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云 李长忠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要建构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关注。近几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也有意识地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美感。在日常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作品中的核心矛盾、作者的创作思路、创作主张等进行提问和讨论,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其思维品质,达到培养其思维美感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美感,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设题理路
从2017年开始,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之前的选考变成了必考。也是在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二者的出现并非偶然,深入挖掘,便可发现教育主管部门顶层设计的用心良苦。
2017年开始,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题出现了很大变化,题目变得新、变得活,甚至变得有点让考生摸不着头脑。(详见表1中的几道题)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题目不同于传统文学类文本阅读考题,不再单一考查“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另外,这些题目都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道问答题,与之前的考题一样,都是比较开放的。但实际上其与传统考题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开放性题目常考“你觉得哪个更好”“你更认同谁的态度”“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之类的二选一式的题目,不论你选择哪个观点,言之成理即可。而新的开放式考题一改以往“二选一式”的机械开放和“言之成理”的过度开放的特点,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题不囿于文本,而是要求考生跳脱出文本,以高于文本的姿态和审视评论的视角去解答考题。比如2018年全国Ⅲ卷、2019年全国Ⅰ卷、2020年全国Ⅰ卷的三道题目,它们不是要求考生纯粹地概述、分析文本的情节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是用一种类似文学评论家的身份来评述该作品的相关内容。此外,这些开放式的考题并非“言之成理即可”,其对考生的答案组织是有角度导向和框架限制的。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考题中的“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是答案组织的角度导向,要求考生围绕“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歡喜”这个中心来谈;“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便是框架限制,考生需要针对文本一进行解答。
那么,这样的考题变化到底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笔者认为,其旨在引导一线教师在教学时除了全面深入地解剖文本、针对某个细节展开长篇大论式的讨论,还要有宏观的审视批判思维。全面深入地解剖文本是细读文本的好办法,但如果读得过细,就会陷入汉代古文学家研究经学那样为一字而阐发万言的烦琐。宏观地解读文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1]严华银老师认为,这段话阐述了语文教育教学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三方面内容:一是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就是发展思维能力和提升思维品质;二是思维品质的提升必须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前提;三是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发展与提升,就语文教育而言,其唯一路径,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语言运用”来实现。[2]笔者很认同严老师的观点。但就“思维发展”与“思维品质提升”的关系而言,笔者想补充一点,即二者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思维发展是基础,是前提;思维品质提升是内核,是驱力,二者相辅相成。
在考题中重点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能倒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思维发展,提升思维品质。
二、设题理路背后的思维美感
笔者试着对高考语文全国卷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进行分析,探索其背后所蕴含的思维美感。
思维美感,可以理解为主体面对某种思维而形成的审美感受。当我们因某种思维形态、思维逻辑、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等产生感性或者理性冲动时,这种心理刺激便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近几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新考题展示了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几种思维。这些新题型给考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激发了考生的思维;带来思维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心理刺激。考生会因此明白文学类文本除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之外,也蕴含着丰富的思维美。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考生在面对这些考题时,一方面会感叹出题人的智慧,另一方面则能理解文本作者在创作构思时匠心独运的思维,在这样的心理刺激和心理活动下,思维美感便能产生。
1.辩证思维
2017年全国Ⅱ卷第6题和2018年全国Ⅲ卷第6题呈现出的是一种辩证思维的美感。从题干上看,这两道题好像没有相似之处,但其内在理路都是引导考生去思考两个矛盾事物的关系问题。
破解前者,需要考生思考“你”和“我”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细读一下文本,如“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作什么生活”,考生会发现文中的“你”其实就是“我”的心理形象,正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与自己对话——“某某,你一定行的,加油”“某某,你真是蠢死了,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等。这时候的“你”其实就是“我”对自己的审视交谈对象。这样,考生便可知道文中的“我”和“你”其实是同一个人——我自己。[3]厘清二者的辩证关系后,参考答案第一点“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也就呼之欲出。用“你”代替“我”来表达,如“某某,你真是蠢死了,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可以化解尴尬,达到“自我嘲讽与反思”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第二点“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也就不难理解了。
后者的辩证思维考查相比前者来说,则直白明了得多,它直接让考生去陈述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这道题的考查点,既扣住《微纪元》作为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又跳脱出传统考题囿于小说内容的烦琐,可见出题人高屋建瓴的视角。“科学”与“幻想”的辩证关系,类似唯物论中提到的“物质与意识”“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在科幻小说中,“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幻想”又反作用于“科学”,帮助其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
2017年全国Ⅱ卷选的文本是林徽因的《窗子之外》,这篇散文的叙述语言冷静平淡,抒发的感情含蓄内敛。考题对“我”和“你”的辩证关系进行考查,引导考生跳开平淡含蓄的文章风格,从思维角度去欣赏文章。“我”和“你”的相互转换,体现的是一种联动思维,让平静无风的文章瞬间有了波澜。理解了“我”和“你”的关系,考生便可体会到看似冷静平淡的文字背后,其实蕴含了作者炽热而有趣的灵魂,进而收获一种美感。2018年全国Ⅲ卷的文本是一篇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最大的特点是想象丰富。考生在阅读时容易感受到自由浪漫、奇特瑰丽的思维美感。而考题引导考生思考“幻想”与“科学”的关系,则是试图把考生从浪漫虚幻的世界里拉回到真实客观的现实中,试图从文体学的角度引导考生明白科幻小说创作背后的现实基础,以及科幻小说的创作目的应该是突破现实局限,这就让考生的思维在感性的浪漫之外多了一分理性的客观。这样兼具感性与理性的思维引导,可以引起考生对思维多向性的思考,进而体会到思维变化之美。
2.逻辑思维
2019年、2020年全国Ⅰ卷的第9题展示的则是一种逻辑思维。2019年全国Ⅰ卷第9题要求考生分析《理水》如何体现《故事新编》的特征,从参考答案看,要先分析“故事”指什么,再分析“新编”怎么体现,最后综合起来分析“故事”“新编”后是怎样的。2020年全国Ⅰ卷第9题的答题思路也是一样的,先分析“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再分析“没在水下的八分之七”,最后综合起来分析“冰山理论”的小说效果。这是一种“先分后总”的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经常会用到。
此外,另一种“前中后”“上中下”三段式的逻辑思维,在2018年全國Ⅱ卷《有声电影》第5题“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2018年全国Ⅲ卷《微纪元》第5题“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中有所呈现。看电影的经过无非就是“看电影前”“看电影时”“看电影后”。先行者的心理变化则是随着“着陆前”“着陆后”“看到透明半球内的世界”三个不同时段推移而变化的。
2018年全国Ⅱ卷、2019年全国Ⅰ卷、2020年全国Ⅰ卷连续三年考查的都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可以带给人错落有致、清晰明了的美感。上述考题,不仅考查了作品的内容,答案设置中的“分总式”“前中后”式思维,更展示了一种逻辑美感。它们的解题思路是要先建立逻辑关系,接着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如“故事新编”“冰山理论”这两道考题,要求考生厘清这个文学理论的内在逻辑,再去文中找相关内容来佐证。《有声电影》《微纪元》则要求考生结合文本来分析人物心理,这就需要考生梳理文本内容,进而分析人物心理,且在梳理归纳组织答案时有一定的逻辑性。纵观这几道题所考查的逻辑,我们会发现它们都属于线性的逻辑,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清晰明了的表达。
逻辑思维,对于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提高我们语言表达的清晰度、条理性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逻辑思维的考查,可以帮助考生形成某种逻辑思维,让考生的思维路径变得清晰有致。一个具备有条不紊、清晰明了的逻辑思维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给人带去一种逻辑美感。
3.批判性思维
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第9题要求考生对某文本进行分析批评,这属于文学批评范畴。解答这道题的前提,是要明白“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句话的意思。文本二中说“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这句话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站在小孩子的角度选取他们感兴趣的作文主题;第二,化身小孩,走进他们的心里,懂得他们世界里的欢喜悲伤。另外,再结合文学批判思考角度,确定从作品的内容、叙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评论。因此参考答案为: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和语言,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③注重表达儿童的心理,写小孩子的羡慕、寂寞和失落等。
文学批评思维的发展基于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所以这类考题的难度相当大。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批评,首先要确定批评角度,如可从作品的内容、创作手法、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主张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次,批评要客观、深刻、独创,而不仅仅是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否则就会把批评写成读后感,而不是审美鉴赏了。批判角度和批评态度的选取,有利于培养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另外,对文章进行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外化为文字的行为。因此,这类考题试图引导考生对文艺作品进行鉴赏,而在鉴赏过程中,考生带着发现美的眼光去阅读作品,这正是美感形成的过程。在鉴赏时,考生又要有批判性思维、辩证性思维,这就让美感形成的过程多了思维的加持,自然而然就培养了考生的思维美感。
三、培养思维美感的教学策略
随着考题对思维要求的提高,一线教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美感的产生离不开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包括主体的文化背景、民族身份、审美兴趣等,客观条件则包括外部环境、审美活动场所。思维美感的产生也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主观条件主要是审美主体的思维品质,客观条件则是审美客体中的思维美。那么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美感,其一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其二则是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思维美。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并非单向线性关系。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是让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跳脱出文本,把文本作为一个客观真实、宏观独立的对象进行分析批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针对作品中的核心矛盾,作者的创作思路、创作主张等进行提问,让学生展开讨论。下面列举几个例子,以求管中窥豹。
《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这个人物和《庄子》中记载的很多“神人”形象相似,他们虽然身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残损,但都身怀绝技。这类“形残德全”的文学形象,在中国文学作品里比比皆是,在外国文学作品里也屡见不鲜,例如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选录的泰戈尔《素芭》一文中的素芭这一人物形象,素芭虽然是一位哑女,但她有着美好的品德。教师在讲授这类作品的时候,不妨引導学生对这类文学形象背后“形”与“德”的关系进行探讨,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创设“形残德全”的形象、创设这类形象目的何在、“形残德全”“形全德残”“形全德全”“形残德残”这四类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又有怎样的矛盾等问题。这样的思维训练,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很有意义;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创作时的思维,领略作品背后蕴藏着的思维美感。
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编者把《促织》和《变形记》(节选)放在了同一课。这两篇文章,一篇是中国文言小说,一篇是西方小说,将其编排在同一课中是非常大胆的,极富创新性。其实,这两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关于“人异化为虫”的,所以将它们组合为一课也不足为奇。除此之外,两位作者的创作手法和动机也有相似之处。课文后的“学习提示”写道:“《促织》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的情节,带有某种神秘色彩,要透过这些描写,把握作品的现实主题,进而体会这一幻想与现实交融的写作手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变形记》中……阅读时……思考主人公‘化虫之后的遭遇,体会作品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如果教师能抓住学习提示中的“幻想”与“现实”这对矛盾,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辩证关系,体会作者这一创作手法的独特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去探索这背后蕴含着的深刻的思想性和批判性的创作动机,学生便能在领略文学魅力的同时,发展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美感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细读文本的兴趣,更可以引领他们去思考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哲理问题。例如,在教学《赤壁赋》和《兰亭集序》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关人生沉浮与生老病死的人生话题,引导学生去讨论、去体悟作者是以怎样的思维方式去应对这些问题的,以此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和人生问题时应具备的思维态度和思维方法。同样,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去思考中国人身上的“公”与“私”的矛盾关系,这样的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过去的中国,看懂现在的中国,建设未来的中国。
思维美感教学的践行,是一项复杂而长久但意义非凡的工程。笔者的设想和实践只是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严华银.论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2021(5).
[3]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理科试题分析·语文、数学、英语分册(2019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思维美感培养与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JSZJ20083)(福建教育学院资助)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