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连庆
我年前参加一个科技哲学的会议,很多与会的学者都在感叹哲学和科学之间沟通困难,主要原因是学科技哲学的人不懂科学。随后一位学者说,其实不少学科技哲学的不仅不懂科学,而且也不懂哲学。没想到有人能说出这么睿智的话来,不由得肃然起敬。
学哲学的因为不懂科学也不懂哲学,所以面对新的科技问题来进行“哲学”思考的时候,往往大而化之地以“伦理”应对之,于是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部门伦理学”。
新科技层出不穷,“伦理”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既上手迅速,也容易拿课题,既“经济”又“实惠”。《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有“三板斧”的本事,学科技哲学的也有“三件法宝”:讲伦理、保护自然、反对异化。这不是说这些问题不重要,而是说这些都属于常识,或者说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是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的话题,还到不了哲学的层次。
与其感叹哲学和科学沟通困难,不如干脆承认两者根本无法沟通。哲学和科学各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试图沟通哲学和科学只是一厢情愿。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曾说:“现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的专家彼此间的隔阂相当大,对这种现象的悲叹也颇为时髦,我们虽然认为这一悲叹并非无的放矢,然而却不得不指出:我们很少留意隔行如隔山的现象,与科学知识进展的内在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
科学思维方法的典型特征是还原论,把“高级的”东西还原为“低级的”,例如物理学是把物质还原为基本粒子,生物学是把生物体还原到基因、把人还原为猿猴。但是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看来,真正的哲学思维方式却正好反着,也就是说,不了解“高级的”东西根本无法了解“低级的”东西,后来马克思把这一思想总结为“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从黑格尔的这种观点来看,道德伦理是“低级的”,属于自我意识的领域,它从属于更“高级的”客观精神,或者说,真正的伦理学属于精神哲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具有道德伦理意识的人,其行为往往是不道德和违反伦理的,因为这种意识还没有达到精神的层面。
强调哲学和科学之间无法沟通,并不意味着学哲学的不需要了解科学。从笛卡尔以来的近现代哲学一直在应对科学的挑战,到了康德和黑格尔那里达到了巅峰。
这些哲学家都是用哲学分析科学的行家里手,借助科学激发自己的哲学思想,而不是像现在一些学科技哲学的人那样,用一些“伪哲学”的药方来试图化解现代科技产生的问题。一旦承认了这一点,科学和哲学反而有了沟通的可能性。
我虽然本科是学理工科的,但是因为从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改学哲学,对现代科技的了解更多来自一些新闻报道,顶多达到阅读《环球科学》这类杂志的水平,所以读完王国强最近出版的《前沿科技评论——全球视野下的创新发展与选择》,倒也算是补了补前沿科技的课。
王国强有感于科技政策的研究者或者高科技创业者“既不知道一项技术创新的既往,也不知道这项技术的未来趋势,甚至是社会各界对它的认识”,而“宏观的讨论并不能给一个创新创业者带来多少助益”,所以他在收集整理大量資料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生物医学技术、交通、材料和能源等领域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5种高科技,讲述了它们的创新创业史。
王国强是学科技史出身,后来一直从事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方面的研究,他这本书的切入点虽然是科技政策和科技创新,但他不忘自己的本行,从历史的视角理解当今科技创新的新形式。
他喜欢追溯一些关键词的来源,例如在讲到微生物时特别指出,英语的quarantine(检疫)一词来自意大利语guaranta giorni,意思是40天,因为中世纪鼠疫流行时,意大利一个港口的教区下令对来往的商船和货物实行为期30天的检疫,对过往旅客实行为期40天的检疫。
在谈到机器人技术时他指出,英语中的robot(机器人)源自捷克语robota,意思是“农奴”,这种用法最早来自捷克剧作家恰佩克的剧本《罗苏姆的万能机器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机器人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机器之间的伦理问题,包含了人类对机器人的期待”。
黑格尔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有个著名的段落,专讲“主奴辩证法”,意思是说,主奴关系会在现实中发生逆转,事物会向对立面转化。这个思想完全可以用来分析现代科技问题,哲学和科学由此也就有了沟通的可能性。
当有人说,量子通信具有“绝对的安全性”时,哲学家会说,“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借用一部德国电影的片名)。黑格尔哲学的最高阶段是“绝对认知”,浅人会认为“绝对”的意思是无所不包,但真正的黑格尔意义上的“绝对”却是绝对的矛盾,因为正是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前沿科技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