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职场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1-05-31 22:16李媛媛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混合式教学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校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外语教学亟需进行深化改革。本文以“产出导向法”理论为教学指导,尝试构建高职职场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该研究选取本校20会计5班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融入“产出导向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并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职场英语;混合式教学

【作者简介】李媛媛(1980-),女,安徽灵璧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教育。

【基金项目】2020年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职场英语教学开发设计与研究”(项目编号:SZDJG-20018)。

一、 引言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辅助手段来设计、促成课程教学。虽然高校一直提倡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教学效果难免差强人意。“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深入影响到教育理念。”混合式教学是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使二者互为补充。该模式合理、高效地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自学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从而使学习有效地发生。

二、 “产出导向法”的理念及流程

“产出导向法”的英文是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该理论是由文秋芳教授2015年提出,并带领其团队积极实践探索和研究。POA 的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关键能力”,其教学假设是“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以评促学”。该理念倡导的教学流程涵盖“驱动”“促成”和“评价”,主张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贯彻这些理念和流程。和传统教学不同,“产出导向法”是从驱动产出任务为起点,在“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进行输入和输出,教学终点又回到输出。教师遵循“产出导向”教学法,教学过程中体现“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通过课前导学、课上研学、课后思学的“三位一体”教学路线,学生在课前通过线上学习内化知识内容;课上通过学习汇报、讨论、成果展示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内化内容;课后通过扩展阅读、个性化答疑、成果完善等环节进一步升华内容,实现从低阶的知识目标向高阶的能力与素质目标过渡。

三、 融入“产出导向法”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进行知识的掌握”。

1. 提升学生语言能力。高职外语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语教学应顺应信息化时代背景,改革教学方式。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融入“产出导向法”,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机地结合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改变自身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差异性,调动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发挥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与实践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学习效果也很难保证。以往的英语教学偏向于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产出导向法”转变了教师的传统观念,完善大学英语教学流程,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英语语言基础的同时提升语言的综合运动能力及思辨能力,提升了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打下基础。

3. 完善语言评价体系。教师要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调整教学策略。评价是“复习、强化新学知识的机会”,“产出导向法”倡导“以评促学”,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即时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师生共评,多数发生在课堂内。延时评价多数是在课外,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组间互评和自评,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混合式模式下,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多维的評价标准优化了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融入“产出导向法”的职场英语混合式教学案例分析

《求职英语》在线课程围绕职场真实情境展开,由师生共同完成情景剧和微课的拍摄,通过一系列的面试、入职和职场交际场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使学生熟悉求职、入职及积累职场必备职业英语技能和素养。该门课程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职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和练习,在夯实英语语言基础的同时,使学习者了解并熟悉英语职场的相关环节,掌握实用职场英语技能。该门课程的教学主题包括:Job Interview,Meeting,Business Travel,Business Reception,Marketi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等,分为:求职技能生成、入职技能培养和职场技能提升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可按项目式教学进行相关训练。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融入“产出导向法”,将英语语言训练和职场技能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情景操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用英语有效交流的能力,使之更好地为未来自身职业发展做准备。该门课程的考核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各占50%,具体占比如下表:

1.教学实践。为了以后更好地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选取20级某个班级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1)教学实践过程。实践开始前先确定教学实践对象为2020级会计专业5班学生,共50人。首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需求。并结合调查问卷结果调整单元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在正式开展教学前,为该班学生介绍了“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教学流程,同时培训了学生如何使用学习通平台。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仔细观察了上课班级的同学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活动表现,并定期访谈实验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感受,以此获得教学反馈。

(2)教学实践效果。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融入“产出导向法”,侧重将产出性和输入性结合,本人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收集学生对“产出导向法”的反馈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学生普遍对学习通平台中的线上课程及教学资源评价较高,对单元微课视频及教学课件的质量均表示满意,并认可单元测试的形式及难易程度,都认为合理应用线上资源可以创设职场交际场景,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第二, 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增进了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改善了学习习惯。学习通平台功能强大,可以及时提醒学生关注未完成的学习任务。一方面,通过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小组间的合作讨论等形式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其组织与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够使教师很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督促落后及不积极的学生,并对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调整学习策略等等。

2.以“Job Interview ”单元主题为教学实践案例。

(1)教学目标。关于“Job Interview”单元的教学目标涵盖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①知识目标包括掌握和面试求职有关的常用词汇、句型,面试过程相关的礼仪等;②能力目标是能够在不同场合下灵活使用各种句式及相关语言表达,完成求职面试任务;③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沟通交谈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诚信友善品质。

(2)教学过程。融入“产出导向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实施教学的教学资源包括:We Learn平台,学习通平台,腾讯视频,思维导图软件,PPT, 词达人APP和微信公众号。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

①课前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驱动”和“促成”,平台发布自主预习单、微课视频和调查问卷,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预习单词和句型。任务一:总结句型,完成思维导图;任务二:模拟面试场景并上传小组对话。教师对学生课前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课前知识点的预习情况,为课堂实施做好准备。

②课中教学“驱动”“促成”及“评价”活动在多媒体教室开展。首先各小组展示课前任务的思维导图,师生共评,借助PPT归纳总结面试常见问题及回答技巧。学生在“微软小英”公众号上跟读句子,练习单词发音,强化造句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对话中面试及应答的英文表达。选取学生示范朗读、点评,让学生上传对话成绩并分享作品。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抢答和测试任务,检测学生对面试及应答句型的掌握,同时实现学习效果的随时监控,适时评价,有效督学。选取小组示范面试场景对话,教师用excel雷达图点评学生对话。学生修改对话,教师选取小组示范,师生协作评价。通过学习通平台投票活动,选出面试中需要注意的个人礼仪和品质,使学生明白诚信友善品质的重要性。

③课后,教师学习通平台发布巩固资源和拓展“评价”和“促成”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修改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并上传 word 文本和视频。教师平台发布评分标准,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查看各小组视频作业情况,完成教师评价,把成绩最好的一组作业视频推送到平台上供学生观摩,并在下次新课前对作业完成情况做总结。

(3)教学评价。本单元评价实现教学与评测的有效结合:混合式的考核方式实现了“四个结合”的全过程考核,对于师生来说,课程挑战度都显著提高。

①平时过程的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的延迟考核相结合;

②平时考核采用线上与线下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兼顾学生的任务完成度与完成质量,线下考核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项目合作、汇报演讲等思考性的成果输出;

③从评价主体而言,教师评价、自评与协作评价结合;

④从评价对象而言,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实现评价对象的对多维化。

五、 结语

在高職职场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融入“产出导向法”,通过教学实践来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基于“产出导向法”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借助信息化技术,教学流程中贯穿“驱动”“促成”“评价”环节,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搭建脚手架,促进语言产出任务的完成。混合式模式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其协作能力,提升了教师教学效果。该模式有利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本位,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应用得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理论和教学流程,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6号[OL].(2018- 04-13)[2020-09-2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 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3]王爽.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7):125-129.

[4]陈明.浅析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利弊与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J].北极光,2019(6):142-143.

[5]文秋芳.“产出导向法”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框架[J].中国外语教育,2017(5):17-23.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混合式教学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