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烨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为了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教师仍需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笔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并通过试卷考核、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和总结,并展开对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相关讨论。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翻转课堂 应用 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44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the cours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s an example
XING Ye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66)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main position and channel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theoretical and affinity and pertin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till need to actively reform and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 The author makes a reform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makes relevant analysis and summary through examination paper and questionnaire, and discusses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flipped classroom; appli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断提升其实效性和吸引力是高校思政课发挥自身作用的最重要的手段,但因各种原因,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教师仍需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自翻转课堂引入我国之后,翻转课堂就已经吸引了一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目光,各种课程的运用研究就已经开始探索,并在2014年后逐步推开。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高校思政课中的可行性已无须赘言。[1][2]
笔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中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本文拟以此为研究对象并展开对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相关讨论。
1 翻转课堂在“纲要”课程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主要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教学设计、录制教学视频、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翻转、对应章节测验和教学问卷调查。
1.1教学设计
翻转研究设计:根据“纲要”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对象基本特点以及授课时数,笔者共设计进行两次课程翻转。同时,选取该时间段另外一个学习水平相当的授课班级作为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
翻转时间设计:根据教学任务安排,在第一次授课时向学生安排好翻转课堂的具体流程,为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两次翻转都安排在上半学期,时间间隔为两周。
翻转内容设计:根据政治性、原则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做了精心选择和设计,并提出思考问题。
1.2录制教学视频
授课教师准备了授课视频,并提前上传至学校网络平台,同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1.3学生自主学习
在安排翻转课堂的任务后,学生根据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并向老师报备分组情况。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就相关专题做翻转准备。
1.4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汇报,并引导其他小组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并就前一小组同学汇报发起提问,反复进行5到6轮。
1.5章节测验
教师就两次翻转内容准备了章节测验,测验包括了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三个部分,以此考核翻转课堂的实际效果。
1.6教学问卷调查
教师专门设计了一个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满意度问卷,指向学生获得感、教师表现、课堂吸引、学生课堂表现、考核模式及课程满意度六个维度。
2 翻转课堂教改班效果分析
2.1 教师视角观察教改班学生:参与度高,主动性强
从学生发言形式来说,一般是准备了PPT、FOCUSKY等选派其中一个组员进行汇报,也有同学专门录制了讨论过程的视频,甚至有的还模拟了辩论赛并同步录制视频,形成了从5到12分钟不等的各类型汇报。
从学生的翻转内容中,可以看到,在教学设计中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学生们基本都有涉及。在学生互相提问环节,提问学生能就某些问题提出质疑和讨论,从而推进更为深入的交流。
从学生的课堂效果来看,翻转课堂中,学生汇报、互相提问和交流的时间占到绝大多数,老师只是从旁穿引、总结和引导。可以说,翻转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更为平等融洽,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的引导、总结、补充更为有针对性,也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过程。
从对学生的考核效果来看,从随后的章节闭卷测试中,翻转课堂的教改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明显高出对照班班学生,也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考试成绩。
2.2 翻转班学生视角的课堂体验:获得感强,满意度高
在翻转课结束后分别对翻转组与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与满意度问卷调查,经分析显示,翻转班学生的课堂体验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在学生获得感维度上,翻转组学生对翻转课堂获得感的题项自评分数显著高于传统课堂学生。翻转课堂中,向学生呈现了对一个问题的交流、讨论、总结、提炼和升华过程,因此,对学生来说,翻转课堂的获得感显著比传统课强。
在课堂吸引维度上,翻转组对翻转课堂的吸引力评价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课堂的评价。翻转课堂的抬头率和点头率比之传统课堂确有明显的提高。问卷数据分析显示,学生更愿意在翻转课前花时间进行预习准备,在线下课程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且学生们更倾向于将来继续以翻转的形式进行学习。
在课堂表现维度上,翻转组对在翻转课堂中的自我课堂表现力题项评分与传统课堂学生对自我的课堂表现力相比显著更高。在翻转课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小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比较充分。
在课程满意度维度上,翻转组对在翻转课堂的满意度得分也均高于传统课堂评分,这说明翻转课堂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让学生感到有所获得,因而满意度较高。
3 对在“纲要”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小结
第一,做好教学设计,是顺畅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必须明确“纲要”课程的授课目的,科学合理的设置翻转内容,会对翻转课堂实效的提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重视学生反馈环节,以观察翻转课堂的实际效果。
第二,优选合适的翻转内容,这是翻转课堂能够成功的重要支撑。一方面,翻转课堂需要符合思政课基本教学目的和内容,体现思政课“八个统一”,“把姓‘马的政治纪律挺在前”,[3]保证知识碎片化和系统化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翻转内容是否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在前期能有相应的智力投入。在“纲要”课程中,可以选择翻转的主题是较多的,比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如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为什么没有成功,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胜利又失败,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怎样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等。
第三,翻转模式极大地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在“对本门教学课程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上,翻转班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翻转课之后,翻转课教改班在该学期的课堂气氛都相对比较活跃,并且在课后与教师的交流也更多。
4 对高校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的延伸思考
翻转课堂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对现有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相当有益补充。但翻转课堂如何更加贴合思政课的授课目标、如何在思政课中顺畅运用,如何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等等,这些都还需要继续尝试、探索和思考的。 第一,翻转课堂首先是理念上的转换。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研讨—不断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不断形成并完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也更应要有一定的学术自信,不应過度担心学生翻转过程中遇到瓶颈或者不可调和的矛盾;教师也应对学生给以必要的信任和让学生自我选择和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能够利用现有各种资源进行积极和正向整合。
第二,翻转课堂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技术储备,熟练运用各类网络教学媒体或信息平台,掌握制作微课视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授课教师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敏锐的专业洞察和灵活的现场组织能力。另外,如果要将翻转课堂逐步推广开来,更需要强化教学团队,重视协作的力量。
第三,翻转课堂需要引入更为细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模式,更突出过程性评价。由于教学班人数偏多,且同伴互评也存在一定弊端,笔者未在翻转课堂中引入同伴互评机制。但是翻转中,笔者要求每个小组要提交小组成员分工,另外,从汇报和讨论过程中可以看到小组内部成员因为充分交流和讨论,能在翻转交流过程中有明确的认识,在应对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时,也能基本做到小组成员互相支持补充,因此可以对各小组的翻转课有一个基本评价。但总体来说,如何更为科学、公平、公正的进行教学评价,仍然需要继续探索。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思政专项)“叙事视角下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2019SJB074)
参考文献
[1] 参见张乐等.“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亚太教育,2016(34).
[2] 王勇军.“翻转课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突破[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9).
[3] 卓爱平.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