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雨
梅拾璎是北京大学法律专业硕士,现为专栏作家。2020年10月,她的亲子畅销书《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由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出版。如今,她的女儿钱小雅是北京大学双学位在读生;儿子钱小能正读初中,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三好学生”。当笔者问她,两个孩子如此优秀,究竟有什么家教秘诀时。她说——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梅拾璎在陪伴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找到自驱按钮,才是激发热情,让孩子自觉主动地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关键所在。
“面对性格截然不同的姐弟俩,教育的具体方法一定会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首先要成为想让孩子成为的那种人。”梅拾璎说。儿子钱小能在上小学一年级时,对阅读并没有姐姐钱小雅那般天然热爱。再三思索之后,梅拾瓔决定从自己做起,开启亲子共读之旅。精心挑选好晚上要读的故事后,她快速浏览一遍,再根据文中的情节调整好自己的语调和感情,声情并茂地阅读。“卡梅拉开始尝试下蛋:蹦、跳、爬高、倒立、仰卧……凡是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这与众不同的下蛋姿势让钱小能笑得肚子疼。“孤熊华普的妈妈和3个弟弟被上校打死,它悲愤交加,但上校根本不放过华普,又朝华普开了两枪……”听到这儿,钱小能眼中满是同情的泪。
和妈妈一起读书如此有趣,钱小能的阅读热情被迅速点燃。一周后,他的睡前时光便被亲子共读牢牢占据了。这一坚持便是整整6年。如今,母子俩各自抱着喜欢的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自得其乐,早已是家中司空见惯的场景。
2016年,梅拾璎开始在简书写作。“写作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我经常在一家人围坐的饭桌前,跟老公和两个孩子说我是怎么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并把它们变成一篇篇文章的。为了把文章写好,我手不释卷,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为了锤炼词句,我孜孜不倦地向著名作家学习……”
做真心热爱的事,就该忘我和专注,这份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来说意义深远。踢足球、游泳、听音乐……虽说钱小能的爱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但他对待每一个爱好都是全情投入。初二时,他开始喜欢踢足球,每天做完作业,就坚持在客厅里练习踢球的基本动作。看似简单的动作,他可以不停地练几百遍。为了研究最新的踢球技巧,他专门订阅了《足球》杂志,报名参加每周一次的少年足球俱乐部,还不间断地看欧洲足球联赛,就连打的游戏也是关于足球的。对足球,他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对此,梅拾璎从不阻拦,她有独到见解:“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兴趣与课内知识无关就不以为然。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一件事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出色而建立起自信和尊严感。这种‘我能行的强烈信念,会转移到他的课内学习以及对各种新事物的探索上。”而这良性循环的源头,恰恰在于父母的榜样作用。因为任何枯燥的说教都是无力的,教育的本质便在于“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
假装以为儿子听不见,给家人打电话夸赞他的自控能力强——结果,他的自控力真的一天天强起来了
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下,钱小雅从小便成绩优异。当时,小学生学奥数的风潮席卷北京。从二年级开始,每次家长会老师都语重心长地强调奥数的重要性,但每次梅拾璎回家征求女儿意见时,得到的都是断然拒绝:“我不喜欢奥数,我不想学!”
为此,梅拾璎纠结过,但最终还是选择听从孩子的意愿。“不抢跑,不对比,不操控,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遵从成长的规律,才有可能在感兴趣的领域沉淀、研究、深挖,后劲无穷。”这份宽容终于在女儿上五年级时等来了花开。当钱小雅得知小升初需要奥数成绩时,为了考入理想的学校,她主动向妈妈提出报奥数培训班。强大的内驱力让她一路“攻城略地”,进步之快连老师都惊叹不已。
进入青春期,很多孩子像变了个人一样,难以管理。钱小能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玩手机游戏上,他和妈妈的冲突屡屡爆发。升入初中后,学习压力骤然加大,他却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主科作业敷衍了事,副科不闻不问,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强行没收手机或许短期内有效,但他能真正学会自律吗?”梅拾璎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先从自控和心态调整上做起。除了必要的信息联系,她把手机放进抽屉,给孩子做个能管住自己玩手机的好榜样。心态上,她一遍遍告诫自己:向好上进是人的本性,孩子的成长是自然有序而又缓慢的,莫急莫慌。这份信任和善意无形中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家庭氛围变得轻松许多,孩子的话也多起来。
同时,梅拾璎还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暑假时,她把手机交给儿子:“根据科学分析,玩游戏就和捉迷藏一样根本不会上瘾,现在我把玩游戏的权利还给你,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但为了自己的视力,妈妈建议你玩半小时就休息一下,好不好?”钱小能惊呆了,但看到妈妈眼中的真诚,他用力点了点头。
那段时间,梅拾璎表面上若无其事,但眼睛的余光时刻在观察儿子。有了对手机的自由支配权,孩子反倒没有那种停不下来的感觉了。只要儿子的自我控制力有一点点进步,梅拾璎就会当面不遗余力地表扬,有时还会假装以为孩子听不见,给家人打电话时夸他的自控力强。“这次只玩了半个小时,比原来少了20分钟呢!”这些赞美的话无一例外都被钱小能听到,他的自控力竟真的一天天强起来。
进入初三,钱小能把考进姐姐曾就读的北京四中当作奋斗目标,主动卸载了手机游戏,全心投入到学习中。这让梅拾璎颇感欣慰,也让她认识到:一个孩子,首先必须是个自由的人。家长为他提供一个舒展的空间,让他有机会自主选择,关注自己的感受,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清晰地找到目标和兴趣,才会慢慢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陪儿子打乒乓球,最初每次都让他赢,以树立他的自信力;后来时不时赢他几局,以此提醒他不可骄傲自满
梅拾璎的家门口有一大片杂木林,隶属于森林公园。四季轮回,这里美景如画。有空时,他们一家人便去林间漫步。这样的习惯已经延续多年。两个孩子上幼儿园时,但凡风和日丽,天气晴好,梅拾璎就会立马开启游园模式,带着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撒欢儿。
这份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接触,多年后竟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他们。钱小雅在初中物理中学到升华、凝华等概念,在地理中学到海陆等温线分布時,都能够迅速融会贯通。“我在结冰的湖面上走过好多次,结合原理理解,简单得很。”或许因为见识过数不清的树和各种各样的动物,钱小能学起生物来如鱼得水。
在梅拾璎看来,这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大自然能增长智慧,还能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以及对世界万物的爱意。人对生命以及大自然的迷恋和热爱,与形成内驱力所需要的热爱并没有本质区别。
梅拾璎是个运动爱好者。她认为,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锻炼大脑,磨炼意志,提升心智。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上,她可谓煞费苦心。小学二年级时,钱小能对打乒乓球特别感兴趣,于是天天放学都由妈妈陪着练乒乓球。最初,为了给儿子树立自信心,每次梅拾璎都不动声色地让儿子赢。等儿子的球技日渐长进,她又在适当时机不经意地打赢几局,以此提醒他不可止步不前。在这种巧妙的引导下,不到一年,钱小能就成了班里的乒乓球高手。
最让梅拾璎感到自豪的是,六年级时,钱小能获得了男孩俱乐部最高奖——雄鹰奖。男孩俱乐部藏身于森林公园,专收6岁到12岁的男孩,意在培养有血性、有担当的小男子汉。
3年后,钱小能凭借出色的表现被选拔为队长,带领小伙伴们参加规模盛大的美式橄榄球大赛。有了赛前妈妈的鼓励,钱小能仿佛一只小猎豹,带领远不如对手的一支弱队,精心布置战术,不屈不挠,越战越勇,到比赛结束累得站都站不稳。尽管最后他们以失败告终,但那股敢打敢拼的劲头连对手的家长都为他们鼓掌,满场喊的都是钱小能的名字。
赛后,钱小能说到自己的每一步成长,他激动得哽咽难言。这让梅拾璎真切感受到:孩子在运动中真正长大了。这份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让他受益无穷。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让“小马达”主动转起来,是每一位家长梦寐以求的教育目标。但教育从来没有固定的法则,100个孩子或许有100种适合的教育方法,这些都需要父母真正用心学习、观察、思考,运用智慧加以取舍。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