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茂林
提到艾滋病,大家都会避而远之,认为得了这种病,自己的人生就会暗淡很多。其实艾滋病并没有那么可怕,了解艾滋病,在生活中做好防范工作,就能保护好自己。
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1983年首次从一位罹患晚期卡波西氏肉瘤的年轻男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及淋巴结样品中提取分离得出。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
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親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血液传播:这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如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牙科器械、手术器械);日常生活中共用血液污染的剃须刀、牙刷以及文身、纹眉等美容器械等。如果未经正确的消毒,都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媒介。
需明确的是,拥抱、握手、共用厕所及盘子,或礼节性地与HIV阳性患者亲吻以及其他不涉及体液交换的性活动(例如触摸),这些都不会引起HIV的传播。
HIV进入人体之后,会出现3个阶段,分别是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每个时期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
急性期:通常在接触HIV后1~2周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有头痛、皮疹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以及颈、腋和枕部有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无症状期:之后进入无症状期,感染者在此阶段通常无明显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艾滋病期:最后进入艾滋病期,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当出现长期腹泻(大便次数多于3次/天,>1个月)、体重明显下降(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反复出现口腔白斑(口腔念珠菌感染)、反复出现带状疱疹、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反复出现肺炎,青年人出现脑梗死的表现或神经认知功能下降、视力进行性下降等临床表现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艾滋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极大,且目前也还没有发现彻底治愈的方案,全世界仍无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问世。因此,生活中加强艾滋病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针对血液传播,应做到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打耳洞、文眉、针灸或手术;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他人血液和伤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或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2.针对性接触传播途径,应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的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怀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时,应该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于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3 .针对母婴垂直传播途径,感染HIV的孕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孕期和产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减少损伤性危险操作,以及产后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传播的措施,可大大减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