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复习课情境创设三维度

2021-05-31 07:53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1年2期
关键词:创设学科情境

广东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提出以情境为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的载体。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应从单纯的知识讲授转向创设真实典型的学科情境,从简单地提出问题转向铺陈梯度进阶情境,从随意拾取材料转向精心建构新颖开放情境,凸显核心价值引领,坚持学科素养导向,培养关键能力,培育、发展学科思维意识,才能呼应《评价体系》理念,符合《评价体系》要求,更好地适应高考改革步伐。

一、构建真实典型情境,凸显价值引领

为落实新课程理念和评价要求,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要注重从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取材,贵在“真”,创设“活色生香”、真实可信的典型情境,结合学科知识创生情境活动,围绕学科任务设置真实问题,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构建综合考查学生素养的载体,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凸显核心价值引领,彰显独特的学科价值。

1.构建真实情境,关注时代主题

坚持正面导向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的本真,实现从“我想”到“我能”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建构生活与知识之间的真实联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关注现实生活,实现由课堂中“做题”到广阔天地里“做事”的转变。

在复习《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时,笔者组织学生在课前开展“寻找最美村(居)委会”全景记录活动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继而展开讨论:请投票选出“你眼里最美的村(居)委会”并说明理由。让学生从中深刻感受到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重大意义。这样的教学情境由学生的亲身体验创设而来,真实可靠;展开讨论的问题创生于真实情境,也是学生曾经苦苦追寻过的、可思可议的真问题。

2.构建典型情境,坚定制度自信

由讲述百姓生活到撷取先进事迹,由亲身体验到典型事例,由近而远地选择时政热点,设置试题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探寻社会生活的共性与规律,引导学生与时代同心同向,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

笔者选用“枫桥经验”作为切入点,创设试题情境: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创新乡村治理方法。截至目前,“村民说事”制度已在全县18个镇乡(街道)、490个行政村全覆盖,累计召开说事会10 270余次,收到各类议题4.9万多项,解决率93.7%;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8%,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2.5%。“村民说事”制度打破了村民沟通隔阂,凝聚了乡村发展合力,构建了基层社会善治体系,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村民说事”制度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学生们通过思考得出结论:“枫桥经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多年的实践与创新,充分证明了它在国家与社会治理中的独特意义,我们在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乱花渐欲迷人眼”,建构真实典型的教学情境,需要注意:首先,情境素材选取要契合时代潮流,用鲜活的社会实践印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自信。其次,情境素材择取要着眼社会真实生活,呈现浓郁生活气息,讲求真实性、典型性,符合生活逻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达成政治认同。再次,创设情境活动要依据教学主线进行统整,挖掘素材之间、素材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设置真实有效问题,推动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养成。

二、营造梯度进阶情境,培养关键能力

学习探索情境源自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贵在“深入”,贵在“进阶”,重在引导学生不断开启思维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学科素养导向,遵循学科逻辑创设真实的、有梯度的学习探索情境,设置进阶性问题,引导学生由关注背记知识转向关注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

1.营造梯度情境,培养思辨能力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要及时把学生的困惑与思考转化为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思索社会生活提出的真问题,由“盲目的你叫我行动”到“提出我自己的困惑”,促成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由“我行动”上升到“我思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复习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中,笔者制作“今昔对比表”,指导学生了解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情况并在课堂分享,如表1所示。

表1 今昔对比

笔者对学生的分享进行再设计,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内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链:①从中归纳总结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措施。②比较两个村庄发展道路的异同。③请指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对个人收入增加的影响。④请你为建设美丽新农村,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建言献策。创设梯度课堂探索情境延伸了课外活动的探究链条,把学生的课外感悟融入课堂思维,帮助学生在观察社会现象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分析与综合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求真务实精神。

2.营造进阶情境,聚焦问题解决

生活是问题的源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不断产生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创设承载学科主干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学习探索情境,设置进阶问题,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条分缕析,在思辨中探寻学科规律,达成学科任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时政热点创设问题情境:今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的成色如何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能否把群众的辛勤劳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关系到困难群众能否真正脱贫。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农副产品的销售、流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农产品滞销,既影响群众的收入,更影响脱贫攻坚的进度,群众着急、干部心忧。多地领导干部“直播带货”,想方设法拓展销售渠道,让增产转化为增收。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0日在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设置问题:请你评价广大党员干部化身“带货网红”的做法。同学们发言积极,精彩不断,详见表2所示。

表2 畅所欲言

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中不断拓展情境、迁移运用所学知识,从对党员干部化身“带货网红”的评价迁移到了如何防范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由《经济生活》的“如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迁移到《政治生活》的“党员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知识,学生提出党员干部提振当地产业经济的行为要有长远打算,迁移到了哲学知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社会现实情况,创设学习探索情境,首先,要挖掘、拓展素材价值,按照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复杂情境、特殊复杂情境的梯度铺陈、展开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剖析多层次情境。其次,情境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增强现实意义,要问在现实生活处,问在学生困惑处,问在求得知识处。再次,学科任务的设置要有进阶性,增强思辨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关注过程,在深入思考与强化辨析中探寻解决办法,完成学科任务,展现学科素养水平。

三、创设新颖开放情境,涵育学科思维

聚焦时代发展潮流,抓住社会生活本质,创设新颖开放教学情境,是《评价体系》对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新颖开放情境是培养学科思维的重要载体,贵在“新”与“多元”,“新鲜热辣”的素材,“新奇有趣”的表达形式,往往更能激发学生从不同维度对素材进行探讨与研究,从多个视角观察同一社会现象,对同一问题能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抽象理论问题,注重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涵育学科思维。

1.创设新颖情境,注重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家乡发展,根据客观实际“求新”“求变”,创设新颖情境,由反复记忆知识转向关注思维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面对新情境快速调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帮助学生跳出“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的怪圈。

复习课《传统文化的继承》以“我以_____为傲”为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家乡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同学们展示了黄圃“麒麟舞”“飘色”,坦洲“咸水歌”“小榄菊花会”等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中山咸水歌与小榄菊花会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方区域的底蕴与个性,更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与精神。此时,笔者抛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山今后该如何加快构建保护传承体系?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开发“非遗中山”App、AR实景及相关数字化资源,开展“玩转非遗”体验课程,建设“互联网+”老字号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组织参与中华老字号文化博览会等。新颖具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跳出思维巢穴,课堂适当的“留白”更能鼓励学生想方设法解决具体问题,激发思维创新。

2.创设开放情境,提升思维品质

开放而非闭合的情境能带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具备思维含量的问题是创设开放情境、不良结构情境的关键,强化任务导向,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思维广度,由此及彼,增强反思与迁移能力,破除思维定势,提升思维品质。

复习《文化创新的途径》时,笔者以“数字敦煌”为背景创设试题情境:“数字敦煌”帮助全球网友进行VR虚拟现实体验,足不出户欣赏莫高窟之美;在敦煌文化创意体验活动中,你可以亲手调制颜色,制作一支敦煌色系唇彩,不用一针一线却可利用传统的擀制手法将羊毛和丝绸制作成一件披肩;手机扫一扫,兵马俑就“穿上”彩色的服装与你“对话”;向古建筑“询问”,就会得知它经历了哪些过去,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点点手机就能与历史“互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拓展应用领域的同时,也面临着技术、社会、道德层面的各种挑战。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法律体系没有完全到位,不少恶意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案件不时见诸媒体,所以各方需要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善意使用。有人认为,在应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需要监管的介入,但也不能因为过度监管而扼杀了科技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笔者设计了三个结构化任务,逐步推进促进学生的多维思考。任务一,有人说:“文物是文化创意的源头。”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任务二,人工智能的应用需要监管,但也不能因为过度监管而扼杀科技创新。请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原理对此进行说明。任务三,请参与“花式打开沉睡的文物”活动,设计并说明活动流程。

“无缝对接”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思维活动,首先,要创设新颖开放性情境,在新情境中探寻新方法,克服思维定势,激活发散性思维,解决新问题。其次,要创设思辨性问题,有利于诱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完成比较、分析、综合等学科任务,克服浅表化思维,在解决问题中达成教学目标。再次,要创设不良结构情境,注重逻辑链条的构建,克服零散的、孤立的思维,从整体上把握情境与任务的联系,在完成学科任务中涵育学科思维。

猜你喜欢
创设学科情境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超学科”来啦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