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背景下师德师风法治建设的研究

2021-05-31 02:27商铧文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民办高校

商铧文

摘 要:师德师风在民办高校已显露出观念淡化、教师职业道德有缺失等现象。故而,建设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已刻不容缓。本文在阐述建设民办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后,分析在为人师表、育人目标的观念、职业认同感、科研实力等方面上都存在亟需改善的地方。最后在优化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上,提出了优化民办高校教师角色道德的建设环境,完善民办院校教师物质保障机制,用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等具体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德师风;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8.067

1 民辦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何为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应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的基础,是考核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准,是关乎学校办学理念、核心竞争力、现代化教育事业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具体可涵盖:教师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对教学事业的情感投入、对教学事业的信仰追求以及对教师德行、教师行为规范的约束。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股相较年轻的教育队伍。建设和培养好民办高校的师德师风的建设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保障和前进动力。

1.1 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发展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深刻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事业最关注的焦点。那么,民办高校应建设健全创新创业型人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以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新专业新能力人才等培养方案,满足时代所需。因此,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的选拔上不仅要关注业务能力、学术水平,还应将重点放在教师的优秀品格和自身的行为规范上。只有教师在学生心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形象、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无声无息中影响学生心态和行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出色地完成育人育才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加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才是当下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现实需要。

1.2 有利于民办高校教师自身的发展要求

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出发,从业者在依职权履行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用人单位对其工作内容、工作态度等行为规范的标准和道德要求。从角色道德的视角出发,教师角色是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从事特定岗位内容的从业者。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岗位需要教师能够站准定位、树立好形象,在教师角色中获得认同感。

时局当下,经济环境的发展对学生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唯分数唯证书”的思想观念等产生了微妙变化。民办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和角色道德中提升自己,抵御不正之风,正是对自身发展的高品质要求。联系学生、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用教师自身的优秀品质感召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教师的价值引领、学术崇拜深入心中,既信任又跟随,这才是教师践行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及师德师风的完美体现。

1.3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学校现实发展的需求

教师在整个教育事业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经历直接由教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反映出来。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与教师的素质、职业水平有紧密联系。

衡量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师德师风是重要考核指标。教师师德师风的优良差也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质量。学校提升学生管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专业化人才更需要教师的师德师风作根基。

2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透析

2.1 为人师表观念欠缺,育人意识模糊不清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育人意识的欠缺,集中表现在为人师表的观念性不够强。从学生的启蒙教学开始再到大学的成年教育,学生对教师的言行具有“向师性”。为人师表是指在各个方面都能让学生尊重、争相效仿,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育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答疑解惑、勇攀学术高峰是知识的传授,爱岗敬业、敢于奉献、仪容仪表、言语得当是行为的示范。

当前民办高校教师欠缺严于律己的行为准则,有的教师上课迟到、下课拖堂;备课内容不充分、课上“开天窗”、照本宣科成“读书郎”;带有情绪化进课堂、讲课时长看心情、生活琐事课上抱怨;课后找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帮自己处理私事;考试收礼改分;学术创作找学生代劳、学术造假成性等,都严重违反了师德师风。

教师应该掌握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待所有学生应保持好公平公正的态度,做好奖惩的标准,不仅要做好教书工作,更要做好育人工作。

2.2 职业认同感低,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民办高校是用民营资本建校,最显著的特点是民办性质。这就使得在社会地位、资源配置、教学科研等方面出现了职业认同感低的现象。

首先,从社会地位的角度来看,普遍观念对公办高校的认同感高。其主要原因是公办高校教职员工有“编制”,而民办高校的教职员工是“合同工”。其次,从资源配置的角都来看,公办高校的资源配比较高。公办高校的办学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学校及教职员工的失业风险较小;民办高校的办学给用主要来源于招生情况,生源多经费多,生源少经费也少。教职员工的薪资福利待遇都随着生源的多寡而起伏不定。最后,从教学科研层面来看,公办高校的科研项目资源较多。公办高校的科研项目可申请范围广、科研经费相对充足,科研支持力度、科研政策、科研设施及科研氛围都很优越。再对比民办高校的教学科研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教师的薪资待遇使得科研经费上“捉襟见肘”。故而,科研氛围也随之低落,在职称评定上也保持着“最低标准”的科研量。

从社会和学校期望来看,教师是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教师应该忠于教育事业的信仰,恪守教师的职业规范。但是从民办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教师对薪资待遇的满意度低,只要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就会选择离开民办高校。教职员工离职率高、流动性大,有些教师在本职工作外,寻找第二职业创收,这些现象都导致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受影响。这种追功逐利的思想也会让教师陷入金钱的危机感中,唯利益最优先,唯得失最重要。教师如果把教师职业仅当作是一项工作,一项为自己谋利的工作,那么对教师职业的工作态度也就變味了。

2.3 学术态度不积极,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教学事业为何大力支持科研项目,高校为何主抓科研成果,教师为何攻坚克难搞科研,这都说明了科研的重要性。科研是对事物内在本质及规律的研究活动,是对事物的客观分析及评价,是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的催化剂,是衡量教师知识储备量的标尺,是推动教师自我完善的助力器。

国家对民办高校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是有具体标准和要求的,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晋升更高职称的过程中都要满足相应的科研任务,这种晋升机制的科研考核标准也是公开透明的。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乱象主要体现在:论文一稿多投;课题项目一人出力,多人受益;为了能够顺利晋升职称,不惜弄虚作假、捏造数据;署名不真实、侵占他人学术成果;抄袭剽窃、肆意纂改他人学术成果;评估审核,请客送礼等,破坏了科研的正气之风。综上所述,种种乱象均对民办高校的科研发展百害而无一利。从科研项目的数量、科研项目的级别、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科研项目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相较于公办高校的科研发展道路,民办高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民办高校的科研状态欠缺“精气神”,科研目标满足“最低标准”,科研实力参差不齐,尚待“开发”。

3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讨

3.1 优化民办高校教师角色道德的建设环境

3.1.1 全面提升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在校园内开展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荣辱感等师德师风创建活动。活动的开展是文明校园的现实需要,也是改善校园风气的客观需要。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是转变现有的教学水平、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由僵化的思想、行为方式向重师德、创文明的方式转变。可以采用交流会、网上问卷调查、网页信箱、微博留言等多种形式共同学习。也可以在实际调查、互评互比的信息反馈中,梳理出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并且制定详实有效的整改方案。使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有所提升。

3.1.2 制定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体系

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体系,不能仅停留在思想和理论层面上,而是要表现在执行力上。合理制定、细致量化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首先,评价体系要具有实操性。一切口号标语只能治标不治本,很难深入到一线教师队伍中。其次,评价体系应纳入绩效考核之中,确保考核的落实具有独立性、透明性、公开公正性。最后,评价体系内容要符合实际需要,切忌形式主义。公示考核结果,评选出最佳师德教师并予以名誉和物质的双重奖励。对评价结果不合格的教师,帮助他们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肃清问题根源。对改正态度不端正,消极解决问题的教师,应当从教师队伍中清除出去。

3.2 完善民办院校教师物质保障机制

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客观公正的宣传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发展前景等情况。虽然民办高校在发展道路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正是因为这些不足,希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充分认识民办高校,对民办高校精准定位,给予适当倾斜民办高校的教育政策。如正确对待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消除用人单位“唯公办毕业生录用”准则,让民办高校毕业生也能施展抱负、发挥所学才能。

教师的物质保障是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薪资标准、福利待遇、晋升流程的合理制定、工作成果的公平对待是教师安心工作的后勤保障。树立民办高校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的观念保持一致。学校的发展进程要结合教师的利益出发,教师的个人发展要顾全学校集体利益的实现。学校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付出,教师的职业规划要在学校充分实现。

3.3 用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

随着科学前沿的发展变化,教学模式也纷繁多样,这是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利契机。由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是不实际的,唯有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不压榨教师教学任务量,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才能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与政治理论水平,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民办高校可选拔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传、帮、带的形式发挥带头示范的榜样,引领青年教师扎根理论学习。突出民办高校教学能力和科研实力双强,培养“双师型”“多师型”教师,支持教学形式的改革,鼓励和帮助教师在科研上的困境。提倡教学水平带动科研,再用科研成果反哺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0-06/07/content_5517776.htm.

[2]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电子教育,2018,(02):1.

[3]池喜生.高校一线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民办高校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