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毫静
〔关键词〕人际适应;高一学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3-0038-02
【学情分析】
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新生,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陌生的环境,与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正处于挣脱父母的管制,渴望独立的特殊时期,表现出既独立又依赖,既勇敢又懦弱,既开放又封闭,既成功又失败的特点。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再加上生理发育以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困扰,许多社交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的集体和环境当中,这对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等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活动理念】
本节课的主题是人际适应。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它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刚入学的新生彼此之间还不熟悉,这不利于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一系列活动的进行打破彼此之间的陌生感,让学生体会到交往的乐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了解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以及应对技巧,能够勇敢地迈出交友的一步,主动交往,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活动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人际交往的常识和原则。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活动意识到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活动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人际交往的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体会同学之间交往的乐趣;学会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同学;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
【活动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人际适应的问题并勇于面对,帮助他们学会与新同学交往。
难点:指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松鼠搬家
教师:同学们每三人为一组,其中两人双手举起,对掌搭成一个“小木屋”,另一个人扮成“小松鼠”,蹲在“小木屋”里,根据教师的口令进行变化。
如:“松鼠搬家”—“小松鼠”调换“小木屋”;
“樵夫砍柴”—搭建“小木屋”的两个人分开,寻找新的“樵夫”搭建新的“小木屋”;
“森林大火”—“小松鼠”可以变成“樵夫”,“樵夫”可以变成“小松鼠”。
教师不断变化着发出口令,大家做出相应的变化。
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小结:“松鼠搬家”游戏在快乐的笑声中进行。激烈动荡的“森林大火”中,机灵的“小松鼠”很快找到了新的家,勤劳的“樵夫”不仅搭好了新“屋”,还热情地呼唤着“小松鼠”进“屋”,形成了和谐的“松鼠之家”。假如“小松鼠”和“樵夫”没有主动交往的意识,没有积极合作的态度,被淘汰是必然的。这是不是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所启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讨论下人际交往的问题。
二、观点碰撞
案例分析:依依是一名高一女生,进入高中后,她初次体验到寝室生活,与室友一起生活,一开始还挺开心的,可是不知不觉矛盾多了起来,和室友发生过几次不愉快后,就调换了寝室。但和新室友仍相处得不愉快。后来和以前认识的一个男生诉苦,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安慰。两人联系越来越紧密,经常外出逛街看电影,基本上不与同班同学来往,集体活动也很少参加。依依觉得和男生相处很正常,而她的室友却看不惯她和男生关系亲密,便告诉班主任依依早恋。
请四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依依存在哪些人际交往的问题?
如果是你,你会运用哪些技巧改善和室友及同学的关系?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如何帮助依依?
各抒己见: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最终形成统一观点。
分享:各小组陈述观点,并以情景剧的形式与大家分享遇到类似的人际交往问题具体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运用人际交往技巧化解矛盾等。
三、寻找有缘人
教师:展示与友情有关的诗句。拆散诗句的字条,每位同学分到一半的字条,随着优美的音乐为诗句配对寻找有缘人。有缘人两两一对坐下来谈谈彼此名字的含义以及彼此的兴趣、爱好、特长甚至更深层次的话题,并寻找两人三个以上的共同点,交流完成后还可以寻找其他人进行交流。
学生参与活动。
教师小结:很开心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有缘人并对彼此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相信你们以后会成为彼此的好朋友。通过这个活动,希望大家明白主动沟通交流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希望大家在高中阶段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友谊。
四、祝福留言卡
教师:请每位同学在彩色卡片上写下对高中生活的期待和对其他同学的祝福。
学生写下祝福。
教师小结:祝福留言卡上写满了大家的祝福,希望大家都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收获同学之间的友情,感受同学之间的温暖。人际交往是一门深厚的学问,我们不仅要了解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会人际交往的四大原则,平等、真诚、相容、互助。最后,愿同学们都能收获美好的友谊。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过程清晰、环节完整、衔接紧凑、氛围和谐:热身活动活跃了班级的氛围并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松鼠搬家”的活动启发学生并引入主题;“观点碰撞”让大家讨论了依依的案例并各抒己见;“寻找有缘人”的活动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为同伴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最后环节“祝福留言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表达对未来高中生活的憧憬和对其他同学的祝福。整個活动设计目标明确,动静结合,衔接连贯。
在案例讨论环节,学生的分享都如出一辙,所以我在思考,问题是不是可以再具体些,更有针对性,这样辅导效果可能会更好。最后一个环节祝福留言卡,由于时间的关系,仅有两个学生与大家分享,可能会影响活动的效果。
(作者单位:舟山技师学院,舟山,316000)
编辑/张 旗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