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推进基础教育十大行动 书写教育奋进之笔

2021-05-28 13:47郝国英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育局全县改革

郝国英

2019年,沁县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全县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全面铺开,落地有声。县教育局出台7个深化改革配套文件,10%教师增量绩效工资到位,县城学校学生全部办理了智能电子学生证,全县中小学班主任费按每月500元标准发放,实现教师免费坐公交、进景点,育才小学课改模式研究荣获山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年,全县校长职级制改革启动,首次聘任校(园)长24名,4所千人以上学校思政副校长全部配备,全县中小学中层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补齐。沁县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教师离岗退养办法、教师增量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等相继出台。全县掀起学习贯彻落实教育六个重要文件热潮。

……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一行行文字的背后,是沁县教育人踏石留印的改革步伐。

沁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经济基础薄弱。沁县之短在于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政府财力有限;沁县之长在于耕读传家、崇尚文化。

一、顶层设计,促进教育改革新发展

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出台以后,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卢展明和县长张宏伟均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入贯彻、抓好落实。县政府结合全县教育发展实际,就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行动”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了落实措施。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的工作措施的通知》,内容在涵盖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进行了局部调整,细化明确了28小项具体工作措施和责任单位,对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

为了进一步做细做实改革工作,县教育局突出重点、瞄准落实、细化工作,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意见》《关于整治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等7个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为全县教育改革顺利稳妥推进提供了遵循和依据。

沁县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奋力推进各项改革工作顺利实施,让“十大行动”在沁州大地上落地生根。

二、攻坚克难,教育改革实现新突破

顶层设计,贵在落实。资金短缺之“痛”,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择校、择座问题存在,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起来后,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

沁县教育局凝聚改革共识,突破利益藩篱,用进取诠释初心,以行动担当使命,在改革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寻求突破。

1.教育管理体制上有了新突破。管理体制不顺一直是沁县教育老大难问题。2020年6月,全县中小学校(园)长职级制改革实施,首次聘任中小学校(园)长24名,破除了校长官本位思想,真正建立起了校长“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位置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促进校长由“行政化思维”向“专业化素养”的实质性转变。2020年8月,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全县1240名教师重新竞聘上岗,交流教师50名,对部分出工不出力的教师给予了组织调整,离岗退养8名,全县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无序流动、教师管理难度大的现象得到解决,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热情。

2.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新突破。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建立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课堂模式。全县市级课改示范校达到7所,市级课改领航校2所,初步形成了红旗小学“四二六”教学模式及育才小学“一基五重三提升”、实验中学“六环节教学法”等课改模式。育才小学经过不断的摸索、探究,最终形成了符合学校课堂教学实际的课改新模式,该校课改模式研究荣获2019年山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陕西省大荔县教育局慕名来我县两次考察课改,对我县教改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县将按照区域教研“六大片区”分批推进,争取2021年底各中小学参与率达到100%,并形成一批适合全县教学实际,轻负担、大容量的课改新模式。

3.办学模式上有了新突破。积极顺应城镇化加快及人口政策变化的新形势,县教育局根据城乡教育实际,大力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大胆尝试“强校+弱校”模式,依托区域内优质资源,对部分薄弱乡镇学校和县直中小学进行优化整合,先后将育才小学与段柳中心校、东风小学与次村中心校、明德小学与南泉中心校组成3个教育集团进行联合办学,实施“一个法人”管理体制,以“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行方式,实行文化创建、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师研训“四同步”。集团化办学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了农村学校师生倒挂的问题,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有了新突破。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三通两平台”的基础上,我县教育局结合全县实际,在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提升项目规划中,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门列为一项重要的提档升级项目,加大设备购置,建设了多个录播室,建设高标准的校园网络。在乡村小学建设专递课堂、同步课堂,配备远程教学设施设备,共享优质资源,用信息化助推全县教育向现代化迈进。

5.教育公平上有了新突破。为了破解“择校热”,县教育局在中小学招生中,加大摸底排查,聘请公安、住建、国土、市场等部门联合进行资料审查,有效维护了招生的公平和公正,县城中小学初始年级班额均控制在50人以下,“大班额”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在县城学校起始年级多年来一直实施“阳光编班”,彻底解决了学生“择班”问题。近年来,教育局又开展了学校“择座”等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基本实现了学生上学“零择校、零择班、零择座、零指定”,真正做到了家长“上学不求人”,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乘势而为,书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中高考改革事关每个考生和家庭。沁县教育局及早部署,成立了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领导组,制定出台了《沁县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学生进行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创新实践等五个维度的评估考核。实施高考三年振兴计划,力争高考成绩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积极开展高中艺体特色校建设,在沁州中学开展试点。学校聘请专业教师任教,目前开设了美术、器乐、舞蹈、体育等多个小类专业课程,受到了学生喜欢,取得了一定成效。

1.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县近年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余所。在工程建设中,坚持把好规划关、施工关、质量关、资金关、验收关,确保建成一所,使用一所。在县城设立了红康幼儿园分园,“入园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住建等部门对应建未建、缓建、建而不交等配套幼儿园工程,加大了整改力度,在整改到位之前,均不办理竣工手续,并将配建幼儿园纳入建设规划。目前,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到83%以上。

2.加大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2亿,建设面积3.3万平方米的铜川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容纳36个班1680名学生,将进一步优化全县学校布局,对缓解县城学校学位不足,解决“择校热”问题起到极大作用。2020年,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争取资金1980万元,对进一步提升全县学校标准化办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3.完善教師补充机制。2019年,沁县实施了人才引进计划,共引进外地教师14名。2020年,沁县招聘特岗教师90名,这是历年来全县招聘特岗教师最多的一次,极大缓解了全县教师短缺和结构性不合理问题。县编制部门对全县中小学教师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使教师配置更加符合城乡教育发展要求。

4.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近年来,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一定效果,共取缔违规办学的培训机构20所,并在政府网站等媒体公布了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文化类补习机构不再审批。全县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作业量也大幅减少。教师不再通过手机微信和QQ给学生和家长布置作业,不再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5.分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了“三声四姿”培养和“五会”竞赛活动,让每人掌握一项突出的健身项目,每人都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每人都能识简谱,校内校外都能用普通话交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育局每年都举办中小学生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机器人、演讲等多项比赛活动,举办“六一”素质教育展演活动。机器人、健美操、篮球等项目在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奖。红旗小学的第二课堂、育才小学的健美操、东风小学的经典诵读、新店中学的曳步舞、松村小学的社团活动等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活动,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好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改革正当时,奋进新时代。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树人使命,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扎扎实实推进下去,奋力书写沁县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沁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教育局全县改革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奚爱国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改革”就是涨价吗?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