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角的乡村建设理念与实践

2021-06-02 11:24陈波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9期
关键词:乡村建设

陈波

摘要:建设什么样的乡村及如何建设乡村,这是乡村建设首要的、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问题实质上指向的是用什么样的理念指导乡村建设。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理论话语和实践探索的不断展开,乡村建设开始对基于城市立场主张用现代化、城市化的标准去改造传统、落后的乡村这一理念进行批判,主张回归乡村本身,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对现代都市文明批判基础上的后现代主义乡村建设理念。

关键词:乡村建设;现代都市文明;后现代视角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的湾桥镇古生村考察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实际上是对长久以来在乡村建设理念中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派”,即站在现代化城市的角度,主张用现代化、城市化的标准去改造传统、落后的乡村这一理念的拨乱反正,主张回归乡村本身,在乡村建设中要注重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化,这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对现代都市文明批判基础上的后现代主义理念。

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理论话语和实践探索的不断展开,乡村建设开始对基于城市立场主张用现代化、城市化的标准去改造传统、落后的乡村这一理念进行批判,主张回归乡村本身,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对现代都市文明批判基础上的后现代主义乡村建设理念。

一、乡村建设的本体论依据

乡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性工程,涉及产业、政治、文化、治理、生态等方面的建设。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物质、文化生产活动。

因此,乡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隐匿于其后,制约和影响人们的物质生产、文化交流等活动的社会关系规则体系的建构。这些社会关系规则体系的存在通过正面引导或者反面遏制的作用(例如文化禁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性深处的欲望在整体上总是被静态地、结构化地呈现为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不是理性压倒感性,就是感性压倒理性,而一切社会建制不是围着感性打转,就是沦为理性的仆人。后世的一些思想家开始扭转这一思路,如马克思、弗洛伊德、荣格,特别是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开始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将以往人性深处欲望的碎片化状态进行整合,将之呈现为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反映了人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包含乡村建设在内的一切社会建制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本体论的依据。

由此可见,乡村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其存在发展的深层次源泉动力是人的发展和规则体系之间的内在矛盾运动。正是这一矛盾,在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中推动着乡村建设指导理念和实践探索的变迁和走向。

二、乡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后现代化转型

人类社会早期,物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来自大自然的风险、挑战、不确定因素经常发生,在自我保存和种族延续欲望的内在渴求中,人们不得不抱团取暖,创设一些早期的、初级状态的社会建制。法国社会学家爱米尔·涂尔干(Durkheim)将人类社会早期抱团取暖的状况名之为“机械团结”。他认为,“机械团结”的突出特点是:集体稳定有力,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感极其强烈,成员具有高度同质性。在这种早期的、初级的社会建制下,人性深处的欲望臣服于集体的约束,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缺乏成熟的社会基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个体对集体的经济依赖和精神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个体开始怀疑、摆脱对集体的高度依赖关系,将重心置于实现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经济形态上,表现为在以往靠天吃饭、强调合作生产的农业之外出现了比较凸显个体性的手工业、商业等产业形态,在社会形态上,表现为原初“机械团结”的状态开始松懈,个体意识增强。

这种状况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之后登峰造极。现代社会以城市为空间场所,以工商业为经济形态,强调个体对自身利益的合法追逐,逐漸形成了一套与以往的农业社会建制不同的实践话语体系,即市民社会,并开始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以往的农业社会建制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引爆了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潮流。在这种冲击之下,乡村本身以及乡村建设才成为一个问题正式进入理论和实践探讨的领域。

在现代社会城乡二元对立的背景下,城市的异军突起黯淡了乡村自身的价值,一方面是城市的过度自信,一方面是乡村的过于自卑。于是,站在城市的角度去改造传统落后的乡村成为乡村建设逃无可逃的命运抉择。虽然在短时间内、浅层次上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农民收入、产业升级问题,但同时使得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理念深入乡村建设的骨髓,乡村逐渐失去了其不同于城市的自身价值和意义。

不管是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还是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抑或是青年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中,市民社会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自私自利。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将这种状况称之为个体的“脱域”。但吊诡的是,“脱域”后的个体在拥有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独立后,并没有感到幸福。自由意味着责任,独立意味着孤独。

正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所揭示的: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初级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物质利益需求在人的发展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而言就会降低,与之相反,对情感的需求、来自他人的认可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则会凸显。在城市思维的主导下,带给乡村的首先是生活的改善,但生活的改善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经济和伦理之间是简单的决定论吗?现实状况却是:在生活富足之后、闲暇之余,赌博、封建迷信、基督信仰、精神心理疾病等风行一时。

人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体。以城市思维为主导的现代化乡村改造之路,其合法性和正义性是值得怀疑的。乡村建设应该以后现代理论所主张的“差异化”原则为指导,基于乡村立场,来重新思考乡村社会建设问题。

三、乡村建设后现代转型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西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思潮,是在对现代社会进行扬弃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认为,始于14、15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城市空间发展起来的现代社会,其背后隐匿的价值取向是同一性,对多元文化、异质文化、边缘文化进行疯狂的碾压。

在乡村建设的思路上具体而言,现代化思维方式认为,城市文明是先进的,乡村是落后、传统、愚昧的代名词,只有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才能够解决农业问题,导致乡村失去了乡村自身的味道,乡村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逐渐被虚无化。因此,在乡村建设的指导理念和实践探索方面,有必要借鉴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反思,积极建构以传承农耕文明为灵魂,以协同生产生活生态为底蕴,以实现传统、现代和后现代要素有机整合为目的的融合发展之路。具体表现如下。

1. 在乡村自身的角色定位上,通过构建城乡平等的融合发展机制,将乡村从为城市输送原材料、劳动力的依附性角色定位上解救出来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是有深刻的结构性原因的。建国以来,由于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地区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一方面,城市发展受到政府在资源分配、政策实施上的优待;另一方面,在市场机制的运行下,乡村的原材料、劳动力、资源等单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地区的虚空化。由于城市、工商业自身的比较优势,随着城市的不断坐大,一种具有明显等级性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农村被史无前例地紧密吸附在城市的发展之上。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2.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在乡村利益共同体之外,重构传统乡土社会基于人情关系的情感共同体

随着乡村地区日益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利益共同体纷纷出现。这些利益共同体将现代工具理性的算计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却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乡土社会本有的情感和人伦色彩,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物化。

但是,正如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所指出的,在奠基于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之上的“社会”之外,人性深处还渴望依赖于记忆和习惯等自然意志,在血缘、地缘和礼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及融洽情感的“共同体”。

人是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体。这两个方面,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与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就需要在乡村建设布局中,重构传统乡土社会基于人情关系的情感共同体。

3.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灾难,指出必须统筹考虑经济、人口、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结合点,大力提倡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

后现代主义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主张、思路和举措,作为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已经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新发展理念,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得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吸收和发展。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针对我国特别是沿黄流域的乡村建设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做出了重要指示。其中,“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 “要支持各地區发挥比较优势,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等话语和观点,为实现乡村建设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实践中将进一步提升不同地区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2]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

[4]Tnnies F.“Community and Civil Socie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18.

*本文系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项目“甘肃省靖远县乡村建设后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GAU-XKJS-2018-18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
基层协同治理推进路径和生成逻辑
“互联网+”在乡村中发展探讨
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中国土地生态管护内涵及发展策略探讨
梁漱溟与费孝通乡村建设思想之比较及当代价值
广州市从化区智慧乡村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乡村建设运动对当前扶贫工作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