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灿,廖诗玥,张玉华
(1.上海海关学院;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上海师范大学)
尽管概念验证中心与技术转移办公室在众多方面存在区别,但最本质的特点应该在于概念验证中心更强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本文分析了国外典型概念验证中心的运作模式及其成果转化主动性特征,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针对概念验证中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构建了简单模式、团队模式、稳定模式以及成熟模式四种成果转化主动性特征逐步增强的运作模式,对我国高校结合实际选择概念验证中心运作模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高校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一直备受关注,前人已在理论溯源、组织模式、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我国目前有几所高校借鉴国外经验实施了概念验证计划,成立了概念验证中心,但总体上还是数量偏少、运行效率低下、服务内容简单、盈利能力较差,急需关注其有效运作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本文梳理了国外典型概念验证中心的运作模式及其成果转化主动性特征,并以此作为参考对我国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分阶段设计,以期能抛转引玉,引发对概念验证中心运作模式及其成果转化主动性特征的思考和探讨。
美国概念验证中心主要依托顶尖的研究型大学,2001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建立的李比希创业中心和200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成立的德什潘德技术中心是概念验证中心的典型代表,也是最早成立的两个概念验证中心,主要资金来源于联邦政府资金和私人捐赠、民间基金等,其中联邦政府资金占主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概念验证中心相当于非营利组织。
李比希创业中心主要通过资金支持、技术咨询服务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加速科研成果初期转化,每年提供1.5万~7.5万美元的种子基金,资助具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项目开展市场潜力和应用价值评估。李比希创业中心拥有一大批外围技术、管理与创业专家,提供技术成果商业化咨询服务,帮助研究人员分析技术成果潜在的商业价值,识别潜在技术受让者和市场投资者等。李比希创业中心还通过创设课程教育、举办讲座和大型学术会议或论坛教育等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增强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理解熟悉早期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实践问题。
德什潘德技术中心为科研人员提供点火资金和创新资金,其中点火资金每个项目资助5万美元,主要用于科研人员证明其科研成果具有商业价值;创新资金主要针对通过商业价值和研发路径验证的项目,每个项目资助不超过2.5万美元。另外,德什潘德技术中心还实施催化项目,组织风险投资者、创业家、技术专家等作为顾问,与受资助者分享其创业经验和技能。
德国政府、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分工明确,建立了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和研发体系,进而在此基础建立了“需求导向”的技术转移体系。在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中,科学家、工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积淀了高水平的技术和咨询服务能力;数量众多、科技水平高的德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跃,内部研发、寻求外部技术转移服务的意愿都极强,接受技术转移服务、与技术转移机构开展长期合作。
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典型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该机构以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和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为核心,通过扁平化的管理体制和灵活的运行机制,构建了一个拥有近800多个专业技术转移中心的技术转移网络,在全球40多个国家开展技术转移活动,吸引了大批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转移服务。
各地的史太白专业技术转移机构由大学研究中心、独立研究机构和科技型企业自愿申请加入而形成。每个史太白专业技术转移机构都是独立对外的,均可直接与委托它工作的企业进行联系,贴近客户需求提供服务,有很大的灵活性;且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都是企业,完全按市场化运作,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能迅速处理客户需求。每年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会有几十个新技术转移机构成立,也会有技术转移机构关闭,从而令存活者保持活力、注重效率。此外,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设有Lohn奖金(从1994年开始设立),用于奖励优秀的技术转移项目。
从以上国外典型概念验证中心的运作模式不难看出,概念验证中心主动将目光前移、将支持环节前移,服务于将科研人员的创意转化为具体技术原型或可初步彰显其商业价值的技术雏形,从源头上杜绝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本文将概念验证中心的这一特征定义为:成果转化主动性特征。
一是填补早期资金缺口,降低成果转化风险。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概念验证中心与技术转移办公室相比在种子资金和风险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概念验证中心从一开始就指导科技项目,进行方向选择、打包,准备项目融资,并控制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这些优势加速了高校早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与加速器不同,概念验证中心没有中央共享实验室空间,每个受资助的研究人员继续在各自的实验室进行研究,通过与中心相关的各种导师有效沟通,可促进高校创新者与行业之间的思想交流。
二是主动性特征明显的科技成果评估机制。概念验证中心是当地风险投资、技术和行业网络中的“枢纽”,除此之外还拥有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和顾问。中心顾问具有专业的技术背景、深厚的企业工作经历且与当地公司和投资行业具有密切关系,能够识别市场潜在价值的项目,评估竞争前技术现状和潜在的商业利益。中心顾问承担着咨询和评估服务,可促使科研人员在研发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性的同时,更注重应用性和可转化性。
三是组织多样化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者。Hayter等(2015)通过分析现有实证文献的研究和评论发现,影响技术商业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高校研究人员的背景、行为和网络。教师研究人员通常在技术开发或创业方面缺乏经验或培训,因此,当教师发现新技术时,他们既无理解其潜在发展效用的背景,也无具有财务、企业或技术背景的个人网络来帮助他们这样做;而概念验证中心通过多样化的教育项目,培养研发人员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师生理解、识别和熟悉早期商业化过程中重要的实际问题,并通过举办创业者交流活动促进理念流通和建立新合作关系,为后期初创企业发展做铺垫。
Gulbranson(2008)对冯·李比希创业中心和德什潘德技术中心的运作模式和功能进行了比较(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两个中心的成果转化主动性特征明显,两个中心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资金、咨询服务、技能学习等支持性活动,从而既弥补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缺口,也增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后续动力。除上述共性外,两个概念验证中心也有其各自的运行方式。
表1 冯·李比希创业中心和德什潘德技术中心对比
冯·李比希创业中心主要采取种子基金、咨询服务和教育项目给予支持,特别的是该中心在遴选受助人时,首先要求其提交项目“目标陈述”材料,然后由李比希创业中心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向受资助研究者配派咨询顾问,帮助准备完整的项目规划报告,并向评审委员会报告,项目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请项目的技术创新程度、现实需求、潜在市场规模、技术成熟度、资金利用、知识产权定位以及主要负责人信誉度等要素指标进行项目筛选,最终由专家决定资助项目和规模,且咨询专家在资助后期会对后续技术开发活动给予持续关注与评估。
德什潘德技术中心通过资助项目、催化项目、创新团队和组织活动实现其资助计划。而资助项目分为点火资助和创新资助,两种资助用途明确,点火资助用于实验探索和概念验证,创新资助用于概念验证已通过的项目,且资助对象由MIT和催化项目的成员联合推荐。该中心的催化项目类似于冯·李比希创业中心的咨询服务项目,只是该中心通过招募志愿者充当“催化剂”,而这些志愿者既包括老练的风险投资者,也包括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等,通过分享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受助者提供帮助,不仅充当资助人,同时也充当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帮助科研团队与目标市场以及投资和创业团体建立合适的联系。
我国高校应充分认识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主动性”特征的重要性,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选择和构建不同的概念验证中心运作模式。为了给高校的选择提供直观的参考,本文从概念验证中心技术团队定位和价值主张这两个要素出发,根据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主动性强弱的不同,将高校概念验证中心构建为四种运作模式:简单模式、团队模式、稳定模式以及成熟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验证中心运作模式分类图
简单模式中技术团队定位模糊,仅仅是笼统地吸纳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并不擅长或者并不能够严格执行活动。因此成功转化的技术往往具有较为明确的市场前景和成熟的交易渠道,从而很容易忽视那些非主流但潜力大的技术成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新效率。该模式下,概念验证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一些简单的科技政策和技术咨询。简单模式因定位模糊、技术团队人员单一集中,很难提供精细的技术转移服务,必然导致没有必要去建设复杂的制度。虽然服务收入有限,但其现金流模式与服务能力却基本能匹配。
上述模式为国内概念验证中心发展初期阶段,以政府或高校出资为主,主动性特征不明显,商业逻辑图如图2所示。
图2 简单模式商业逻辑图
团队模式的概念验证中心对技术团队定位模糊,但又要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概念验证服务,因而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业队伍,同时还要维护很强的网络关系,比如咨询顾问不仅要有专业技术、创办企业和早期风险投资的丰富经验,而且还要与当地企业和投资机构有广泛深入的联系,这就必然导致概念验证中心的成本大幅上升,需要获取更多的资金来源。团队模式不能解决价值链与现金流模式相匹配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概念验证中心相对低的收入很难维持高成本的支出,因此,团队模式看起来非常风光,但实质上其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其逻辑图如图3所示。
图3 团队模式商业逻辑图
稳定模式的特征是概念验证中心定位明确,且技术团队人员比较容易给技术申请者提供针对性的咨询服务。稳定模式一般有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或有闲置技术服务能力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支持与合作,比如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概念验证,最终获得利益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分红。稳定模式主动性特征较强,注重特定领域的技术转移,弱点在于给技术申请人提供的机会较少,网络资源相对不足。其逻辑图如图4所示。
图4 稳定模式商业逻辑图
成熟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概念验证中心与企业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企业的成功,也意味着概念验证中心的成功。概念验证中心定位明确,专门投资和服务于有潜力的企业,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将其股权出售获取收益。概念验证中心与外界联系紧密,特别是与相应的行业研究机构和资本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与投资机构合作给企业提供全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咨询服务,整个概念验证中心有着明确的制度和服务流程,服务团队由各种专业的职业人士组成,从技术理论到技术验证、产品化,再到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概念验证中心在给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和种子资金的同时,相应地也给项目的产业化带来了资金,带动中介服务机构等,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明显的。成熟模式的概念验证中心的商业逻辑图如图5所示。
图5 成熟模式逻辑图
目前,我国还有很多人把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与概念验证中心混为一谈,甚至有人指责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是重复机构,是人、财、物的浪费,他们忽视了概念验证中心更强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特征,导致概念验证中心在我国迟迟得不到有效推广,这不利于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充分发挥概念验证中心发现和转化科技成果的主动性,不断构建和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系统。除了技术转移中心体制与机制改革外,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开发区、投资机构或其它社会机构在各高校设立多个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概念验证计划和概念验证中心,形成逐步完善、充满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
概念验证中心是一种非营利组织,因此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并引导民间基金积极投资高校概念验证项目。借鉴德什潘德技术中心等的资助模式,概念验证中心可分阶段为科技成果项目提供资助,首先支持那些能够用于探究实验和概念验证的新计划,每笔资助金额不超过30万人民币,受资助一年后若被证明具有潜在市场价值,则可得到进一步的资助。另外,选取部分科研成果多、转化能力不足的高校建立概念验证示范中心,并探究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概念验证中心运行机制。
建议由各省/市科技局牵头,借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工程研究中心(ERCs)概念验证中心和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经验,布局某个或者多个重点学科领域,以政府为主导,依托本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专项概念验证中心,并制定各省/市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如马里兰概念验证联盟就是马里兰州政府出资,马里兰大学与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共同运营的。据相关调研,政府应根据各地区高校基础研究优势建立专项概念验证支持计划,以“政府牵引、稳步推进、滚动支持”为原则,促进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应用等具有市场潜力关键共性技术的概念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