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06-03 01:41
中国果菜 2021年5期
关键词:保鲜无锡葡萄

刘 华

(江苏省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无锡 214021)

无锡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丰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无锡地区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无锡的葡萄产业呈飞速发展态势。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管理水平的提高,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日渐突显,已成为无锡农业的支柱产业。为促进无锡葡萄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无锡葡萄产业现状开展了专题调研,分析了葡萄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1 无锡葡萄产业的发展历程

追溯无锡葡萄4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4 个发展阶段。第一是“欧美种”葡萄发展阶段。1982 年无锡郊区蠡园乡开始引种日本育成的欧美杂交种‘巨峰’葡萄,1984 年‘巨峰’葡萄试种成功。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郊区蠡园乡开始引进‘黑奥林’‘红富士’‘京超’等巨峰系品种进行试种,无锡葡萄种植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二是“早川”葡萄发展阶段。90 年代初,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无锡市在蠡园乡滨湖村引进了日本早川进三先生的葡萄优质栽培技术,建立了“滨湖早川葡萄科技示范园”。1992 年在全国南方庭园葡萄现场会,无锡市葡萄优质栽培技术得到国内专家的肯定,“蠡园模式”的栽培经验在全国推广,无锡葡萄产业得以发展。第三是“欧亚”葡萄发展阶段。1998 年滨湖蠡园、江阴璜土等地葡萄种植户成功引种‘无核白鸡心’‘矢富萝莎’‘奥古斯特’‘美人指’等欧亚种葡萄,全市葡萄种植品种逐渐丰富。第四是“优质”葡萄发展阶段。21 世纪初期,伴随着‘夏黑’‘白罗莎里奥’‘红罗莎里奥’‘魏可’‘巨玫’‘醉金香’等优质葡萄品种的引入,无锡葡萄栽培面积由2002年的1 233.12 hm2增加到2020 年的2 513.86 hm2,增幅达到103.9%。

2 无锡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回落

葡萄一直是无锡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树品种,2014 年葡萄的种植面积最高曾达到4500hm2,产量最高达92000t,其中江阴地区葡萄栽植面积最大,约2300hm2,璜土镇被誉为“江苏葡萄第一镇”。后因市场需求、种植结构调整等原因,近几年无锡的葡萄种植面积有所回落,具体种植现状见表1。2020 年底无锡葡萄种植总面积为2 513.86 hm2,总产量达54 939 t。

表1 2016—2020 年无锡葡萄种植情况Table 1 The situation of grape cultivation in Wuxi from 2016 to 2020

2.2 品种逐渐丰富

经过30 多年的品种引进、适宜性试验和示范推广,无锡市的葡萄种植品种,由80 年代以单一欧美品种巨峰系葡萄为主栽品种,发展到目前的欧美优质大粒鲜食葡萄品种和欧亚优质脆肉型品种并存的30 多个主推品种的种植格局;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相结合、果穗果形多样化,果皮色泽多元化,货架期延长至4 个月的优质葡萄品种种植结构群。具体种植品种见表2。

表2 无锡葡萄种植品种Table 2 The varieties of grape in Wuxi

2.3 栽培模式日渐多样

30 多年来,无锡葡萄栽培模式历经了“露地栽培-竹木简易避雨栽培-钢架棚避雨栽培-高效设施促早栽培”四个阶段。20 世纪初,为了克服夏季高温多湿环境对欧亚种葡萄生长的不利影响,普及了葡萄避雨栽培。葡萄植株修剪定型模式发展到“一”型、“X”型、“H”型,平棚高干“Y”型和“W”型,“篱壁型”和双十字“V”型多种栽培架式。其中,欧美杂交种避雨促成平棚架“H”“X”型栽培,欧亚种近似于“L”型栽培,是目前无锡主要推广的栽培模式。尽管平棚架“H”“X”型栽培平均造价比双十字“V”型要高,但因具有管理方便、采光好、商品率高等优点,在无锡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篱壁型在无锡东部地区较多,滨湖区大部分葡萄园则以平棚架为主[1]。这些新型栽培方式不仅能满足市场需要,而且能增强葡萄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葡萄产量,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2.4 栽培技术日趋成熟

质量已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消费者对葡萄品质要求的提高,促进了无锡葡萄栽培技术的成熟,由追求产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大部分种植户掌握了葡萄栽植时间、留枝数、树形培养方法、剪留结果母枝的粗度、留芽数等具体栽培指标要求,形成了系统化的田间管理模式,由早期的以密植求产量,转变成以稀植求品质。根域限制、“H”型整形、保温及破眠技术在无锡得到了广泛推广。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葡萄品质,而且省时省工,促进了节本增效。近年来,很多果农开始注重增施有机肥,运用生长季修剪控穗控产、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并针对葡萄生长期的生长状况,运用智能化设施管理手段确定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土壤耕翻的时间和次数,形成了智能设施栽培和数字化栽培管理。

3 无锡葡萄产业存在问题

3.1 栽培结构不合理,优质化生产有待提高

2020 年,无锡葡萄在生产上推广的品种有30 余个,但规模化栽培的品种仍以‘夏黑’‘阳光玫瑰’‘醉金香’‘魏可’‘巨峰’‘金手指’等抗病性较强的欧美杂种为主(见表3),其中‘夏黑’种植面积占无锡市葡萄种植面积的比例高达50.39%,成熟上市时间过于集中,导致该品种产能过剩。种植该品种的很多农户多采用陈旧的管理方式,甚至过于追求早熟、高产,有机肥的施用不足,导致生产出来的葡萄果实品质不高,销售难且价格偏低。而且,许多地区虽不具备相应品种的种植条件,但也在一味地盲目跟风,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引种非适宜的葡萄品种,最终因品种习性不适宜,栽培管理跟不上,导致种植成效不高。

表3 无锡各葡萄品种种植面积统计Table 3 Statistical of the planting area of various grape varieties in Wuxi

3.2 设施化水平较低,机械化栽培有待普及

一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善,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种植人员技能水平较低[2]。2020 年无锡市露地葡萄栽种面积为1 216.07 hm2,简单避雨栽培面积617.37 hm2,高效设施栽培面积680.42 hm2,高效设施栽培面积占比为27.07%,不足50%,促早栽培、延迟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得不到大面积推广,难以通过技术手段提早或推迟葡萄果实的供应时间,导致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

随着劳动力的愈发紧缺和成本的逐步增加,机械化变得越来越迫切。调查显示,现阶段无锡市葡萄机械化水平较低,可供葡萄生产使用的农机种类较少,常见的仅有担架式植保机、田园旋耕机和肩负式割草机等,葡萄生产管理的机械化率不足30%。

3.3 品牌意识不强,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无锡葡萄生产主要以家庭分散种植为主,大多经济实力不足,缺乏人才和正规管理。生产出来的葡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产业化所要求的批量供给。全市参与葡萄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和规范化的专业合作社较少,葡萄产业化程度较低,特别是在采后果品处理、分级、加工、包装、销售等方面还比较薄弱,产业链条不够紧密,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产品销售形式单一,果品的销售主要靠商贩上门收购,导致销售被动、风险大、销售难、价格不稳等现象时有发生。多数果农往往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缺乏商品生产意识和品牌销售意识,对于行业协会或者合作组织推出的公共品牌,使用的频次及维护品牌的意识不强,出现了商标使用不足或滥用商标的情况。

3.4 贮藏保鲜薄弱,防灾能力偏低

无锡葡萄以鲜销为主,销售范围主要是本地或者沪宁线上的各大城市,辐射范围不大。葡萄集中上市时,由于现代化贮藏库配备不足,再加上从事果品保鲜和深加工企业的数量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导致无锡葡萄损耗率很高,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葡萄的保鲜、深加工问题已成为制约无锡葡萄产业发展的瓶颈。

无锡地处长江中下游,夏季降雨量较大,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同时灾害性天气(如台风、冰雹、晚霜等)也时有发生,如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灾害预防和抵御体系,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将无法从容应对[2],减产减收将不可避免。如2020 年7 月,无锡市经历了自1954 年以来最大的梅雨量,给葡萄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经调查,很多葡萄园地下水位高,外围河水倒灌,排水不畅,雨水长时间浸没葡萄园,造成裂果、烂果植株死亡的情况大面积发生,85%的果园减产30%~50%,影响了翌年产量,造成严重的损失。

4 无锡葡萄产业发展建议

无锡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达,面对日益开放的市场,葡萄产业作为无锡高效农业的亮点,应在产业高效化、产品品牌化上进一步加强。

4.1 加强政府引导,促进葡萄产业有序发展

结合无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高效葡萄产业示范园,发展品质优良、成熟期晚、货架期长,适合休闲观光采摘及高档型消费的高品质避雨设施葡萄。引导项目向园区倾斜、资金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防止盲目发展、遍地开花,以促进葡萄产业因地制宜选品种,科学规划谋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高档设施大棚葡萄项目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智能化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和冷链设施的建设;加大对产品及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安全监管力度,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偿力度,提高产业综合性风险防范能力;鼓励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实施准入制度,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以期提高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2 强化科技支撑,建立葡萄高效生产体系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培养葡萄产业发展实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为重点,着力培养一批种植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高素质职业果农。强化产业推广、产业研究和产业培训紧密结合,使葡萄种植技术快速发展、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成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3-4]。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重点围绕“促早提质”技术核心,建立无锡高温多雨季葡萄高效生产体系,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加强适用栽培技术创新,推广微喷、滴灌等果园节水灌溉技术,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等有害物质的使用,用技术代替农药[5]。要加快推进产业机械化水平,逐步实现从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各环节的机械化,建成部分机械化实验示范基地,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自然灾害预测控制、贮藏保鲜、电子信息技术为重点的高科技设备设施,全面提高产业科技装备水平,为产业现代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6]。大力实施葡萄园标准化建设,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档次,争创优质品牌,确保无锡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4.3 注重品牌建设,拓展葡萄消费高端市场

从葡萄的种植环境、种植过程、生产加工等方面着手,依靠科技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加强葡萄品牌建设。利用各类宣传媒体进行品牌宣传,通过各类葡萄产品评比、农博会、展销会等活动的开展扩大品牌影响力,在巩固当前已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抢占高端市场,为果农带来更高的收益[7]。建立葡萄观光休闲园区,以鲜美的果实和休闲的环境引导产业向休闲观光延伸;选择能够满足多方位、多层次消费需求的葡萄品种进行栽种试验,推广种植附加值高的新品种。鼓励企业和农户“走出去”,跨区域发展无锡葡萄产业,增加产业发展的空间,增强葡萄的市场竞争力。

4.4 做活产业模式,健全产品流通平台

加强企业、基地、农户之间的联系,建立适应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购销体系。结合“互联网+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果农主动融入,构建“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监管、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和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葡萄产业。构建农产品流通服务平台,为不同生产者提供更直接的交流场所,为生产者和经纪人提供农产品市场行情、批发市场价格动态、农产品贸易会展信息等,鼓励开展网上订货和电子商务,推动整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8]。

4.5 强化保鲜手段,提高产品贮藏能力

引进和推广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增加果品贮藏设施,推广贮藏技术,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建议在葡萄主产区就近建设葡萄鲜果分拣冷藏中心,以便果农能及时对产品进行预冷、分级、包装、贮存等商品化处理。对于小规模种植的果农,建议联合租用贮藏保鲜冷库,达到延长鲜果供应期的目的。为了防止鲜食葡萄贮藏过程中出现发霉和腐烂等现象,要正确采用果实田间常用的病害防控、果实贮存用库房及贮藏用具的清洁消毒、果实贮藏过程中的防腐处理等手段进行杀菌保鲜,合理利用化学贮藏保鲜技术,提倡天然涂膜保鲜剂、生物保鲜剂等生物贮藏保鲜技术的开发利用[9]。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鲜食葡萄的贮藏保鲜技术需全面考虑、综合应用,根据贮藏时间及贮藏条件,选择合适的保鲜方法,以达到高效、省力、安全的贮藏保鲜目的。积极采用预冷、冷藏、冷藏运输、冷藏货架(冷柜)等现代冷链保鲜技术,保证果实品质,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10]。

4.6 创新产业特色,实现产品文化创意

巩固葡萄产业传统生产地位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葡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拓展产业发展新领域,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一方面要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开展葡萄果醋、葡萄汁、葡萄酒等产品的研发,积极与省内外食品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挂钩对接,开展葡萄系列食品的技术研发,提升、加快葡萄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速度[11]。另一方面要在传统葡萄产业中导入文化创意的理念,变传统农产品为艺术品。要另辟蹊径,将科技和人文融入传统的葡萄产品,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奇、特产品。要以文化为引领,将传统的葡萄产业融入生物育种、现代物流、公共服务、休闲观光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返璞归真的乡村生活已成为当下一种新的生活时尚,要深刻挖掘传统葡萄产业内在的“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文化元素[12],将产业文化作为葡萄产业发展的新特色和新增长点,做成有持久产业竞争力的产业。

猜你喜欢
保鲜无锡葡萄
无锡一棉
樱桃保鲜掌握技巧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不聊天,感情怎么保鲜?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爱情保鲜术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插花如何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