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畅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最为常用的工具之一,而决定其效能的核心就是问题的质量。好的提问能够驱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预设和寻找答案,但找到好问题并不容易。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在设计提问时陷入三种误区:刻板知识型提问、事实性问题提问以及散点式提问。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以《雾在哪里》一课的课堂提问为例,以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庐山的云雾》一课的教学实录作为引领,向于老师学习课堂教学如何提问,尝试为突破这一困境寻找可行的实践路径。
基于学生的特点寻求知识与兴趣的动态平衡是以生为本时代课堂追求的目标。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运用提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充实而不衍溢的课堂,是值得教师思考的。如在生字学习的过程中,两个最常见的问题是“这个字怎么念”“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不简单,不同的引导方式会造成不同效果。在《雾在哪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围绕课题,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师:这个字(指“雾”)怎么念?
生:(齐声读)w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是形声字,雨字头下面是一个家务的务。
教师的提问,强化了学生对于生字读音的关注,引入了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知识。学生回答问题时,思维囿于拆分“雾”(形旁“雨”和声旁“务”)这个字,而不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和这两个字有关联的场景。
让我们来看看于永正老师在《庐山的云雾》一课中是怎样提问的: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庐山)认识吗?
生:(齐声读)庐山。
师: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人去过吗?
生:我爸爸去过,他跟我说过。
生:我看电视时,知道有一个(座)山,叫庐山。
生:我是看地图时知道庐山的。
师:同学们背诵过很多古诗,有没有人是在诗中了解庐山的?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毛主席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板书:的云雾)加了这三个字,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
对比以上两个课例,能够看出,于老师的提问体现了三种经验的综合运用。一是生活经验,唤醒学生对庐山的记忆,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将作为文字和具体事物这两个符号系统的“庐山”连接起来,将地理位置上遥远的庐山在情感上“拉近了”,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二是语文积累经验,通过联系关于庐山的诗,丰富庐山的形象,让“庐山”的形象进一步具体化。三是新的知识经验,通过简要介绍庐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让经验与文本形成自然过渡,揭示课题。
而第一个课例中,“雾”的识字环节和课题引入相对单调刻板,教师只是让学生掌握了运用形声字正确认读字音,既不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因此改进课堂提问可以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读完课题,聚焦“雾”,教师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雾”,“雾”给人们帶来什么感觉,再通过分析“雾”的“雨字头”,了解“雾”和水有关。这样既能建立汉字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建立汉字形意之间的关联。
教师总是害怕失去对课堂的掌控力,这一心态导致了固定化的事实性问题频繁出现。《雾在哪里》一课中,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词句。同时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雾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文章第一句就能找到。作为一个思维含量较低的问题,被安排在读课文这样一个有较长思考时间的任务中完成,便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欠缺了挑战性和思维空间。
于永正老师在《庐山的云雾》一文的教学中同样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布置了两个问题: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它的云雾。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
生: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
师:这两个问题,于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在书里找答案。
师:好。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把不懂的词语做个记号,同时想一想刚才提的两个问题。
本环节中,于老师巧妙融合了教师提问与学生提问,体现出“有向开放—交互反馈—聚集生成”的推进步骤。首先,于老师明确了课文是围绕庐山的云雾来写的,在这一前提下,他提出了有向开放式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这些疑问既是对教师问题的反馈,又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课堂预设与运行的进程。最后,于老师总结学生提问,归纳出两个主要问题,生成教学展开的新资源。
因此,在《雾在哪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雾”这一自然现象的特性或“雾在哪里”这一课题提出疑问,如“我们经常在哪里看到雾?课文中的雾出现在哪里?”。也可以抓住“淘气”这个词,让学生找一找,为什么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以上的问题是课文学习的主问题,具有一定思维难度。这类问题的提出,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驱使学生投入初读课文的任务之中,又能让他们在后续学习中不断获取新的阅读经验。
散点式提问指向浅层学习,强调知识的记忆,注重完成零散的任务而不要求学生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态度,阻碍认知策略的使用。而有逻辑的问题链往往从较简单的问题开始,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互动反馈中逐步培养兴趣。在遇到较困难的问题时,情绪积极的学生往往倾向于选择深层学习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而深层学习策略使用的次数越多,学生就越不会感到厌烦 ,这就能够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提供一个良性循环。教师往往希望自己能够提出有思维门槛的高效问题,但如果没有问题链的铺垫作为支架,不仅为学生理解教师意图增添难度,也不利于课堂流程的顺畅推进。
笔者对《雾在哪里》一课的课堂教学提问进行梳理,发现教师共提出了15个问题。如在识字教学中,用屏幕呈现出生字,进行提问:“生字中有哪两个字读音一样?”“‘躲怎么念?还可以怎么组词?”“‘岸怎么念?你怎么知道的?” 词语理解环节,教师提出下列问题:“第6自然段中词语的顺序是怎样的?作者这样排序的思路是什么?”“作者用什么词体现出了‘行人和小黑猫的‘小?”“‘甚至这个词后如果不写行人和小黑猫,还能写什么?”对于课文中“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两句话的理解,教师这样提问:“两句话的共同点是什么?”“你能用‘无论……还是……都造句吗?”指导朗读时教师提问:“你能不能读出雾的淘气来呢?”
上述问题中不乏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好问题,但问题之间缺乏关联,整堂课教学结构散碎。回顾教学流程,教师先介绍课题,默读全文后进行孤立的生字词教学,由此导入生字词最多的第6自然段,再回到文章的第2自然段,抓住雾的地点变化。整个教学过程打破了文章的连续性,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内在逻辑。
让我们研读于永正老师在《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中提出的问题:
1.从“庐山”入手,聚焦“云雾”,引导学生自主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寻找答案。)
2.针对第一个问题,围绕关键词进行重点指导:“‘尤其这个词,可以替换成一个什么词?那么‘尤其后面的话应该怎样读才有味道?前面的话应该怎样读?”“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说‘尤其是庐山的瀑布,更是雄伟壮观呢?”(指导学生读出庐山云雾的美丽。)
3.针对第二个问题,运用具身体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我请三位做动作的同学到庐山来游览。‘腾云驾雾还可以怎么做?”“‘千姿百态懂了吗?你们脑海里出现没出现画面? ”“谁脑海里出现了‘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的形象?”“谁脑海里出现了‘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的形象?”(指导学生围绕关键词,品味庐山云雾的特点,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于老师通过逻辑清晰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完成从使用浅层学习策略到使用深层学习策略的转变。第一步,学生在文中寻找两个问题的答案,从文本本身入手,仍然属于浅層学习;第二步,针对第一个问题,抓住“尤其”这个词,通过换词的方法检测学生是否理解词语含义,目的是让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经验结合起来,用旧经验辅助理解新知识,触及深层学习的范畴;第三步,课堂表演是一种深层学习和浅层学习相结合的活动,用肢体动作阐释词语含义是富有趣味的具身体验任务,而教师、同学的掌声与笑声则是有意义反馈的一部分。这个完整的问题链也为第二课时里学生进一步使用深层学习策略对文本内容进行组织和结构化理解做好铺垫。
借鉴于老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对《雾在哪里》的问题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有逻辑的问题链。首先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围绕“雾在哪里”“为什么说‘雾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在文中寻找答案。其次,通过“怎样读好‘雾的话”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无论……还是……都”等关联词语,想象画面,体会“雾”的情感变化,理解“雾”的调皮可爱,读出“雾”由一开始的突发奇想,到后来的兴奋、得意等语气。再次,教师通过抓住“甚至”“一切”等词语的理解,引发学生思考:“这两个词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联系?”引发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罗列顺序的思考,通过“雾”的行踪、位置变化——从大海里升起,逐渐蔓延到岸边、城市、房屋、街道,从远及近,从大到小,从有到无,体会课文的递进;最后还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演出“雾”的语言与行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体验和积累。
“提问”是实现深层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关注和优化的重要内容。善于提问、善于引导学生提问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提问智慧是一座富矿,作为年轻教师可以向于老师学习提出好问题,让有效的课堂提问唤醒学生的经验,让开放的、有逻辑的问题链更好地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智性思维,实现学生富有深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