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破解之法

2021-05-30 02:25廖城平
学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解题

摘要:破解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可以从“研读细品”“深思熟虑”和“有序呈现”三个维度来进行。“研读细品”就是吃透文本本身,在咬文嚼字上下功夫,并知人论世,深入剖析文本,把握文章意蕴;“深思熟虑”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认知和阅读体验,对文本做出个性化的解读;“有序呈现”则是对探究题作答方式的思考和呈现。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解题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常内蕴丰富,表达精妙曲折,言在此而意在彼。正是这些隐而不显的意味耐人揣摩,令人深思,动人肺腑,彰显了文学的无尽魅力。因此,阅读文学作品不光是欣赏,还需要探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文本探究是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一。基于此,文本探究成为各地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常考甚至必考的题目。综观近几年的各地高考卷,文本探究题几乎是文学类阅读中的必考之题,探究题为高考命题者所喜爱可见一斑。然而,就探究题考查的现状看,考生对探究题存在明显的畏难情绪,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得分也普遍偏低。究其原因,是考生对探究题的认识研究不足,导致解题能力有欠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深入研究高考真题,笔者认为可以从“研讀细品”“深思熟虑”和“有序呈现”三个维度来找寻此类题目的破解之法。

一、研读细品

解答文学类文本探究题首先要研读文本,细品语言,由此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但根据笔者的观察,很多学生在研读细品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固然和学生的年龄、经历、积累、悟性有关,但更与师生对高考探究成题的研究和备考策略的掌握有关。如何提升学生研读细品的能力?从复习备考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训练。

(一)咬文嚼字

经过高三的复习,学生在答题术语、答题技巧、答题策略上已具备了相当的能力,但在文本细读——咬文嚼字上却做得不够,所以,研读细品,一定要能沉得住气,抽丝剥茧,找出关键词句,直抵文本之义。高考命题者为了尽可能降低“考点公式”“答题模板”等应试技巧对考试的干扰,会有意紧扣文本出题,引导教学回归阅读的本质和真相。比如2021年新高考语文Ⅰ卷《石门阵》的第9题就体现了这种命题意图: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1)一是指现实中真实具体的门,即文中的“木头门”,如“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木头门挡不住日本侵略者。(2)二是指石头门,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大门”,“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是指众志成城把侵略者挡在了国门外。(3)三是代指没有门,“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是老百姓对和平社会、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在作品中,“门”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前后出现了十几次,互相勾连,反复着墨,寓意必然不浅,命题者从此处命题,实在高妙。解答此题,我们需要咬文嚼字,抓住文本里的具体语句进行筛选、整合、概括。文中多次出现的“门”是不同层面的“门”,要具体把它理清楚。通读全文,我们大致清楚小说是围绕“石门阵”来展开叙述的,分三个时间片断,即摆“石门阵”前、摆“石门阵”时、摆“石门阵”后。摆“石门阵”前抗敌的是“木头门”,这是第一层面的“门”。“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这说明“木头门”挡不住日本侵略者。摆“石门阵”时的“门”实际上是砖头堵的门,但为了讲故事的需要,王木匠把它说成石头门,这是第二层面的“门”。“守住了大门”说明军民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石头门”,能够把侵略者挡在门外。最难理解和分析的是摆“石门阵”后的“门”,“石门阵”把敌人赶跑了,“不用关二门”,“门”的防御功能不需要了,这是第三层面的“门”:不用门。“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是老百姓对和平的向往和期望。三个层面的“门”,内涵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需要咬文嚼字,耐心解读。上述命题方向提示我们,高考复习要回归到真正的对文本的聚焦上,对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聚焦上。只有研读细品,才抓住了阅读之本,而这也是更能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正途。

咬文嚼字除了要紧扣文本,对题目的咬文嚼字亦不容忽视。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解读之窗。比如2020年全国Ⅰ卷《越野滑雪》的第8题:“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这道题的题干需要我们细细体会。本题需要与2018年全国Ⅱ卷《有声电影》第5题“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相辨析。表面上看,两题都是分析“心理”,但实质上是不同的。《有声电影》题的题干强调“结合……经过”分析,实质上考查的是“心理变化过程”。而本题题干点明这一“心理”的背景是“喝完酒离开客栈前”“一再相约”,其实质是考查“离别相约”的“心理”。因此,考生应横向分析两位主人公共同的“心理”,而非纵向分析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知人论世

解答探究题,需要结合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每一篇文章都必然蕴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作者当时的情感,如果这一方面我们没有深入了解,那么对探究题的解读就会受到影响。而文本的时代背景从文本细节处可以获知。比如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记忆里的光》第9题:“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记忆里的光”指的是什么。透过文本里的时间词“1949年初冬”“十年后”“又过了几年”等,我们知道这篇文章记述的事情大致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及建设初期,这是一个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崭新的时代。而带领人们走进这个时代的是中国共产党,“记忆里的光”——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和锤头”,实质上象征了中国共产党。就为我们探究相关问题明晰了方向,解答就有章可循了。

二、深思熟虑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往往要考生回答自己的阅读认识和体会,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深思熟虑”,这也就是“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题目体现了探究之多元性和开放性,彰显了阅读的主体性,对培养学生个性审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有帮助。但从考试角度来说,这类题目又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从命题来看,这类题目很容易命制成读后感类型的题目;从答题来看,这类题目往往有“微写作”的倾向,寥寥数语,恐怕说不清,字数太多,则又时间受限;从评价来看,这类题目主观性较强,很难评判。[1]解答这类题目不仅要领悟文本,还得要有感而发。

(一)立足两点

对这类探究题,学生解答时常常感到困难。究其原因,可能是觉得这类题目解答太个性化,担心基于自己的学习或认知经验的解答未必符合命题者的意图,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费力不讨好。解答这类题目要有两个立足点:一是文本内容,二是自己认识。这类探究题虽然强调“你的看法”,但“你的看法”终究是立足于文本本身的,不管是与文本观点倾向相同、相反还是别有新解,都得由文本生发展开,脱离文本的探究是“盲人骑瞎马”。另外,“你的看法”不能脱离人的普遍认知,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大卫·布莱奇认为,个人的认识不能脱离人(群体)的意图和目的,“把认识看成是解释者个人与他所属的那个解释群体相互商榷的结果,对于解释者个人的主观性来说,解释群体就构成了一个客观限制”[2]。这启示我们,在陈述自我看法时,个性化的理解也不能脱离大部分人的理解方向、接受能力或者认知水平,完全属于自己在特定生活阅历积淀下的理解,只可能变成答题者的“孤芳自赏”。明白了上述两个解题立足点,回答此类题目就不会是天马行空、随意发挥了。

(二)适当联想

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要善于调动自己的联想能力。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能够结合个人认知和阅读体验,适当联想,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对文本所表达思想和感情的理解,阐述自己对文本艺术魅力的感受,从而对文本做出个性化的解读。比如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水缸里的文学》的第22题:

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6分)

作答此题,首先要清楚文本的主旨: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带给作者奇妙的人生体验,刺激作者想象力和好奇心,成就作者的文学梦。考生可以据此展开联想,“你”有什么非书本的“阅读”体验?获得了什么感悟?最后整理成文。只要“你”的“非书本‘阅读体会”是基于对文本主旨准确理解基础之上的,而且符合公众审美认知的,整理出的答案就契合题目要求了。此题答案示例如下:

这类非书本的“阅读”是陪伴我们成长的重要方式。(观点)比如,学生时代对黑板的阅读,这是我们求学阶段最直接的“阅读”行为了。我们从老师的点滴勾画中汲取知识,从精心设计或自由奔放的板书中感受老师的辛勤付出,从幼儿园到大学,次第展现的黑板为我们铺展成长之路。(结合具体“阅读”对象分析)这样的“阅读”直接而无处不在,因为“阅读”,一个一无所知的少儿才得以成长为一个具有成熟思想的人。(总结)

三、有序呈现

探究题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作答要有序。探究题与一般的语言、形象、结构等分析题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分析题分析角度间可以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多种复杂的关系,而探究题分析角度间必须是由现象探寻因果、由感性究诘理性、由浅层次追溯深层次,层层递进。根据对探究题成题参考答案的分析,笔者认为,探究题大致有三种作答方式(思维方式)。

(一)由浅入深

此种作答方式适合透过某个意象探究文本主旨意蕴的探究题。比如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一种美味》的第12题:

“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種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一种美味”先是满足口腹的鱼汤这个物质意义上的“美味”;再到一条小鱼换来家庭成员间气氛的改变这种情感意义上的“美味”;最后,在享受“美味”的时候,父亲聊起读书的事情,让两个哥哥感受到了委屈和无奈,家庭气氛也变得沉重压抑,“他”也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明白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这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美味”。思考沿着“物质层面-情感层面-精神层面”的顺序逐步延伸,深入挖掘作品的意蕴,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二)以小见大

此种作答方式适合透过多个意象共同探究文本主旨意蕴的探究题。比如2018年高考浙江卷《汴京的星河》的第13题:

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6分)

参考答案: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到新奇;②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富裕,精神焕发;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现了“我”的“星河梦”。

“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位于文本的第五段,“新奇和庆幸”是作者游览辉煌汴京的整体感想。回答此题,可以从街、人、灯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发掘。“街、人、灯”是“小”,由此而生发的“新奇和庆幸”的感悟是“大”。以小见大,依次分析。

(三)逐层分析

此种作答方式适合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探究题。比如2020年高考天津卷《线条之美》的第20题:

请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者的小诗。(5分)

脊梁

罗长城

一条力的弧线,

一道破土的犁圈,

一条飞来的彩虹,

一架厚的青峦。

回答此题,要把握两个切入点:一是选择正确的鉴赏角度,即与“线条”有关的审美角度;二是鉴赏内容要以“劳动”为核心。行文时要有论点和论证分析。答案示例如下:

《脊梁》这首小诗借助线条对劳动之美进行了讴歌。(论点)“力的弧线”是对脊梁的整体概括,是审美的焦点,这条弧线蕴含着劳动者无尽的力量;“破土的犁圈”“飞来的彩虹”是劳动成果的象征,是我们情感和审美的载体;“厚的青峦”是我们主观精神注入的象征,表达了劳动者厚重品性的赞美之情。(逐层分析论证)

参考文献:

[1]谢澹:《向考查阅读核心能力的方向前进》,《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9年第3期。

[2]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作者:廖城平,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教师)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巧用平面几何知识妙解题
巧旋转 妙解题
根据和的变化规律来解题
例谈有效增设解题
拼接解题真简单
解题勿忘我
也谈构造等比数列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