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金箍咒” 莫让后生笑

2021-06-02 16:31曹仙源
杂文月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福楼拜词典作家

曹仙源

西汉扬雄一语破的:“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而君子小人见矣。”其意就是:人说的话是心灵的声音,写的文章是心灵的图画,根据这“声”这“画”,就可以辨别出一个人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故白居易结论:“读君诗,亦知君为人。”所以,早有如许定论: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见文如见人。作者每推出一文,就等于公开亮出一张名片,展示的就是自己的面子、才德、人格、精髓,举足轻重,故为文首先务须对自己极端负责,来一番“咬文嚼字”。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谈甚对党和人民负责!故此,切忌信笔由之,草草涂鸦,匆匆出手。清代诗人、散文家袁牧,乃“乾隆三大家”之一,要资格有资格,要水平有水平,要成果有成果,但他为文总是慎之又慎,从不轻易拿出手。其《遣兴》诗句可资作证:“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他为文作诗必待千锤百炼,去瑕留璧,自己感到满意后才肯拿出手。19世纪,法国年轻的莫泊桑带着一篇文章去拜访名家福楼拜,一眼瞅见其办公桌上放着一摞厚厚的文稿,每页10行,但每页纸上只有1行字,其余9行都是空白。这不是太浪费了吗?一见莫泊桑诧异疑惑不解,福楼拜连忙解释:“亲爱的,我一直都是这样的。其余9行就是留着修改用的,绝对不会浪费。”每修改一次,就是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一次认真审计。难怪我国诗圣杜甫,早就如此自律:“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學者就是人类的教师”(德国·费希特语),撰文当“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以利显当代,功垂千秋,故而要对社会极端负责,绝非“闲来无一事,略写打油诗”。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莫应丰,平生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作家的职责到底是什么?”他旗帜鲜明地回答:“作家对于时代,应该是一面镜子;作家对于读者,应该是一个良友;作家对于妖孽,应该是一把尖刀;作家对于明天,应该是一只公鸡。”

所以,举笔务求正视现实,直击时弊,以于“时”于“事”有所裨益,矢心不二。或肯定真善美,以好人好事为导向,一花引来万花开,换得万紫千红春满园;或否决假丑恶,以坏人坏事为靶子,剖析缘由,研究对策,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从而抓早抓小,抓快抓好。由是做到:一支铁笔,铸就千百辉煌人生;两袖清风,扫得一方朗朗乾坤。当知“避祸不如省非”,不容在原则面前犯“盲”、在正义面前犯“傻”、在是非面前犯“哑”、在忠言面前犯“聋”,一半脸儿醉一半脸儿醒,似醉似醒乐逍遥。

文章是一种“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软实力,它能触及人们灵魂深处,且不会稍纵即逝。其影响广博、深远,故笔下一横一点一竖一钩、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均须对子孙后代极端负责。据明代何良俊所撰《四友斋丛说》记载:欧阳修晚年窜定平生所有文章时,逐字逐句地改,且一改再改,改了又改。其间,往往搁一搁,等一等,让时间过滤一阵,检验一段,然后又拿来重改,不厌其烦。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答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畏惧先生嗔怒,顾及的只是一时的面子;生怕后人贬笑,却是担心误人子弟,则是一种高度责任感。有“世界百科全书之父”之誉的法国语法学家皮埃尔·拉鲁斯,其名著《小拉鲁斯词典》,共收集条目近10万个,于1905年在法国出版后,一举发行18万余册,酬报不菲。就在此热销的节点上,他突然发现词典的一处注释中误将“剧毒蘑菇”中的“剧”字弄成了“无”字!一字之差,人命关天。时间就是生命,“秒”不容缓。为了对千秋万代后人负责,他心急火燎地联系上发行出版商,不惜巨额赔偿,断然将18万余册词典全部收回,时人称之“一字救万命”!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有鉴于此,我认为文学创作也需建立“好差评”管理体系,给“笔杆子”们戴上“金箍”,以鞭策众多作者以实力说话,凭效果论英雄。

不过话说回来,今眼目下,自己竟要跟自己过意不去者,人道只有傻子、笨汉才会干这种自虐的蠢事。

猜你喜欢
福楼拜词典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福楼拜的『笨学生』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福楼拜叙事艺术探究——以《包法利夫人》为例
福楼拜的「笨学生」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