对学生干部的现状进行调查,本文通过问卷星的方式,对某学院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发布问卷,调查过程中发放100份的样本,收回有效样本90份,问卷回收率90%,其中包括班干部30人,普通同学60人,男生40人,女生50人。
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反映的结果来看,同学们(包括参与调查的班委同学)都认为班干部应该具备如下的品质,具体数据如下:
在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分析之后,得到的结论是:前文对班级干部的选择标准是合理的,同学们对班级干部的道德品质要求是最高的,占到了97.78%,其次是工作能力要求,占到了96.67%。站在同学的立场上,对班级干部学习成绩的要求反而是最低的,只占87.78%,因此班级干部的确定和选拔应当大致按照前文提到的标准来进行。
2班干部满意度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另外,根据满意度调查,班级同学对班干部的满意度只占32.7%,對班干部感到一般甚至不满意的占到了67.3%,这说明现在的班级干部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根据对大一同学们进行抽样访谈,对同学们反馈的结果,将班干部现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⑴服务意识较差,功利性较强
在班干部竞选之初,大部分人的竞选理由都是为班级同学服务,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协助老师完成班级工作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班干部心态出现了偏差,反而将班干部的职务当做自己显示“地位”的筹码,在气场和班级工作中表现的盛气凌人,没有摆正自己作为一个班级干部的位置。
⑵没有做好成绩与学生工作的兼顾
很多学生干部在做学生干部之后,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学生干部的工作上,认为上大学以后,学习不再重要,对学习不重视,因此导致自己的成绩落在了后面,这些班干部没有认识到,长此以往,会导致自己在班级中的威信下降,使得自己的学生工作没有办法合理进行。
⑶工作方式有问题
一方面,很多班干部缺乏谦虚学习的心态,不愿意与其他班干部合作,孤军奋战,自我意识太强,没有意识到班干部团队是一个整体,需要大家团结协作才能更出色的完成老师给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干部在组织工作的过程中,与同学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
三、班干部的提升和培养
1定期开展班委座谈会
组织班干部定期集中开会,提升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更加明确班级工作的核心内容,改正自身的工作方式。参照各党支部开展会议的方式,对自身进行自我批评,对他人进行监督批评,通过自我反省与听取批评的方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改正自己的问题,以提高班委在工作中的效率,提升自身的威信。
2建立班委监督委员会
在班级里建设班干部监督委员会,定期对班干部进行监督评价打分,监督委员会由选举投票产生,每班选出4-5人作为班委监督委员会,享有质疑权,参与权,决策权。
3定期进行民意调查
通过问卷星等民意调查方式,定期设计问卷,对班级同学进行民意调查,通过民主调查的方式,对班干部进行评价监督。另外,可设立定期的民主意见邮箱,班级同学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投递邮件的方式投递到具体的邮箱。
参考文献
[1]朱红.大学学生干部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探讨[J].青春岁月,2014(21):115
[2]崔玉娟.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浅析[J].网络财富,2010⒄:67-68
[3]张丹.“90后”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⑿:180-181
[4]方芳.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林懿(1994-10)女,汉,山东烟台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工作管理;
薛峰(1984-4)男,汉,山东青岛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研究和思政教育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