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板挖掘的程序自动修复方法

2021-06-01 03:17韩俊璇孙伟峰赵瑞莲王微微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测试用例补丁粒度

韩俊璇, 孙伟峰, 赵瑞莲, 王微微

(北京化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29)

0 引言

程序自动修复旨在利用程序相关信息,对含有缺陷的程序进行自动修复。修复生成-验证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通用程序自动修复方法,它首先对程序源代码进行修改,生成一组补丁,然后通过执行测试用例,验证补丁的正确性。GenProg[1]是最早提出的生成-验证工具,它使用变异来修改源程序以生成补丁,结合遗传规划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选取更优的补丁进入下一代,并通过执行测试用例验证每一代补丁的正确性。然而,其适应度函数仅与测试用例通过与否相关,易导致补丁虽能通过所有测试用例,但与源程序的语义偏差极大。由于GenProg的修复对象仅为C程序,Martinez等[2]提出了jGenProg来对GenProg进行扩展,实现了对Java程序的自动修复。相较于GenProg,Kim等[3]提出了一种通过随机搜索算法来生成补丁的方法RSRepair,该方法虽未采用适应度来指导补丁生成,但其修复效果与遗传规划算法基本相同。然而,此类程序自动修复技术由于缺少相关修复信息的指导,生成的补丁数量虽然较多,但仅有极少数补丁与源程序语义相同,修复效果不佳。

不同于上述方法,基于模板的程序自动修复方法可从历史修复信息中获取与缺陷相关的修改信息,如修改位置、修复目标等信息,进而指导程序的自动修复。此类方法生成的补丁与源程序语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可提升程序自动修复的效果。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修复模板挖掘的方法来实现程序的自动修复。例如:Liu等[4]从StackOverflow问答信息出发,提出一种程序修复模板挖掘的方法SOFIX。然而,SOFIX在挖掘修复信息时,未对修复信息进行完善的预处理,导致模板的修复效果不佳。此外,SOFIX在搜索修复模板时,采用枚举策略完成程序自动修复,致使程序自动修复的效率不高。Le等[5]提出一种从历史修复信息中总结修复模板的方法HistoricalFix,但该修复模板在修复数量和粒度上存在局限性。Xuan等[6]提出一种面向条件语句修复模板挖掘的方法Nopol,该方法仅支持if条件语句的缺陷修复。

由上述分析可知,现有修复模板挖掘方法未对修复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忽略了修复信息中的部分语义,导致挖掘的修复模板不够准确。此外,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修复模板挖掘方法,对于如何利用修复模板对程序进行修复尚未给出具体方法。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程序自动修复方法APRMT,包括修复模板的挖掘和基于修复模板的程序自动修复两部分。具体来说,APRMT通过正则匹配规则消除修复信息中的无用信息,避免噪声信息的干扰,精确分析修复信息的语义,识别不完整的修改操作,并对其补全,避免因信息缺失导致的修复模板不准确问题。在此基础上,APRMT依据缺陷代码位置及类型,采用最近最相关策略搜索当前程序缺陷的相关修复信息,解决了生成补丁与源代码语义差别大的问题,缩短了程序自动修复时间,提高了修复效率。

1 APRMT修复模板挖掘

1.1 程序代码及修复信息的获取及预处理

APRMT方法旨在从StackOverflow问答对的程序修复信息中挖掘修复模板,指导程序的自动修复[7]。因此,本节首先探讨如何从StackOverflow问答对中提取程序及其修复信息,以及对此类信息的预处理,为后续模板挖掘奠定基础。

StackOverflow问答对中提供了大量关于程序修复的代码段信息,即代码对,其中bug表示含有缺陷的代码段,fixed表示其缺陷修复后的代码段。但是在StackOverflow中,一个bug代码段可能存在多种fixed代码段作为其修复结果。为了尽可能保证两段代码语义的一致性,在选择代码对时,应保留对bug代码段修改较小的fixed代码段。

为提高后续模板挖掘的有效性,采用APRMT方法对代码对进行预处理,首先通过正则表达式消除问答代码对中的无用信息,提高代码对相似度比较的准确性;然后,采用APRMT计算代码对中两段代码的相似程度,并尽可能选取相似度较高的代码对作为后续模板挖掘的基础。在进行代码相似度计算时,TF-IDF算法可为代码中较为重要的单词赋予较高的权重,相比纯文本匹配相似度,基于单词权重计算出的代码相似度更高。因此,本文选用TF-IDF算法计算代码之间的相似程度。

1.2 修复模板挖掘

修复信息的获取及预处理是修复模板挖掘的基础。因此,本节基于筛选出的代码对,提取从bug到fixed的修改序列,并采用差异节点追踪算法完善修复信息的语义。在此基础上,对同构的修改序列进行整理归纳得出修复模板。

代码对的修改序列提取采用抽象语法树差异分析提取工具Gumtree[8]实现,但该工具不能有效处理差异点是同一父节点的情况。例如,若从bug代码段到fixed代码段的修改序列是在同一个父节点下进行的移动操作,Gumtree无法获取到该移动操作;若修改序列是对一整棵子树的移动、删除或插入,Gumtree会将整个动作分解为对各个节点的操作,这样会增加修改序列的复杂性。

为提高模板挖掘的准确性,APRMT在提取修改序列的过程中,通过对代码对的差异节点进行追踪,将代码对中涉及的差异节点进行完整输出,并对连续关联的操作进行整合,有效避免了上述Gumtree的缺点。

在获取到具有完整修复语义信息的修改序列后,对具有相同构造的修改序列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修复模板。APRMT最终确定了11个修复模板,各模板的名称、样式及模板操作元素如表1所示。

1.3 模板操作元素

修复模板是对抽象语法树的修复描述,包括节点的更新(update)、删除(delete)、移动(move)以及插入(insert)等操作。模板操作元素对应于程序缺陷的缺陷类型与目标修复类型,即以上4种操作的操作对象及其结果的类型。例如表1中的修复模板变量替换,模板样式中var1和var2为该修复模板的模板操作元素,其中var1表示缺陷模板操作元素,var2表示目标模板操作元素。本文挖掘的修复模板中这2个模板操作元素的类型是一致的,所以在表1第3列均用同一类型表示。从表1可以看出,修复模板的模板操作元素类型包括变量、语句、方法、变量类型以及二元操作符等。

APRMT对模板操作元素的使用场景涉及以下2种:①在修复程序时通过计算缺陷代码类型与缺陷模板操作元素的相似度生成模板池;②在运用修复模板修复程序缺陷时,利用目标模板操作元素从缺陷程序中搜索有效的修复信息,完成程序的自动修复。

2 APRMT程序自动修复

在挖掘的11个修复模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程序自动修复方法,其框架如图1所示。该方法利用常用的缺陷定位工具Gzoltar[9]结合测试用例给出代码语句的可疑度列表,针对可疑度列表中的各可疑缺陷代码语句,根据缺陷代码类型分析其可能适用的修复模板,得到模板池。再从模板池中依次取出模板,依据最近最相关策略选择模板操作元素,修改缺陷代码,生成代码变体。最后验证代码变体能否通过测试用例,以确定程序缺陷是否被成功修复。

表1 挖掘的修复模板Table 1 Mined repair template

图1 基于模板的程序自动修复框架Figure 1 Template-based program automatic repair framework

下面详细讨论修复模板的选择、最近最相关策略以及程序自动修复。

2.1 修复模板的选择

利用缺陷定位工具Gzoltar可将缺陷定位到代码行,但无法定位此代码行产生缺陷的元素。APRMT结合精确编译错误信息给出的元素信息,精准定位到缺陷代码位置。如表1所示,每个修复模板都具有其模板操作元素。APRMT根据缺陷代码与缺陷模板元素的相似度生成多个修复模板,按其相似度的高低,生成模板池,并依次对缺陷程序进行修复,直到将程序缺陷成功修复,或者修复时间达到上限为止。

2.2 最近最相关策略

APRMT在运用修复模板修改缺陷代码的抽象语法树并生成缺陷代码变体时,修复模板中目标模板操作元素的搜索空间是缺陷程序本身。本文提出了一种最近最相关策略,从缺陷程序源代码中搜索可用于该缺陷修复的代码元素。

最近最相关策略是指运用从模板池中取出的修复模板对缺陷代码抽象语法树进行修改时,缺陷目标的修复代码元素的选择依据。修复模板在进行更新(update)、删除(delete)、移动(move)以及插入(insert)操作时,修复目标模板操作元素从原程序中,按照与缺陷代码距离最近、相似程度最高的原则进行挑选。这样既保证了无外来元素的添加,还能提高修复模板的修复效率。例如,APRMT利用Gzoltar与编译定位到的具体缺陷代码与缺陷模板操作元素的相似程度,匹配参数替换模板。但是参数在上下文中会有众多的选择,无法确保哪个参数是能够修复缺陷的,如果采用枚举策略,时间成本会非常高,修复缺陷的效率很低。因此,APRMT提出最近最相关策略,可减少时间成本,提高修复效率。

2.3 程序自动修复的实现

APRMT的实现借助了Astor[10]工具。Astor是一个基于验证的程序自动修复框架,其中包含了Gzoltar缺陷定位与Defects4J[11]的数据集。该框架提供的可扩展点包括:故障定位算法、修改点选取策略、操作符选择策略、修改点的粒度、成分池定义、操作符空间定义、检索策略。将APRMT扩展到Astor中,可采用:①故障定位算法,使用Gzoltar库的故障定位算法;②修改点选取策略,对于APRMT,缺陷代码行即修改点,优先选取可疑度最高的代码行作为修改点;③操作符选择策略,对于APRMT,一个修复模板就是一个操作符,根据所选的修改点选择相应的操作符。

将APRMT扩展到Astor中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改进。

(1)修改点的粒度。Astor涉及的修改点包括语句粒度级别、表达式级别和二元操作符级别。本文根据挖掘出的11个模板,对Astor从方法调用级别、变量级别和变量类型级别进行扩展。例如jGenProg[12]方法使用插入操作时,修改点为语句,作为插入的成分也是语句。但对于APRMT中的模板,修改点和修复成分的粒度可以不相同。例如,参数添加操作符的修改点粒度为方法调用级别,但插入的成分粒度为变量级别。因此在此处进行一个特殊的扩展,直接在Astor原项目代码中进行修改,使修改点的成分粒度与用于生成代码变体的成分池粒度区分开来。

(2)成分池定义。成分池与修改点粒度相对应,Astor原有的成分池包括语句池、表达式池和二元操作符池。根据扩展的修改点粒度,对成分池进行相应扩展,添加了调用方法池和变量池。

(3)操作符空间定义。对于APRMT,一个修复模板即一个操作符。本文将表1所示的11个修复模板作为操作符扩展到Astor中。

(4)检索策略。Astor仅针对给定粒度的可疑代码元素创建修改点,操作符从给定粒度的成分池中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成分,对修改点进行修改。在APRMT中采用最近最相关策略,利用可疑代码元素,在成分池中选择合适的成分,作为程序修复的代码。

3 实验

3.1 数据集

本文选取Defects4J上的数据集作为被测程序进行实验验证,如表2所示。由于程序自动修复需要利用测试用例进行错误定位,并验证修复是否成功,因此选取提供JUnit[13]测试用例的项目。表2中列出了各项目含有的缺陷数及其测试用例个数。

表2 Defects4J缺陷程序集合参数Table 2 Defective program parameters of Defects4J

3.2 实验环境

APRMT借助Astor框架实现程序的自动修复。APRMT利用Gzoltar定位到缺陷语句所在的行,结合编译错误定位到缺陷代码所在的列,给出缺陷代码具体的位置信息。再按照可疑度排序依次取出缺陷代码,利用模板选择规则生成该缺陷对应的模板池。最后按照最近最相关策略从原缺陷程序中搜索目标模板操作元素进行缺陷代码的修复,利用测试用例验证是否成功修复。本文实验在Windows10操作系统上运行,每个程序缺陷的修复时间设为60 min,最大修复次数为100次。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APRMT使用的模板是从StackOverflow中挖掘的11个修复模板,见表1。

不同修复工具对Defects4J的修复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数字代表该项目上修复成功的缺陷个数。修复成功是指测试用例在修复后的代码上执行通过,且人工验证了该修复结果与目标修复结果语义一致。

表3 不同修复工具修复结果Table 3 Repair results of different repair tools

由表3可以看出,APRMT成功修复了26个缺陷,共耗时约80 min,平均每个缺陷修复时间为3.1 min,由于缺陷定位不属于程序自动修复,所以将修复缺陷的开始时间设置为缺陷定位完成之后,未将错误定位消耗的时间计入修复缺陷时间内。

SOFIX修复了23个缺陷,主要原因是其模板挖掘过程中抽象语法树的分析工具丢失了部分修改操作,造成挖掘的修复信息不准确,且SOFIX采用枚举方法进行修复,可能导致无法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程序修复,甚至部分缺陷的修复需要生成4 196个代码变体并逐个验证,单纯修复这一个缺陷就需耗费大约2 h,虽然最后将缺陷修复,但是却失去了程序自动修复的意义。Nopol[14]的修复仅针对if-then-else语句中存在的缺陷,因此其只修复了5个缺陷,平均每个耗时9 min,但是其正确修复的缺陷数量及类型限制了程序自动修复的效率。HistoricalFix[15]是在假定缺陷位置已知的情况下进行的程序修复,这将降低程序修复难度,但其平均每个缺陷的修复时间为20 min,修复效率不高,而且HistoricalFix收集到的人工修复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6]。

此外,为了证明APRMT的有效性,与基于遗传规划的程序自动修复工具jGenProg做了对比实验。如表4所示,APRMT和jGenProg对8种缺陷都修复成功,但在时间成本方面,jGenProg大约是APRMT的4倍;在修复效果方面,APRMT由于结合了修复模板中的修复信息,只需生成135个补丁便可完成程序自动修复,而jGenProg则需762个补丁,是APRMT的5.6倍。由此可见,APRMT无论是在时间效率上,还是修复效果上都远超jGenProg。

由上述分析可知,APRMT的修复效率是比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在修复模板挖掘的过程中,APRMT关注的修复信息不局限于if-then-else条件语句,并且对修复信息进行预处理,尽可能挖掘更多的修复模板,保证修复模板的有效性与完整性,增加了修复缺陷个数;二是在程序自动修复过程中,APRMT结合最近最相关策略,搜索目标修复模板操作元素,避免了枚举策略的耗时,提高了程序修复效果和效率。

表4 APRMT与jGenProg的对比实验结果Table 4 Results of the APRMT vs. jGenProg.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模板的程序自动修复方法APRMT。在修复模板挖掘中,APRMT采用正则匹配消除修复信息中的无用信息,分析抽象语法树时,对差异节点进行跟踪,避免了修改动作的缺失,提高了挖掘修复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在程序自动修复中,APRMT利用最近最相关策略,搜索需要修复的目标模板操作元素,实现程序自动修复。实验表明,APRMT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修复Defects4J上的26个缺陷,程序自动修复的效果与效率有了较大提升。

猜你喜欢
测试用例补丁粒度
补丁
基于相似性的CITCP强化学习奖励策略①
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综述
粉末粒度对纯Re坯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动态更新属性值变化时的最优粒度
健胃补丁
绣朵花儿当补丁
组合多粒度粗糙集及其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情感粒度
关于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