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

2021-06-01 07:10程卫民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交叉工科

刘 音,程卫民,刘 震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266590)

“新工科”自2017 年以来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最热的话题。新工科的提出,是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必然[1-2]。它是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蓬勃发展之时,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培养具有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科技人才的必然之路[3-5]。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明确了第一目标是到2020 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安全类专业是业界公认的综合交叉学科,在新工科背景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发展契机需求下,需要考虑安全工程专业与工学、信息科学、管理学、法学等其他学科及行业的交叉融合,因此,本项目提出多学科融合的“安全+”个性化人才培养思路,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体系,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安全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多学科思想交叉融合的安全工程创新文化,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QEFA”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主动优化安全学科专业布局,促进理工文多学科交叉复合和跨界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多学科融合的“安全+”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总体形势依然严峻。造成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安全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导致安全监管不到位,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等工作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落后。国家《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安全生产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60 万人,比2010 年增加1 倍以上。

安全行业在新形势下不但需要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而且需要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安全+”个性化人才,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安全人才需求。安全生产人才发展规划如表1 所示。

表1 安全生产人才发展规划表

本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新工科建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多学科交融优势,通过安全和其他学科的的交叉融合,培养矿山安全、建筑安全管理、化工安全、信息网络安全、安全管理、安全经济等人才,提出了以“安全+”为基础的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并以此为目标,完善培养环节的评价标准和监管过程,建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新型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构建具备特色的“安全+”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

2 多学科融合的“安全+”个性化人才培养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

2.1 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通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模块,建立“学科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个性培养课程”四位一体。以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为基础模块,建立“高端层次”和“标准层次”的课程体系,形成多目标、模块化、复合式、高弹性培养方案,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成长之路。实施“主修+辅修”培养模式,制订交叉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注重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终身学习能力,养成目标,强化通识教育,奠定宽厚基础,建成层次多样、学科交叉的模块式课程群。以跨学科课程为切入点,形成具有融合性、时代性和普适性的跨学科课程群。

2.2 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体系

结合安全科学与化工安全、矿山安全、公共应急与管理三个方向,进行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造,优化理论课程设置,进行横向结合,跨学科交叉集成,强化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创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训练和培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课程设置方面,结合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加强安全工程与新学科的融合,应用新信息技术作为安全工程教育教学手段,改革学习的内涵和形式,提升学生的就业层面,培养学生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实践教学中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内容,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毕业设计(论文)。强化本科教学中的科研探索、工程教育和实践训练。积极引导学生融入教师课题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和工程实践能力。

2.3 构建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安全工程实践课程体系

结合交叉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知识结构与创新创业建设,按照“能力递进”和“素质提升”的标准要求配置实践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本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实践课程体系。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明确实验教学目标;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目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区域的各种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课程,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推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建设和应用课上和课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教学系统。

2.4 构建多学科思想交叉融合的安全工程创新文化

加强机制体制建设,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完善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及国际合作新模式,建设创新创业校外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心。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度,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项目研究,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依托各级实验室、科研平台和工程中心等,秉承“问题导向,学科交叉,项目驱动”的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跨界技术人才。

3 实践成果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遵循创新和实践能力有机融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理念,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方法等方向不断积极改进,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安全工程专业角度来讲,专业发展紧跟时代发展需求而前进,推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国际化,2020 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项目实施使学生、教师、专业三方受益。从学生角度讲,专业知识体系更系统、更清晰,就业面更宽广,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从专业教师角度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与时俱进,获批省级、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 余项;获批国家、省一流课程各1 门,校级在线课程3 门;出版特色教材、专著9 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7 篇。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交叉工科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化工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连数
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