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恩涛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儿童二胡,特指专门供儿童学习使用的二胡。它不仅能与儿童的手型相匹配,还能将学琴的起始年龄提早一至两岁。遗憾的是,至今儿童在二胡学习中,大部分人仍然在使用常规尺寸的二胡。而西方儿童小提琴教学则不同,他们早已使用与儿童相适应的儿童提琴,可依据手指的长度选择1/16、1/8、1/4、1/2、1/5等型号,不同年龄段的琴童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手掌大小的提琴,保障学习的顺利以及演奏的“舒适”。
笔者在儿童二胡教学中发现,儿童使用常规二胡进行学习时,会遇到音不准、音色不佳、操作困难等演奏障碍。究其原因是常规二胡的有效弦长较长,指距①过大,琴弦至琴杆的间距也比较大,导致虎口至琴杆的间距过宽,这样的指距和宽度,儿童无论如何都是难以驾驭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将千斤降低并扎紧来缓解这一问题,虽然有效,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弦的张力和音量严重变小、音色不佳等。除此之外,常规二胡琴杆较粗,其尺寸是为成人的虎口而设计,儿童通常需要以错误的手型——弯曲大拇指才能将琴杆夹持住。长此以往,会让手掌变得紧张,手指的灵活性变差。图1所示为儿童左手正确持琴手型。
目前,市场上也有少量儿童二胡流通,它们大多是将常规二胡等比例缩小制作而成,与常规二胡降低千斤一样,也存在琴弦张力小、音色不圆润等问题。演奏中,琴弦张力过小,看似小事,实则不然,它对儿童手指机能的养成影响非常大。大家都知道,学钢琴不能用电子琴代替训练,因为电子琴的按键力度要比钢琴小得多,若长期使用,不利于手指力度和速度的发挥。二胡琴弦的张力对演奏的影响也是如此,若习惯了张力小的琴弦,日后换成常规二胡会很难适应,甚者手型、动作都可能发生错误。
图1 左手正确持琴手型
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在尚未听懂语言的时期,就能从多个人声中迅速辨别出自己母亲的声音[1]。可见,人们对于音色感知的敏感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正是由于这种敏感性,使得音色在音乐表达中至关重要,它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表现力,即使不涉及旋律、节奏、和声等形式,单凭音色,也能营造出一定的艺术氛围。千百年来,人们在生活实践和艺术活动中逐渐形成对二胡独特音色的认知。儿童在学琴伊始,就应该对这种音色饱有一种正确的认知,哪怕是初学者,也应该选择一把音色、手感俱佳的儿童二胡。较为优质和正统的音色可以让琴童形成正确的音色观念,有利于日后全面地继承二胡演奏艺术、生动地进行音乐表达。
常规琴弓的弓杆与弓毛间距较大,与儿童手掌大小也是不匹配的,经常导致儿童持弓手型发生错误。错误的方法一旦形成,随着身体长大,往往需要一轮又一轮地改进,这大大降低学习效率。这些现象都不能与乐器形制不科学脱离干系。
二胡家族与提琴家族的乐器,都是以琴弦作为振动体的弓拉弦鸣乐器。二者最大的差异是共鸣体的形制和材料不同,提琴是以板作为共振材料,二胡则以膜为主导作为共振材料。对一件乐器而言,共鸣体对其音色的影响最大。从乐器振动原理的角度来看,声音质量的好坏由共振体的面积、膜密度、厚度、张力等因素共同决定。小提琴的板越厚,面积越小,密度越大,频率越高。二胡的膜越厚,面积越小,张力越大,则频率越高[2]。二胡使用的蟒皮膜材料密度变化区间较小,制作时蒙皮的张力又不能过小,此时振动面积对二胡音色的决定作用显得尤其大。
在儿童二胡的改良中,若缩小琴筒直径,膜的面积也会相应变小,导致膜的共振频率升高,甚者会发出高胡般的声音,音色较单薄,因此,膜共振面积小是儿童二胡音色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儿童小提琴不同,等比例缩小后,虽然板的面积缩小,共振频率也会相应增高,但其通常可以选择密度较低或加工较薄的木材来增强低频,从而弥补面积缩小带来的基频增高问题。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儿童二胡,演奏手感与常规二胡相距甚远,也存在一定问题,通常表现为琴弦软、张力不足,音色缺乏立体感,且音量较小。可见,按照目前儿童提琴的制作思路,将常规二胡琴筒等比例缩小来制作儿童二胡是不可行的(图2)。正是因为音色及演奏手感不佳等诸多问题,导致儿童二胡应用尚未普及。
图2 常规二胡与儿童二胡对比图
理想的儿童二胡应具备三个条件:其一,能与大部分适龄琴童的手掌大小相匹配;其二,弦的张力与传统二胡统一,演奏手感接近;其三,音色与传统二胡保持一致。这三个条件也是目前儿童二胡改良的主要目标。
二胡具有完备的声学结构,包括弦振系统、共鸣系统、激励系统、调控系统。儿童二胡的改良应该围绕这四部分进行,找到问题根源,以“对症下药”。
弦振系统包括琴弦以及张弦的琴杆等。琴弦是二胡的振源,主要决定二胡的音高。有效弦长是琴弦的一部分,指的是琴马至千斤的一段,它的长度决定按弦指距的大小,有效弦长越长,指距越大,反之则越小。若想缩小演奏的指距,应将有效弦长整体缩短。为避免头重脚轻及保持整体的协调性,也应将琴杆同步缩短。同时,为保证儿童能较轻松地将左手握在琴上,应减小琴弦与琴杆的间距。通常,这两项改变会导致琴弦张力变小,在标准定弦下琴弦较软。可以通过加大张弦角度和加粗琴弦的方法,弥补琴弦的张力不足。类椭圆琴杆的短轴方向应在原有基础上更扁些,以便儿童虎口能轻松地夹持。
共鸣系统指的是琴筒,用以扩大音量,美化音色。其中,蟒皮膜对音色的影响最为关键。若想让儿童二胡与常规二胡音色一致,需保证蟒皮膜的面积与常规二胡相等或接近,过大和过小都会让音色偏离正常范围。虽说直接选用常规的六角形琴筒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儿童二胡的音色,但同样也不是完全可行。因为六角形琴筒的每个角为120°,儿童在运弓中换弦的时候,弓杆容易内外弹跳,难以控制,造成换弦声音不流畅、手掌外倾等问题。笔者认为,八角形琴筒是不错的选择,它的实际振动面积与六角形琴筒相同,其每个角为135°,较之六角形琴筒更为平坦,运弓控制相对容易(图3)。
图3 六角形琴筒和八角形琴筒角度示意图
琴弓是二胡的激励系统,用于触发琴弦,使弦振动发出声音。常规二胡演奏时,将琴弓放在右手食指的第三指节上,由于儿童手较小,经常需要将琴弓放置在虎口位置才能将其握牢。严格来讲,这种持弓手型不够科学,会对演奏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演奏的灵活性差,随着身体长大,往往需要重新调整手型。改良后的儿童二胡,琴弓应将弓杆和弓毛的间距变窄,长度也依据儿童胳膊的长度相应缩短,同时,弓杆径度也要减小。琴弓的这三项改良,能够为儿童正确地持弓提供硬件保障。
调控系统指的是琴轴,用以调节琴弦的音高。对于儿童二胡,有两种张弦的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常规二胡所用的形式,最好采用易于调控的机械轴。另一种是类似于吉他轴的机械轴,这种琴轴的好处是体积较小、较轻,演奏时,琴杆对虎口施加的压力较小,尤其是在演奏换把等技术时,比较容易控制。琴轴的形制往往也会对琴弦的张力有一定影响,常规琴轴需要与捆绑式千斤搭配使用,吉他式琴轴需要与支顶式腰马千斤配合使用,这样才能保证琴弦的张力,以及琴杆与琴弦的宽度。
通过上述改良方案,常规二胡与儿童二胡主要尺寸对比见表1。
表1 常规二胡与儿童二胡主要尺寸对比(单位:cm)
在保障材料优良、工艺精良的基础上,通过上述改良方案,儿童二胡既能够轻松地进行演奏,也能保留传统二胡的音色,演奏手感与常规二胡十分接近。虽然由于琴弦缩短,振幅变小,导致音量略有减小②,但是对二胡演奏及欣赏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儿童小提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文中所述儿童二胡的改良,不是发明创造,更非破旧立新,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之下对现有资源进行的整合与重组。至于改良结果是否成功,还需要经受更多专业人士的考验。期待儿童二胡能被早日普及使用,造福琴童,兴旺二胡演奏艺术。
注释:
① 指的是手指所按音位的距离。
② 对实验所制儿童二胡进行测量,音量较常规二胡约小3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