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越 李艳
[摘 要] 当前,高职教育过程中,学校方面比较关注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训练则有所欠缺。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如何使学生走上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如何为学生铺垫好就业之路,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高职院校在声乐教学中,应该遵循教育重点,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把握声乐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积极促进声乐教学职业化的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声乐教学;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7-0086-02
高职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然而在现实中,一些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并不乐观。这非常值得引起关注。现如今,高职阶段的声乐教学过程中,进行职业化的发展越来越成为趋势。本文将从高职教育中声乐教育职业化的重要性着手,详细分析落实高职声乐教育职业化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高职声乐教学职业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高职教育中声乐教育职业化的重要性
当前阶段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之后,高职声乐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和培训,始终是目前高职声乐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是体现其重要性的主要部分。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日常生活、娱乐,同时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水平的强化也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所以,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声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其健康成长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高职声乐教育实践活动中,声乐教育职业化始终是我们所必须重点强调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必须从声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出发,开展职业化教育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声乐教育的现代化、专业化建设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強有力的支持[1]。所以,声乐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理应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当然,声乐教育以及声乐教育的职业化发展得到了相关的关注,但是在策略方面还亟待改进。这也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二、落实高职声乐教育职业化的几点策略
高职院校中,要真正落实高职声乐教育的职业化,就必须要明确职业化发展目标,及时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强化高职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为声乐教学职业化发展提供助力、优化教学环境,加大资金投入与设施完善,发挥教研室作用,强化教研室在声乐教学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增加声乐实践课机会,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明确职业方向。
(一)明确职业化发展目标,及时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
为了真正落实声乐教学职业化发展,我们需要明确职业化发展目标,及时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因为现有的高职声乐教学在此方面并没有太大优势。基于职业化发展来看,我们应该完善其课程设置,即改革课程体系[2]。在前三个学期,应该夯实学生的声乐基础,更多地开设音乐学、声乐理论、视唱练耳、钢琴基础、音乐史、即兴伴奏等课程。到了第四、五个学期,学生的声乐基础得到了夯实,需要强化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如训练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声乐演唱能力、器乐演奏能力、合唱能力、指挥能力、即兴伴奏能力等。到了第六个学期,也就是高职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则要多突出实践性教学,包括专业表演、实训、比赛、演出以及其他声乐活动。[3]围绕上述教学计划,细化改革内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展开。
1.加强声乐实践课的比例
声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仅仅学习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声乐技能。为此,可以增加实践课比例,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强化发声训练,掌握发声规律和技巧,结合舞台表演实践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技能。
2.增加学生舞台演出机会
可以多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演出、比赛,学生在演出、比赛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训练声乐技能与音乐素质,而且能够在观摩的过程中强化舞台表现能力。
(二)强化高职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为声乐教学职业化发展提供助力
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教师的地位非常关键,教师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因此,很多教学决策都是由教师做出的,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也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一定要强化高职声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使教师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更高的职业素质,才能为声乐教学的职业化发展提供助力,也才能使学生获得专业学习水平的提升、专业素养的提高和职业发展的明确的认识。[4]当然,我们还需要提高教师对声乐教学职业化的认识,从根本层面使得教师转变对声乐教育职业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进一步帮助实现高职声乐教育的职业化发展。
(三)优化教学环境,加大资金投入与设施完善
在高职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声乐教学的职业化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完善的教学设施、一定的资金投入,这些是高职声乐职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要条件。[5]主要的教学环境改善体现在,对日常的教学场所进行完善,将声乐教育所需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进行资源的投入,使声乐教育的职业化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并且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保障,此外,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应该把握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改进和完善,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目的地投入和完善。
(四)发挥教研室作用,强化教研室在声乐教学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教研室作为学校承上启下的重要桥梁,目前在招生、就业指导以及教学任务分配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研究、职业化研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仍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完善潜力。事实上,教研室教研功能的充分发挥,不仅需要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构建教师外出学习机制、体制,让新老教师投身到一线用人单位进行考察,以此为基础,结合教师的教学心得等,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6]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强化教研室在声乐教学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教研室在调查过程中,应保证调查的针对性;而在教学实践中,则应重点突出其教学指导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指导性,保证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较好的舞台表演能力,同时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此外,教学组织、教学研究等功能,也同样是教研室的核心功能,理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五)增加声乐实践机会,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声乐教学在理论学习之外,实践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提升学生的社会经验水平、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赛、合唱、晚会演出、校园演唱会等,这些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能够有效地提升和检验学生参与和适应社会职业化的能力。声乐实践教学对学生接触、了解社会,认识自身优势与改进不足,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7]科学合理的声乐实践教学能有效地调整和改善学生心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促进学生自我修正。实践教学可以延伸到社会多个用人单位,通过与企业和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办学,建立健全实践和实训基地,把用人单位的职业素养需求融入实践课中。这样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达到“双赢”的效果。
(六)帮助学生更好地進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明确职业方向
事实上,高职院校开展声乐教育,最为基础的要求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声乐的魅力所在,对声乐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具备一定的声乐技能,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8]但是,声乐专业学生不仅缺乏职业技能,还缺乏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所以,我们理应进一步推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将其整合到声乐教学实践活动中。
首先,教师要对当前阶段我国文娱行业整体发展特点有所了解,从而明确文娱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其次,教师也同样要对学生兴趣的挖掘给予高度的重视,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多元化地选择声乐职业岗位;最后,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不同嗓音条件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唱法等。
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强化声乐实践教育,以此为基础构建更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教室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多元化的声乐社会实践活动,并从中获得成长。[9]
三、结语
本文基于笔者个人的经验与看法,对当前高职声乐教学职业化的发展策略展开了论述。高职阶段,我们要想培养职业性声乐人才,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人才,就需要积极促进声乐教学的职业化发展。以上六个层面的职业化发展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促进声乐教学职业发展的途径,但是更多的策略和方法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杨继欣.探索和思考当前形势下高职声乐教育的职业化[J].科技风,2019(9):45.
[2]马竞鸿,王玲.高职声乐教育职业化教学途径探索[J].北方音乐,2016,36(21):175-176.
[3]靳恒宇.关于高职声乐教学职业化转变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2):187-188.
[4]王宇龙.多元化教学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3(26):204-205.
[5]汪媛媛.关于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132-133.
[6]芬芳.创新教育视角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音乐,2019(12):35-36.
[7]王飞.新形势下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发展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228.
[8]刘明一.高校声乐教学课程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高教学刊,2015(21):114-115.
[9]刘振艳.从课堂到舞台:高职声乐教学创新探索[J].高教学刊,2015(20):141-142.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