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更“接地气”

2021-05-31 13:01沈依琳
江苏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接地气应用意识

沈依琳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应用意识;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6-0068-02

抽象性、逻辑性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因此,教师应注意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开展教学,让数学教学更“接地气”,让数学学习自然发生。

1.贴近兴趣点,合理选择。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选择的教学素材若能贴近学生的兴趣点,将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笔者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派大星和海绵宝宝的形象(如图1),设计了一个“比高矮”的情境。将派大星和海绵宝宝的形象与三角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通过“比高矮”的情境引出了三角形的高。

2.抓住联结点,精心加工。

教学素材不仅要贴合学生的兴趣点,还要贴合所学知识,通过教师的精心加工,使素材和知识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结。例如,教学“三角形”时,在引出三角形的高后,为了揭示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笔者又将三角形的高与学生测量身高的经验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抓住测量身高与测量三角形的高的共同点(都是测量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的长度)。事实上,学生对三角形的高是有直观认知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从直观认知逐渐过渡到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结合学生在生活中测量身高的经验,可以自然引出“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为接下来进一步揭示高的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把握本质性,巧妙创设。

教师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注重联系生活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需求感和价值感。例如,教学“垂线”时,在学生进行必要的画垂线练习后,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明明妈妈要去河边洗衣服,怎样走路线最短?这道情境题看似与所学知识无关,但实际上与垂线的知识密切相关。如果将明明妈妈所在的位置看作一个点,将河的一边看作一条直线,那么,明明妈妈去河边的最短路线就是从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与所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在没有学习垂线知识之前,学生凭直觉是可以感知这条线的大致位置的,但他们难以清晰地表述这条线的特点。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条最短的路有什么特点?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将生活情境数学化,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如此,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更能使他们从单纯的学数学转变为有意识的用数学。

4.丰富体验性,多元组织。

数学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元的。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将有助于提升他们自主發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上《运动与身体变化》一课时,笔者将教学分为这样几大板块:提出问题→实验讨论→引申反思。其中,第一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在课堂上完成,第二个环节由学生分组利用周末时间完成。教学第一个环节时,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然后提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运动对脉搏会有怎样的影响?教学第二个环节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活动(如测量脉搏、准确计时、绘制表格等)进行必要的指导。这一环节的学习是在课外进行的,因而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经历自主收集、整理数据以及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少学生都对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坚持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原则,从而让数学教学更“接地气”。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生活化接地气应用意识
“数学教学生活化”亦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原型经验应用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数学生活化例谈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