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芳
摘 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急需创新农村人才培养机制。本研究以“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探索农村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整合课程知识模块,培养学生农村工作理论自觉。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提升实践课程内涵,重视人才应用能力提升。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教学、课后学习与调研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基于学习规律,探索多样化课程考核方法,强化过程考核。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调动了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回应乡村振兴对农村工作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社会学 农村人才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3.012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Rural Soci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U Jinfang
(Law School,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innovate the cultivation?mechanism of rural talents urgently. Based on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f "Rural sociolog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no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rural work. With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the foothold, the paper integrates the knowledge module of curriculum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eory consciousness in rural work. By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al courses, improving the content of practical courses, the research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al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It forms an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which based on student-centered by combining classroom teaching, after-class learning and investigation practices. Based on the learning rules, the research explores diversified methods of course assessment and strengthens process assessment. The practice of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rouses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It improves students' theoretical accomplishmen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It also responds to new demands of cultivation of rural work talents from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sociology; rural talents; curriculum reform
1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位置,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只有通过“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去领导农民、发展农业、治理农村,才能形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村发展新格局。长期以来受农业农村弱势地位及城乡二元格局的影响,农村工作人才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结构失衡等诸多短板,无法满足新时期乡村工作需要。乡村振兴战略包含众多新概念、新表述和新格局,高校农村工作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首先,视野上,农村工作人才培养要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新时期农村工作人才要既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又能掌握与理解農村工作基本规律,回应国家农村工作政策及国家对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全球化浪潮之下农村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农村工作人员要认识与把握世界其他国家农村现代化发展基本规律,能理解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与办法,为全面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慧借鉴。全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农村现代化之路不可能走西方城市兴盛,农村衰退,“农民的终结”的老路。[2]人多地少、地区差异大、独特的历史文化等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乡村振兴的道路、模式也必然是多种形态、多种路径。农村工作人员要立足现实,吃透国情,才能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其次,能力上,提升农村工作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乡村振兴核心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关键是培养一支专业化、懂应用、能力强的农村人才队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农村弱势地位的情况会逐步得到扭转,形成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态势,农业产业的多形态以及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导致农村亟须懂应用、能发展的综合性人才。2018 年、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 “一懂两爱”型农村工作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2020年一号文件再提“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懂农业”“知农”意味着农村人才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尊重并善于利用农业基本发展规律,能够把握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动态和方向,具备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再次,情怀上,培养具有底层关怀意识的扎根型人才。如果说“懂农业”是农村工作人才具备服务三农的基本专业素质与能力,那么“爱农村、爱农民”才是促使农村工作人才自觉、自愿扎根农村的关键,是农村工作人才自觉奉献的基本情怀。长期以来重知识、轻情怀的农村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农村工作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如高校涉农工作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热情不高,且毕业后进入乡村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福建农林大学2018 届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生中仅有13%的学生选择农业相关工作。[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壮大农村工作人才规模,提升农村工作人才素质,更要从情怀上培养一支能扎根农村、甘于奉献的农村工作队伍。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社会实践与大学发展相互促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4]为适应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高校亟须创新农村工作人才培养机制。课程改革与创新是高校实施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抓手与落脚点。作为高校涉农专业的基础课程,“农村社会学”课程改革对高校涉农工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回应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农村工作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研究从教学内容、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学业评价四个方面展开课程教学改革。
2 以理论自觉为导向,强化课程知识体系的中国特色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农村社会学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改革,提升农村人才培养理论素养。长期以来在“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中,借用西方社会学理论来解释中国“三农”问题的现象十分常见,不利于培养农村工作人才理论的自觉。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中国农村正步入城乡社会变迁、城乡关系调整的新阶段,这要求“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必须要提升和凝练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大学生从事农村工作的理论自觉。
为培养农村人才理论自觉,按照知识模块的方式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紧扣乡村振兴背景,将课程内容分为五个模块:基础理论与方法、农民概述、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变迁和乡村振兴。其中第一个模块是课程内容体系的起点,主要完成三章知识讲授:农村社会学学科发展史、农村社会学相关理论、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第二至第四个模块是课程内容主体,以“三农”现象为内在线索,具体设置“农民概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变迁”三个模块,以分别对应“三农”现象中的“农民、农业、农村”。“农民概述”模块包含“认识农民”与“农村家庭”两章,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农民身份与行为逻辑,在学生大脑中完成农民形象的深描。“農村经济发展”模块分三章讲授,分别是:“人地关系、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课程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转型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变迁,其中以人地关系作为理解农村经济的国情背景,以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脉络。“农村社会变迁”模块分则分别讲授“农村社区、农村社会分层与流动、农村文化”,授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国农村社会的质感认知,学生需要理解与把握中国农村社区发展变迁、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文化特质。“乡村振兴”模块是课程内容的落脚点,主要以解决问题与政策分析为导向,这部分包含“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两章,其中“乡村建设”主要从纵向历史维度梳理近代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历史,横向介绍国外乡村建设做法与经验,最后一章“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主要解读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政策要点、乡村振兴路径等。
3 以应用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育人功能
农村学课程教学应紧扣农村社会实际,关照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改革与实践,鼓励大学生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增加学生对农村社会的经验感知。课程实践改革主要按两个方向进行:从量上提高实践教学比重;从质上提升实践课程内涵,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提升实践课比重,从量上保证实践教学效果。一方面,将实践课程的课时由原先5个提升至15个,这样农村社会学就由原来的偏重理论教学的课程,转变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另一方面,将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理论知识教学全程,以往农村社会学教学多将实践课程设置为1-2次社会调查,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学习相脱节。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在提升人才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让实践教学落在实处,在课程设计中将实践教学的15课时分为3个环节。课堂实践5个课时,主要结合课程理论教学知识展开;课程研习1次,4个课时,安排在课程前半段;社会调查2次,每次3个课时,安排在后半学期。
其次,探索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以往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多存在理论教学脱离实践的现象,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改变这一现状,研究人员将专门设置5个课时的课堂实践环节分5次开展,教师灵活分散安排在课堂教学全程。5次课堂实践教学则紧扣农村社会现象热点、国家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汇报等形式,激发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认识、剖析农村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的兴趣,鼓励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农村现实问题的分析中。课外实践教学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课程研习、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以社会调查为重点。课程研习是为期半天农村社会考察,通过研习帮助学生从课堂走进农村,实现对农村的直观经验感知。社会调查则从专题调研的形式开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由老师带领开展两次田野调查,在专题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专业调查能力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专题调研,学生可以更深入走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活,更深层地认识农村,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最后,加强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必须做好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资源保障,吸纳思政辅导员与学生干部等多种力量参与,构建一个多层次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既可以提升实践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安全性。辅导员、班主任等协助参与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特别是开展课程研习、社会调查时,可以快速对学生实行分成组管理,还可以调动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实现学生的自我组织管理。有了他们的参与,课程任课教师可以集中精力于专业知识的指导,如调查方法的灵活使用、调查对象的选取、调查技巧的言传身授等。
4 以学习为中心,创新三位一体教学方法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热点与难点,以学生为中心,统筹考虑教师、学生、课程知识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课后学习与调研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系统。
课堂教学方面,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主体的积极性。课程教学中,除注重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外,还积极探索“小组讨论式”教学和“项目制”学习方法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新教学方法灵活的使用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精力,课前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课中教师要合理干预与引导教学过程。以互动式教学方法用于农民行动逻辑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课前需要教师查阅与梳理农民行动逻辑相关理论,提前精心设计论题,如提出“理性小农”于“道义小农”之争,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督促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查阅与分析资料,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结论,再回归课堂,参加分组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中心。针对同学们的讨论,教师则主要担当答疑解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还要善于总结提升,并不断提出新问题,如为何会有“理性小农”于“道义小农”之争,如何超越“理性小农”于“道义小农”之争?通过追问激发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动性,启发学生课后做更为深入的学习探索。
课后学习方法上,综合运用实体教学资源与网络资源,打破传统课程教学局限于课堂的时空局限,延伸课堂知识教学,拓展教学深度。考虑到当今大学生多在城市长大,缺乏农村生活经历,对农村经济社会现象的认识与理解也多浮于表面,仅依托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灵活运用联网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短板。如今快手之类的短视频在农村社会十分盛行,其中不乏包含农村自然经济社会面貌和境况的海量视频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专题研习,探究互联网影响下的农村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生活,如小镇青年形象,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等。从学生们感兴趣的短视频出发,可以加深学生对农村生活的认知与体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延伸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探究知识的热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社会调查等开放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专业技能的实地操练。农村社会学历来有重视田野调查的传统,如费孝通、陆学艺等老一辈社会学家都曾不辞辛苦,深耕田野。通过引入社会调查、专业研习,将课程教学引入真实农村社会情境,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农村社会经历,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情境的理解。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加深切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学生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及学习心得等。将实践融入课程教学,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写作水平,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底层关怀意识,打通呆板课堂教学与鲜活乡村生活之间的鸿沟。
5 以学习规律为导向,强化过程考核
优化课程考核评价,用考核引导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首先,本着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探索成绩多样化构成,使考核评价更为全面综合。原来农村社会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主要由两大块,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是学生考勤、课堂综合表现以及课程作业等,缺失对实践环节的评价与考核。此次改革将课程成绩评价设为三个模块:平时成績40%,期末成绩30%,实践成绩30%。在成绩评价构成上增加并突出实践教学考核,一方面主要考虑到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实践教学比重有大幅度提升,客观上也要求在课程考核评价环节有相应改变。课程实践环节的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践环节过程评价(学生参加实践课程学习的态度、小组协作精神及协调能力、实践课程考勤等),实践技能考核(社会调查方法的合理使用、调查技巧的掌握、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等),实践结果提炼(调查报告的撰写、小组答辩情况等)。多样化的成绩评价方式,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其次,学业成绩评价注重过程性,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落到实处。改变原来农村社会学成绩评价重期末考试的做法,课程考核评价突出过程性。将期末考试成绩由原来的60%,缩减至30%,侧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合计占总成绩的70%。这样改革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调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尽早发现及修正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设立一套系统的公开透明的评价体系,且评价活动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教师在第一次课公布成绩评价办法与评价指标体系,整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及时开展评价,做好评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信息的反馈等工作。教师还可以要把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验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不断改善课程授课效果。学生在知晓成绩评价办法后,可以对标入座,明确努力方向,学生学习自主性明显增强。
本研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从教学内容、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推动“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已取得初步效果。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理论素养,激发学生未来从事农村工作的社会学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熟练在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分析和解决农村实际社会问题的实践工作能力;还培养了高校学生适应农村,热爱农村,扎根农村的工作情怀。当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国家对农村工作人才培养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注定高校“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仍要不断革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高质量人才。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学》课程改革与研究”(2017jyxm0090)
参考文献
[1] 刘合光.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及其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12):35-37.
[2] [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陈凌子,郑钊,何宛蓉,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一懂两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13-118.
[4] 汪明义.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学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N].人民日报,2017-11-01(7).
[5] 叶敬忠.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64-69.
[6] 康红梅.《农村社会学》实践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