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艳英
摘要:本研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再现与表现的定义,再现与表现在多种艺术中的体现,主要阐述了书法的相关知识以及书法创作中再现与表现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了书法创作中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的结合,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艺文兼备的书法佳作。
关键词:书法 再现 表现 共性 个性 艺文兼备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7-0035-0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不仅提出了“现实主义”,而且对艺术创作中如何处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以及人物塑造的个性和共性、人物和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做了阐述。作品在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属性时相应的也表现了人的本质和属性,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艺术作品要结合再现才能反映社会劳动生活、富有真情实感,同时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升华才能准确表达出创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只有再现与表现相结合,这样的作品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推动时代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因为劳动创造了美,我们是社会的人,艺术作品是对社会劳动生活的反映;艺术高于生活,是因为艺术创作者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艺术作品进行加工再创造,赋予艺术作品内涵及灵魂;艺术品如果只是再现,即是“纯粹的现实主义”;艺术品如果纯粹只是表现,即是“纯粹的表现主义”,即徒无法打动人心。书法艺术创作应根据作品内容、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对作品字体及作品形式进行有侧重的调整,从而达到共性与个性并存、艺与文兼备、再现与表现相结合。
艺术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②。
一、各艺术品中的再现与表现
艺术作品中的再现指对客观现实进行如实的反映;表现则指艺术家主观意识的表达,前者侧重客观性,后者侧重主观性。任何艺术品不能单纯地归为再现,也不能单纯的归为表现,而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只是侧重有所不同,再现的基本特点是对事物形象的具体描绘。
美在于人的发现,需有一双“慧眼”。但“慧眼”不是天生的,是要经过后天学习得来的。如:根艺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要求根艺家必须熟悉各种动物形态、人体结构、历史典故文学形象、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等知识,还要加之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最终提炼而成。
绘画中的表现即指创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形式和技法等。绘画者要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敏锐的观察,通过观察现实景物,然后产生意象联想,加以思考提炼,最终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别有一番意味的作品。绘画者只有将再现与表现综合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作品才能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加入了创作者审美思考的作品定是与众不同的,小说及各类影视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处理。
综上所述,一切艺术形式对现实的反映都离不开再现,对情感的表达离不开表现。人的一生都在处理三种关系:1.人与物的关系;2.人与人的关系;3.人与内心的关系;艺术家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人,艺术创作离不开现實生活,不能独立存在,书法艺术也不例外。
二、书法作品中的再现与表现
(一)书法定义
书法:即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造型艺术。以汉字为载体,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法、运笔法、结构法、墨法、章法等。汉字的基本元素是点画,书写每一个笔画时都要注意起笔、行笔、收笔的形状,每一个细节都要书写到位,想要笔画形状到位,就要思考每一个笔画运笔的动作细节,注意起笔的空中取势,收笔的含蓄(蓄势),收笔太放则势尽,势不可尽,尽则无味。用笔方法宜毛、辣、生、迟涩,忌流滑,注意中侧、绞转铺毫、提按、涩疾、轻重、方圆、转折、曲直等;虽然字体不同、碑帖不同、风格不同,用笔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是关于用笔方法,古人讲用笔千古不易③。学书法入门的关键在于学会用笔,会用笔才会有高质量的线条(初学者一定要追求线条质量,这是书法入门之道),注意破匀的结字布白规律,在章法排布时注意用字组去串联布局,注意笔画与笔画间的承接、俯仰向背,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呼应断连关系,这样整幅作品才会气韵生动。
笔法能改变气韵;墨法能增加气势;章法形式能决定气象。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皆从临摹经典法帖、总结书法史、揣摩古人书论规律中可以获得。
(二)书法作品中具体的再现与表现
书法作品中的再现:从形式上讲是机械的再现文字的基本符号、常规结构,没有创新;从风格上讲是机械的照搬传统,呈现古人风貌特征,没有自我;从内容上讲是机械的再现当下时事景物,缺少思考,没有取舍,进行虚实结合的艺术加工,缺少个人的情感与思想表达。
书法作品中的表现:是指创作者在反映时代生活的内容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理解,倾注了自己的情感、思想表达。用笔方法丰富、结字布白有想法、内容有新意,有思想的内容、并有创新的书法形式与之相匹配,艺文相得益彰,有时代气息,能感染人心,能给欣赏者带来美的感受,陶冶情操。
书法创作要融入书者的情感与风格个性特征,它既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也不是纯粹表现创作者的内心精神性,作为饱含人类文化精神、智慧和创造力的艺术立于世,需要呈现人类的精神文明,这与自然密不可分;书法的再现与表现的结合,即是书法技术和社会生活的结合。艺术创作中要“心”“眼”“手”相结合,眼是我们观察世界的基础,有了自己的审美经历才能与心相通,最后通过笔和手传达自己的心灵。
在创作过程中,再现与表现这两个方面是互相渗透、辩证统一的,再现中有表现,表现中也有再现,只是在不同的作品中二者有所侧重,这种侧重使作品风貌不同,如现实主义作品偏重再现;浪漫主义作品偏重表现。艺术家不仅要面向外部世界,也要把“自我”置于生活之中,多问问心,体味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书法艺术作品里的共性与个性、艺文兼备、再现与表现
书法作品里有共性和个性:书法的共性有以下几项:1.书法创作工具:笔墨纸砚;2.学习途径:临帖;3.取法:笔法、结字法、墨法、章法。书法里的个性即为艺术家自己的审美思考,不同书家在用笔、结字、墨法、章法的不同处理,会有不同的书法风格呈现。艺文兼备:好的书法作品定有好的文辞内容,反映时代生活,表达创作者情感,同时书法艺术技巧精准,功力深厚,处理恰到好处,通篇气势贯通、和谐,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古人将书作分为上品、逸品、神品、妙品、能品。笔者想一幅优秀的、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应该是共性与个性兼备、表现与再现结合、艺文兼备,有创造性、有灵魂、有风格的作品。
疫情期间,书法协会利用网络平台展出了一系列关于战役主题的经典书法作品,大部分为自作诗词,描写白衣战士奋战一线英勇无畏的精神;或描述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战役的场面;或再现战役一线的感人故事;其文辞贴近生活,反映心声,内容真挚感人,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也很有文学底蕴。可见一件书法作品在具备高超技法的同时,若还能具备自我心声、时代气息的文辞内容,这幅书作便有了灵魂,有了生命力,这何尝不是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的魅力。
四、如何创作出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的书法佳作
一切有利于人的各种潜能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发展、表现人的生命存在、肯定人的价值、表现人天性的东西都是合乎人性的好东西。④
我们如何创造出再现与表现兼备、反映时代特征,又能合乎人性、触动人类情感灵魂的书法艺术佳作?
书法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真正要学好书法,必须具备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字学知识,一个成熟的书家不仅要掌握娴熟的书法技法,也要有诗词文赋的积淀,并对时代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创作出既能表达自我情感又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特色的书法作品。创作者要注意书法技法(用笔技巧、用墨结字方法、篇章布局规律)的学习,在书法作品里技法体现越丰富,表明作者驾驭笔墨的能力越强,笔法精到,功力深厚。
要多看书、学识广博;勤加练习、先精后博,融会贯通,技术精进,才能做到艺与文兼备,抓住书法艺术的共性与个性,结合自己的学识,进而寻求突破点,找到适合自己表达的书法风格特征,形成自己的书风。在多读书、勤练书法技术的基础上,我们也要体验感悟生活,才能创造出具有灵魂且感人心弦的艺术作品。
(一)书法临帖要点
书法的学习、精进与突破离不开临帖。勤临帖、临创转换练习、多思考、多归纳总结字体特点并抓住规律。如篆书特征『线』和『圆』;隶书『正大气象、体成横势、笔笔断开、因势赋形』;楷书尤其小楷『古、正、挺、清、雅』;行草书因其动态的体势,抓住奇正、大小、长短、疏密、浓淡、润枯等对比关系,最后达至和谐的空间构成及自然书写。
(二)书法创作要点
书法创作,应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先把章法思考周全再下笔。古人云: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⑤;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果成矣;明代项穆的『想象化裁』『笔随意发』论述了想象力的两步范畴:先是用意象思维进行通篇的谋篇布白安排及剪裁,后才是运用技巧工夫跟随心中意象进行创作,从王羲之的『意』、项穆的『心相』到当今书法美学的『想象力』,表明书法创作下笔前的整体思考、意在笔先非常重要,书法艺术的创作是书法家精神活动在书法作品上的体现。
筆法在书法创作中至关重要,『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关于笔法,有执笔法和运笔法,用笔法分为“写实用笔和写意用笔”,初学注重写实用笔,即指临帖时,字的每一个笔画及结构都要精准到位,争取达到古人笔法的再现。所谓写意用笔,即达到熟练运笔以后,将自然物象所体现的“势”运用到书法创作中,结合个人情感,达到心手两畅、天人合一的自然书写状态。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有深邃的意境和高品位的文化内涵,书法的再现性与表现性也就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了。
书法家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元佑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从此,悟得撑桨的用笔方法,这来自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又加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内化为己所用,在再现与表现结合的实践中成就了自己的书法风格,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名垂青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文化自信定希望有更多接地气且精彩的书作出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要重视书法创作文辞内容,多读经典诗词文赋,多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书本、自然、社会实践中汲取灵感,多练习书法技巧,创造出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的艺文兼备的书法作品,打造出自己的书法风格特色,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
中国书法求法,日本书法求道,法道自然。我们一边学习取法于传统,另一边书写新时代新篇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表现与再现相结合,这何尝不是辩证统一提高书法学习的好方法。
五、结语
总之,书法创作要把再现与表现结合,不能一味的只重再现,也不能一味地只重表现,二者应该是和谐共生、辩证统一的,只是有时会根据字体、风格的需要,会有所侧重。如:古人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只有正确的处理这些对立统一的因素,艺术作品整体才会和谐,具有神采,艺文兼备,更具有灵魂。
参考文献:
[1]陈德.发现 再现 表现[J].中国花卉盆景,1989(Z1):57.
[2]梁涛.风景素描再现与表现问题的探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3]廖旭东.纪录片的“再现”与“表现”——论纪录片中真实性的合理表达[J].传媒,2017(07):44-46.
[4]王琼.“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5]当下书法创作、展览等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书法,2019(21):172-174.
[6]潘良桢.论称“蔡邕《石经》三体书”不能作为《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辨伪的证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223-225.
[7]马青原.书法创作的离合之道[J].中国书法,2019(01):156-156.
[8]周林.笔法论[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