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清
(山西省太原市精神病医院,山西 太原)
世界卫生组织对医院工作场地的暴力行为做出了定义,也就是医护人员在疾病诊治、住院护理当中遭受病人家属或病人的辱骂、威胁及攻击,从而对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及职业幸福感造成威胁[1]。精神病特别是狂躁型精神病病人,有着行动快速、容易冲动、难以控制、危害性极大及攻击性较强等特征。精神科护士接触他们的时间长且机会多,所受攻击伤害的风险也就较高。有研究报道表明,精神科护士遭受攻击行为的风险高于其他科室的5~10倍,怎样正确防范攻击行为是精神科护士应加强重视的问题。对此,此研究选取本院精神科80例临床护士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受暴力伤害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关措施,报告具体如下。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精神科80例遭受暴力伤害的临床护士,其中男性18例,女性62例,年龄在21~36岁,工龄在1~6年。以上精神科护士都知晓本次研究目的,自愿配合研究且签署了同意书。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式,收集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的案例。归纳精神科护士受暴力伤害的原因,护士性别、年龄、工龄及所在男女病区等,之后对资料加以统计学分析处理。
暴力伤害评估:将WHO中针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有关规定当做标准,暴力伤害评估标准:①身体暴力判断:身体遭受踢、打、捏、推等有身体接触的暴力行为,对护士造成生理、心理伤害;②心理暴力:以口头谩骂、侮辱及威胁等方式对护士造成心理、精神方面的伤害。身体暴力伤害评估标准:Ⅰ级表现为没有造成身体方面的伤害,主要体现是被吐口水或轻度打耳光等;Ⅱ级表现为皮肤出现青紫情况等轻度身体伤害;Ⅲ级表现为严重出血、骨折、牙齿脱落等严重身体伤害。
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可认为本次研究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精神科护士受暴力伤害的原因。
研究对象中精神科护士一般情况:受暴力伤害主要是以男性居多,以29岁以下的年轻护士居多。护士工龄短、年龄较小、性别、服务态度以及病人难以控制等都是受暴力伤害的有关原因,具体见表1。
表1 受暴力伤害的主要原因(n, %)
出现暴力伤害事件有关因素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精神症状丰富的精神病病人,病人病情反复无常,而其行为又由病情支配,在失去理智时,就容易出现情绪失常、暴力伤人行为。一旦护士未及时观察并反应,没有采取合适的心理护理与危机干预措施,就极易出现受暴力伤害事件。
3.1.1 病人受病情控制
病人失常因为精神病病情影响或遭受严重精神刺激这类原因而发生暴力伤害事件,精神症状病情不受控,暴力受伤危险性将增大。心理偏激、思维不稳定,把正常护理视为一种伤害,产生命令性或者议论性幻听、伤害性幻视及被害性幻想等病情,失去理智,行为不受控,就容易出现暴力伤害行为,威胁到护士人身安全[2]。
3.1.2 护士服务态度不佳
一些护士的服务意识薄弱,服务态度不佳,与病人间的沟通水平不高,对病人不尊重,存在责骂、呵斥、吓唬等情况,不同情和理解病人因病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心情,使得病人情绪易怒,进而出现暴力伤人行为。
3.1.3 保护性约束因素
由于大多数病人不具备自知力,不承认自身患有精神病,因此拒绝治疗、服药以及正常医疗护理行为等,所以出现冲动伤人、外逃等情况,护士为防止因此而出现的不良后果,就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策略,这个过程中,病人会出现不配合甚至抵抗行为,一旦护士实施保护性约束策略不恰当,就会遭受暴力伤害。
3.1.4 护士自身体质薄弱
护士人员体型瘦小、体质薄弱因素并不是遭受暴力伤害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面对的是精神科,病人一旦失去理智,对护士而言,体质薄弱也将是遭受暴力伤害不容忽视的危险原因之一。一旦病人出现暴力冲动现象,通常会什么都不顾地对护士进行踢打、抓咬、碰撞等行为,特别是一些身强体壮的病人,难以立即控制,护士身型瘦小就极易受到暴力伤害[3]。
3.1.5 工龄短、经验不足、职称低
一些工龄短、职称低且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护士,特别是缺乏精神科突发事件防范意识、难以有效掌握病人护理风险评估技巧、不能细心观察病人、无法及时了解病人心理动态及情绪变动等情况。一旦病人发生暴力伤害行为,无法灵活应对,这些护士就容易遭受暴力伤害。
3.2.1 对出现暴力伤害行为原因进行评估
通过了解病人出现暴力伤害行为的原因,减少来自护士方面的诱发原因,和病人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在接触病人过程中,服务态度需要耐心亲和,语言需要友善亲切,满足病人合理需求,指导病人怎样表达自身需要及愤怒,尽量减少激怒因素[4]。
3.2.2 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
快速控制病人病情是避免病人因病情支配而出现暴力伤害的必要方式。护士需要对病人病情加强观察,及时发现他们暴力行为前兆,采取预见性护理。
3.2.3 改进环境
保证环境整体干净宽敞,光线充足,温度湿度合理,空气流通情况良好,防止混乱拥挤。同时减少噪音,创设安静、舒适的环境,并为病人提供趣味性的活动和不具备威胁性的治疗环境。
3.2.4 健全护士编制,合理安排护士工作时间
依照我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规定,床户比例不可以少于1:0.4,若床户比例为1:0.32,护士将处于缺编状态[5]。由于护理模式的不断改进,护理内涵的不断扩展以及精神科护理工作所具有的特殊性,护士的配置需要以实际需要量作为指导,才可以达到临床要求。
3.2.5 对护士强化防暴技能培训
相关研究显示,为临床护士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确保护士健康的身心状态,就需要提高其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增强职业防护意识[6]。精神科护理事业在日益发展,针对精神科病人暴力伤害行为如何加以科学、有效地应对,保护病人的同时避免护士不受暴力伤害,而不是仅仅重视病人而忽视了对护士职业安全的保障[7],这应作为进一步探讨的新课题。因此,对护士人员加强应对精神科病人暴力伤害行为有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极为必要且急切的,唯有增强护士应对暴力伤害行为的能力,才可以减少护士职业伤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