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30 10:01陆超翔
健康之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缬沙坦

陆超翔

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与替米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异同处。方法:将70例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以对照组(缬沙坦+氨氯地平)及研究组(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区分,每组35例,监测两组患者SBP(收缩压)、DBP(舒张压)水平,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SBP、DBP水平分别为(128.36±8.47)mmHg和(78.56±9.48)mmHg,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1%和11.42%,研究组患者SBP、DBP水平分别为(114.78±7.36)mmHg和(70.69±9.14mm)Hg,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0%和2.86%,除不良反应发生率外,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论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或是替米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均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替米沙坦相较于缬沙坦的效果更胜一筹,但两种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均较少,用药安全性高。

关键词:缬沙坦;替米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治疗效果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始终处于较高的状态,已超出理想的单位,因此治疗时需要优先减低患者的血壓水平。由于临床上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2级或以上的高血压,且以收缩压升高为基本特征,故而单一的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联合用药提高降压效果[1]。本文对氨氯地平、缬沙坦和替米沙坦三种药物展开了药学分析,并研究了缬沙坦+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氨氯地平两种不同方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与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70例接受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平均分两组,各35例,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中位值(56.5±5.2)岁,平均病程(5.1±1.8)年,研究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中位值(55.7±5.0)岁,平均病程(4.8±1.6)年。基础资料经组间比较后差异小,P>0.05。

纳入标准:(1)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且为原发性高血压;(2)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后愿意参与;(3)精神意识正常。

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2)合并其他免疫、血液系统疾病,器官功能不全;(3)患有精神疾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缬沙坦胶囊(生产企业: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22)+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生产企业: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989]。服用方法为:缬沙坦胶囊1次/d单剂量口服80mg;氨氯地平片5mg/次,口服,单日剂量≤10mg,体弱或老年患者2.5mg/次,1次/d。连续服药7~14d后,根据患者实际酌量调整。

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替米沙坦片(生产企业: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934)+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服用方法为:替米沙坦片1次/d,单剂量口服40mg(初始剂量)。根据血压控制效果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氨氯地平服用剂量同上。

1.3 观察指标

(1)血压水平:监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并进行对比。(2)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患者病症得到显著好转即为显效,患者病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即为有效,病情无变化或者加重即为无效。(3)不良反应: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即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2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血压水平

两组SBP、DB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1。

2.2 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性较小,P>0.05。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复杂,中老年群体是该疾病的多发人群。当患者患病后极有可能出现主动脉夹层、急性左心衰竭、脑出血等并发症,造成动脉硬化以及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因此,予以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均有重要意义[2]。高血压在临床中的治疗原则就是降低患者血压,并将其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同时,患者的血压能够处于长期且稳定的水平。因此,选择合适、有效的药物便十分重要。由于患者患病后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其用药依从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因此最好应用半衰期长的药物,避免患者每天多次服药,进而可以避免较高的血药浓度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强化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有利于预防脑卒中与心血管事件[3]。可见,理想的降压药应当符合安全、有效、稳定的标准,这样能够在保证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经济能力和个体差异使用性价比高的药物。

氨氯地平片是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的常用降压药,其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可舒张心肌,改善心脏平滑肌,维持钙离子流动,减轻心脏负荷,使得血压有效降低。且患者服用后吸收效果好,能够经肝脏代谢,但是传统的单一药物治疗对高血压病情控制效果较低。因此,本次研究还分别使用缬沙坦和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高血压。缬沙坦和替米沙坦均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即ARB类药物,其能够将血管紧张素Ⅱ的收缩作用进行抑制,减少醛固酮分泌,促进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且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较高。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后,在血压水平、治疗有效率方面均存在差异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虽然缬沙坦和替米沙坦均属于同一类药物,但是仍然存在不同之处。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其口服的效果比较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ATⅠ受体有高度选择性,可封闭ATⅠ受体,刺激 ATⅡ受体,抑制醛固酮释放,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当其与氨氯地平联合使用治疗高血压时,能够使患者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实现血管扩张,进而能够有效发挥其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替米沙坦属于一种选择性较强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半衰期(T1/2)长,药效平稳,可使血压水平有效降低。同时,还可以保护患者的靶器官,进而促使患者心功能充分改善,使身心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另外,氨氯地平在服用后会增强患者的交感神经活性,且会出现踝部水肿的可能性,而与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使用后,可以将这几种不良反应抵消,进而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另外,通过调查及大量文献查阅可知,替米沙坦的用药成本较缬沙坦的低。因此临床在给药治疗时,需要综合考量患者的经济情况合理给药,以便将药物的经济学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时,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或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均能够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但替米沙坦的降压效果较缬沙坦更好,更具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兴善,张祖军,李占江.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7):98-100.

[2]李平飞,廖纪华.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价值[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3): 244-245.

[3]刘茀.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5):864-866.

猜你喜欢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缬沙坦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与倍他乐克治疗舒张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探讨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