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体验理论的小学新体验作文课程建设研究

2021-05-30 00:00凌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体验作文生活

凌红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习作基于素材,基于对生活灵感的叙述。我校自2011年建校以来,便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形成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学风和“幸福365——儿童新生活”的育人理念,力求打造具有文萃特质的“体验式”教育教学特色。

基于此,我们以“基于生活体验理论的小学新体验作文课程建设”为主题,申报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一、优化教学环境,形成特色文化

本项目以“生活教育”为理论指导,打造语文学科“新体验作文”特色,建设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环境。

1.基于“生活教育”,树立核心理念。我校以“生活即教育”为理论指导,依托两个省级课题,即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立项课题《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新体验作文的实践研究》和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观照下的小学新体验作文的实践研究》,探究“新体验”的内涵。我们认为“生活教育”的理念是在生活、学习中,发掘表现为知觉、发现、感受、感悟、反思、建构等的认知与情感因素,强调情境创设与过程亲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究生活体验与作文的关联,最终形成了“生活体验即作文”的核心课程理念,建构了“新体验作文课程”体系。

2.主张“五亲体验”,开发学科文化。利用作文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是培育学生将学科知识思维化、条理化的整合过程。语文学科的“新体验作文”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借助“五亲”这一媒介,通过“现场作文体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所谓“五亲”指亲自我、亲家庭、亲校园、亲自然和亲社会,是指儿童在认知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体验中,从无知到自知,再到自我觉察,调整思维,树立正向动机,最终形成良好习惯、获取优良品质的过程。“亲家庭”,是以儿童为中心,以亲子感情为基础,借助儿童与家庭成员之间健康、愉快的互动活动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亲校园”,是儿童在校园中,借助课堂资源、教学资源等,在多元体验中,所获得的意义建构。“亲自然”,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使儿童在融入大自然的一系列活动体验中,实现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等联结,促进智慧成长和身心发展的过程。“亲社会”,是儿童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儿童在社会行为的体验中,借助角色扮演、移情、交往等因素,获得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的过程。

3.建设教学环境,打造特色“6+1”。“6”即“启蒙园”“一锄一禾园”“一步一诗园”“一琴一坐园”“一课一生园”“脚印园”六园,是文萃儿童体验的乐园。“1”是“新体验作文馆”课程中心,设置了“寄向未来”“畅想舞台”“朗读之声”“虚拟仿真”等区域,同时开辟了“静等花开之文心日记林”“静等花开之创意作文书”“花开有声之作文发表集”“花儿朵朵之校园小作家”等展示板块,记录文萃小学师生新体验作文的点滴成长与丰硕成果。

二、建构教学模型,创新实施路径

文章是借助特定形式表达儿童意志和情感的独立成篇的文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个性化文本。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梳理作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实施路径,提供体验与表达的场地,是本项目的重点建设内容。

1.研读教学内容,梳理重难点。制约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很多,可在时间、内容上做加减法。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礎上,我们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六个年级12册语文书中的所有作文进行梳理,从“五亲”维度出发,结合语文单元主题学习,编制校本作文教材,形成120余种新体验作文校本体验活动,教师每学期根据年级、班级情况,从10次新体验作文活动中,精选7~8个进行新体验作文训练。

2.设计课程模型,凸显“五亲四体”。一是依托“生活教育”理论,搭建“新体验作文课程”的“五亲四体”顶层架构:以“体验”为特色,突出“新”探究;以“现场作文体验教学”为实践路径,提出“生活体验”主张,即让儿童在“亲自我、亲家庭、亲校园、亲自然、亲社会”的体验内容中,在“创设体验—真实体验—享受体验—抒写体验”的体验历程中,获取认知源泉,释放写作个性,养成良好品质,提升写作水平。

二是依托“行动研究”,在反思中完善修订体验历程,形成课堂教学范式,依托“五亲四体”的课程顶层架构,借助教研活动和课例研究,探索“新体验作文课堂范式”,即创设情境—现场体验(带入场域—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现场作文)—体验评价—体验联结。

3.借助多元资源,完善设施场地。一是筹备校内“6+1”资源。如在“六园”中种植语文书中提及的所有植物,装修作文馆,添置语音播报系统,布置作文长廊和展厅等。二是开发校外多彩资源。联络10余个校外课程基地,如苏州市广播电视台、大运河遗产展示馆、芡实博物馆、苏报传媒小记者团等。

三、搭建互动平台,促进自主学习

利用苏州市各类新媒体平台以及校园虚拟演播室和广播站等互动平台,可以为课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一年来,我校在各级平台上建设“新体验作文微课程”资源包30余个,在苏州市“在线课堂”执教新体验作文课13节,在苏州市广播电台执教新体验作文音频公益课程10节。参与园区易加互动平台建设,每周定期推送新体验作文微视频、课前体验学习单、课后幸福体验单等。此外,还运用优酷网、腾讯网分享作文特色体验活动,于微信公众号设置“文心365”新体验作文专项展示平台,定期推送新体验作文体验活动、特色班刊、达人风采等300余篇次,并与家长、学生进行互动评价。学生借助各类平台,以问题留言、人机对话、作文互评、自我展示等方式,开展自主、互动学习。

四、整合课程资源,推进课程实施

1.统编课程校本化。2019年起,我国全面推行统编教材教学。面对新形势,围绕“新体验”,我们开展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探究。

(1)“融合学科式”新体验作文探究。尝试学科融合,开展双师教学探究。如教学《记一次科学实验》时,邀请科学老师讲解科学步骤、观察要领和科学原理等;《那次玩得真开心》的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相融合等。

(2)统编教材“习作体验课堂范式”实践。转变传统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依托“新体验作文课堂范式”,把作文教学的场景放置到“六园一馆”和校外基地,开展体验教学课例研究60余节。

2.开发学科校本课程。项目组依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读作文教学的序列化目标,借助家长、学生、教师三方问卷调查,形成了基于“五亲体验”的120件作文新体验事件。经过自上而下架构,自下而上开发,项目组老师们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自编自写学案、教案,写作了一本涵盖一至六年级作文教学内容的校本教材《体验作文 玩转童年》,并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校本教材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和统编教材习作进行专题融合。如记事类习作,将统编教材《那次玩得真高兴》和校本教材《眼疾手快》相融合;如写人类习作,将统编教材《猜猜他是谁》和校本教材《夸夸我自己》相融合等。二是“一体两翼”,教案、学案双向推进。分别从教案六个板块和学案七个板块推进新体验作文的实施,充分做到教有策略,学有依据。

3.教师自主开发课程。一是开发新体验作文节。二是以年级备课组或全校教研组为单位,形成创意节日方案,于全校或年级集中开展体验活动。相关活动以年级为纬,以时间为经,形成了“美食节”“左手节”“盲人节”“桂花节”等13个传统新体验作文节。二是开发个性体验微课程。结合我国传统节日和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口语交际、交流平台内容,各年级生成了丰富的个性化体验微课程。如“中秋体验微课程”,学生们在赏秋月、吟诗词、品月饼、话节日等亲子体验中,积累写作素材;二年级“成语故事体验微课程”,学生在听成语、讲成语、制作成语绘本、成语飞花令等体验中,积累语言要素。三是开发写作体验菜单。各年级备课组还自觉从“读写一体”出发,力求以读促写。“读”的方式愈加多样化,如“课前三分钟小读”“亲子共读”“打卡阅读”“群文阅读”“文学社好书推荐”等,充分阅读为写作提供了表达素材;探索出特色的“读写一体单”,让同学们在体验中记录阅读感受,厚积文学素养。

五、发挥基地功能,促进教师成长

发挥“六园一馆”和校外课程基地功能,引领教师在“教”“研”“学”“展”中成长。

(1)建章立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制定《新体验作文教研规章制度》,以“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三个方向规范教研活动。作为苏州市区作文共同体教研组,园区骨干教师共同体曾和贵州松桃完小友好结对,我校也曾多次与结对学校举办习作研讨活动。

(2)名师引领,灵活开展研讨活动。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为教师提供成长平台。学校成立了王平名师工作室和全国小学作文名师工作室联盟,邀请管建刚、高子阳等全国作文教学专家莅校指导三次。老师们多次参加了全国小学作文名师工作室联盟展示观摩、区习作专题研讨、贵州松桃送教及直播、三校共同体教研等活动,以及面向广东鹤山、盐城阜宁开设的展示汇报等,累计活动48次。此外,总计38位成员走进通园路社区、葑谊社区、金益社区开展公益课堂,共计10节播出于苏州新闻广播公益音频课程教学栏目。

六、厚植生活体验,彰显儿童立场

1.教师运用生活体验,重新定位课堂。“生活体验”的课程哲学已经巩固于语文学科的课堂。学校层面在总课表上负责规划作文总课时;教研、备课组层面在教学计划方面规划作文内容及课时安排;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计划均体现新体验作文课的推进实施。校本教材和个性化微课程,已然落实到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中。

2.学生喜爱生活体验,收获成长喜悦。新体验作文课,成了学生们最喜爱的课堂之一。槐花树下洋溢着他们灿烂的笑脸,“美食推介会”让家乡美食流淌在了笔尖,“抢橡皮游戏”让眼疾手快的互动瞬间被记录下来了,“夸夸我自己”让学生们在表达中提升勇气……从怕作文到爱作文,生活体验在文萃儿童的心田种上了一份份成长的喜悦。

3.创建“童心诗社”,抒写七彩童年。学校开设30多个新体验作文社团,定期在课程基地开展活动。“童心诗社”社员参加江苏省书展,面向社会展示风采;学生们的文章顺利发表,并整版刊发于《语文世界》《少年先鋒队》等报刊。“童心诗社”不仅荣获区“十佳社团”,还获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的荣誉。孩子们在体验中积累,在写作中收获,用文字记录七彩的美妙童年。

七、擦亮体验名片,形成学校特色

1.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一是变革“教”的方式。“生活体验”课程哲学深入教师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方式,形成了“现场作文教学进行时”“体验即写作”等理念,“五亲四体”的顶层架构课程模型的搭建,“新体验作文课堂范式”的研发,能够提升教师科研力;研制《新体验作文课堂教学评价点睛表》等评价量表,有助于关注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过程性、终结性评价,引发教师“教”的变革。二是变革“学”的方式。生活体验促使学生们走出课堂,置身于“六园一馆”和校外时空中,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融合感悟、自我体悟等。在处处皆体验的生活中“身体心验”,有利于提升作文素养。

2.彰显新体验作文特色。就成果而言,我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发表论文20多篇,承担市级以上相关课题3个;学生写作力提升,发表作文671篇,新体验作文已然成为文萃一张靓丽的名片。2019年我们还以此为题,成功申报了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新时代有效课堂研究”项目,走在了教改的前沿。※

猜你喜欢
新体验作文生活
UHD 4K超高清和HDR的家庭娱乐新体验
吉鹏快餐新体验
吉朋快餐新体验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赏月航班”赋予中秋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