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春晓,任珊珊
在临床颅脑损伤中,重症颅脑损伤属于较为严重的损伤,往往是由坠伤、车祸等碰撞而导致。大部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且具有昏迷时间长、病情进展快、后遗症多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术后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及时治疗且辅助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抢救患者生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提升其生存质量的重点。我院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随机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2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1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9例。一般资料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确诊为中毒颅脑损伤,且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了对患者血压、颅压以及脉搏等进行全方位检测,谨遵医嘱来指导患者用药,结合实际监测数据来判断患者有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家属交流掌握患者过往病史,防止出现器官功能性衰竭,将患者情况定期汇报给主治医师,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
1.2.2 重症监护护理干预
1.2.2.1 病情观察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瞳孔大小、光反射反应还有形态等进行仔细观察,同时还需要关注眼球的位置、活动情况还有眼裂的大小,通常以观察间隔时间15-30min为宜,将观察所得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体温、呼吸以及脉搏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能够立即判断患者有无产生脑疝、休克等现象。如若患者出现血压上升,呼吸深大、脉搏慢且有力,则可能预示着出现颅内高压的问题,常见在颅内血肿以及急性脑水肿等。如若患者出现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则需要及时将其头部转向患侧,及时清洁其口腔、鼻孔以及耳孔,禁止直接用水对患者鼻腔、耳部进行冲洗或填塞,或是对患者进行插胃管或经鼻吸痰,避免脑脊液逆流而导致患者颅内发生感染。
1.2.2.2 体位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损伤情况来进行相应的体位护理,例如对于术后没有出现昏迷或休克的患者,可升高其床头15°-30°,并且告诉患者将头侧到一旁,让静脉得以回流,降低颅内压,将肺部通气量合理提高,降低胃内容物反流到呼吸道的几率;对于深度昏迷的患者需要取侧卧位;对于休克的患者则需取仰卧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体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给患者清洁皮肤以及翻身,防止出现褥疮。
1.2.2.3 输液护理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选择其四肢中较大的静脉来实施穿刺,建立畅通的静脉通路,以便于及时补充营养、血液以及药物。而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静脉监护工作,确保导管的畅通,而且还要定期更换输液管与药物,将治疗周期缩短。在滴注脱水类药物时需要提高滴注的速度,用以将脑组织水分降低,脑体积减小,达到颅内压下降的目的。通常需要确保能够将250mL的20%甘露醇在0.5h内滴入,保证脱水意义的实现。而在滴注非脱水药物时则需要控制其速度不可偏快,避免导致脑水肿、肺水肿等问题出现。
1.2.2.4 呼吸道护理
因为大部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的吞咽功能都有所降低,所以在护理时需要经常给患者进行体位变换、拍背以及吸痰,让其可以顺利排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而且在进行护理道呼吸前需要认真做好消毒工作,采用一次性器具,避免出现医源性感染。在吸痰时先吸插管以下的气道,随后再对口腔、鼻腔与咽喉部位进行吸痰。而且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吸出痰的颜色、数量还有粘稠程度进行观察与判断,如若情况需要则可采取雾化。如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必要情况下需要辅助医生性气管切开术,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
1.2.2.5 营养支持
早期临床患者可以对其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等患者病情平稳,且胃肠蠕动正常后,再慢慢开始肠内营养,通常是给予维生素、蛋白质以及营养含量高的食物,并且还需要联系患者具体情况来做好营养供给的调整。
1.2.2.6 高热护理
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其往往会因为丘脑下以及部脑干受损而导致高热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其代谢增加、缺氧现象严重,加快脑水肿的发生。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体温的密切监测工作,根据医生嘱咐来使用冰帽、冰袋、冰盐水灌肠还有擦拭酒精等方式来降温,达到减小脑耗氧量、减轻脑水肿,对脑组织进行保护的效果。通常控制每小时降温1℃为最佳,肛门温度下降至32-34℃便可。防止温度偏低而导致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心率失常等不良事件。在护理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应记录。
1.2.2.7 应激性溃疡出血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往往会因为颅内高压、血肿、脑水肿以及脑组织挫伤等问题而出现血红蛋白压积、红细胞降低以及呕吐等症状,这大部分是由于患者胃粘膜发生病变从而引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对于该类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其胃部容物吸出,将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胃管注入,并且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若患者出血量较多,需要立即进行输血,止血后可以适当鼻饲米汤、牛奶等食物来对患者胃粘膜进行保护。
1.2.2.8 并发症的防范护理
不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容易产生并发症,可能会引发泌尿感染、水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在落实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如,患者手术后需要进行导尿管的留置,且间隔3h观察与记录患者尿液的数量、颜色等情况,每周做好导尿管的更换工作,同时使用抗生素溶液与生理盐水来对膀胱进行冲洗,防止出现泌尿系统感染[1]。
1.3.1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良事件主要包括了压疮、意外脱管、误吸,其发生率为不良事件例数与总例数的百分比。
1.3.2 SAS及SDS评分
按照国际精神疾病评价量表SCL-90中的有关条目来测评环责,选择与抑郁、交流的有关条目实施分析,测评分值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就代表环责交流抑郁症状越严重。
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00%,观察组为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SAS及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SAS及SDS评分比较(±s,分)
SDS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5 47.25±3.5933.36±4.5258.68±3.2645.32±1.26观察组 25 48.63±3.3221.35±4.5259.36±2.5226.35±3.33 t 1.546 10.291 0.904 29.183 p 0.128 0.001 0.370 0.001组别 例数
在重症监护室中,重度颅脑损伤较为常见,该类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幸存者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并且手术后容易产生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如果没能采取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并且风险防控能力,可以有效控制每一护理环节,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
在此次研究中,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SAS与SD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