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萍,李阳,黄蔚妍
1.中山市博爱医院健康教育科,广东中山 528400;2.中山市健康教育所,广东中山 5284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号召全社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健康场所建设被称为健康中国的细胞工程,最有代表性的场所是医院、学校、工作场所、社区。开展健康促进医院是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2]。2013年11月以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倡议及我国政府有关通知精神,广东省全面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动建立健全省、市、县(区)、镇(街)、村(居)5级健康促进工作网络,以不断推进全省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深入、可持续发展[3]。截至2020年12月,中山市有55家医院通过评审获颁健康促进医院,占82.1%,其中9家医院荣获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医院,获得第三批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县(区)1个。2018年,东区、小榄镇、东凤镇、三乡镇申报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区)”。2020年10月12~27日,市健康教育所组织市健康教育专家到4个申报镇区开展市级评估,包括对其中4家健康促进医院进行现状评估。现将对中山市4家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效果的评估情况报道如下。
广东省中山市是不设市和县,直接下辖乡、镇、街道的地级市,镇区可申报创建“健康促进县(区)”。该次调查于2020年10月12~27日以4个申报镇各自推荐其辖区内的1家医院,共4家医院为调查对象,其中国有镇属三甲综合医院1家,国有镇属二甲综合医院2家,民营二级专科医院1家。
依据《全国健康促进县/区综合评分表》(2019年版)中的《健康促进医院现场评分表》(2016年版)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5项,涵盖组织管理、健康环境、无烟医院、健康教育、建设效果5大方面;二级指标13项,分别为协调机制、制度建设、组织实施、保障措施、诊疗环境、人文环境、无烟环境、无烟宣传、戒烟服务,患者健康促进、社区健康促进、职工健康促进、建设效果;三级指标41项,其中组织管理15项,健康环境6项,无烟医院8项,健康教育11项,建设效果1项。中山市健康教育所组织本市相关专家9名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察与访谈、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分,所查资料为4家医院按照上述评分表指标自行上传的2018—2020年度资料。
该次调查4家医院在创建阶段均已通过评审,获颁健康促进医院,其中2家医院获颁4年以上,2家医院获颁2年以上。
4家医院均有院领导牵头的健康促进医院领导小组、牵头负责部门及其职责(100%),并将健康促进和控烟工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和制度(100%),但均存在每季度2次工作例会记录资料不全问题(0%),均未有专职人员(0%),牵头部门分别由公共卫生科、科教科、医务科、宣传科人员兼职负责;1家医院每年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及控烟知识培训(25%),3家医院各科室设有健康促进场所、宣传阵地和设备(75%)、每年制定计划和总结(75%),均有一定经费支出(100%)。
4家医院在院感、卫生、标识、医疗废物、文明、绿色通道等诊疗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均符合安全健康要求(100%)。
4家医院均有明显的禁烟标识、无在非吸烟区吸烟现象、无销售烟草制品及烟草广告、有相应科室提供戒烟服务(100%),2家医院控烟宣传不足(50%),1家坚持每年开展控烟活动(25%),均未公示戒烟咨询电话、多专科门诊及住院部缺乏对吸烟史患者戒烟干预记录(0%)。
2家医院门诊和住院部重点科室有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及要点、有常见病和健康问题健康教育资料(50%),3家均有开展院内外活动和记录(75%),利用宣传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施健康教育、开展职工体检及文体活动(100%),但均无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和要点,也未做到每月更新健康教育专栏内容(0%),4家医院官微科普发稿量差异大。访谈中,有2家医院医护人员不了解健康教育程序和常见病健康教育要点(50%)。
表1 中山市4家健康促进医院41项评估指标统计分析
4家医院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达标。
有关4家健康促进医院41项评估指标统计分析表,见表1。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芬兰召开的第八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提出了“将健康融于所有政策”的主题,强调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实施综合干预。为了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目标,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4],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5],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6],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4]。建设健康促进医院一方面要推进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举措、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体现[7],也是加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8]。该次调查中,4家医院均为镇政府推荐的健康促进医院工作质量相对较好的医院。结果显示,通过创建活动,4家医院在组织管理和健康环境方面落实较好,均设置了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3级组织架构,建立制度职责,采用义诊、健康讲座、健康主题日活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传统媒体及自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多次院内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增加健康体检频次,提高了职工体检率,多部门联动营造安全、卫生、便捷、健康的良好氛围,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超过达标标准。其中评分较高的3家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优良,这与李晋芬等[9]在“新时期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方向及模式探讨”中的调研结果相似。但整体来看,这4家医院健康促进工作细节质量、工作持续性、资料收集整理、无烟医院、健康教育等方面仍存在薄弱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依据《健康促进医院现场评分表》(2016年版)评分标准,现场评估70分以上达到健康促进医院标准。结果显示,3家医院达标,1家不达标。在协调机制方面,各院均无每季度2次例会记录;在制度建设方面,4家医院有基本制度,但制度总的数量多少不一;在组织实施方面,对制度落实力度不一;在保障措施方面,均为医院经费支出,但为节省费用及人力支出,加之主管人员认为医院患者与群众是流动性的,没有必要经常更新健康教育专栏,均不能做到每月更新内容;3家医院内较少摆放常见疾病健康宣传页;均缺乏社区健康教育流程和要点,有的医院健康教育常规资料不全甚至缺乏;健教资料内容分类、文档、表格、数量各异;除了1家民营专科医院外,其余3家医院缺少健康促进特色项目。这即与医院领导不重视、干部员工意识不足、缺乏专业人员督导有关,也与我国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基本情况相一致,仍处于探索阶段[10],未能达到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我国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将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继续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工作。②进一步健全相关建设规范和标准,探索完善建设路径。③加强指导和培训,提高各地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水平。④总结遴选各地典型经验和优秀实践,加大交流推广。⑤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及时汲取国际先进的做法,同时分享中国好的经验[10]。这将为各地健康促进医院规范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建议二级以上医院管理层树立把医院建设成为健康促进中心的目标[11],关注国家相关政策与标准解读,定期研究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做好会议纪要;重视制度落实,强调全员培训与参与的重要性;秉持开放与创新理念,加强医院间学习与交流,因地制宜,在目前经费有限情况下,除了利用传统方法如专栏、宣传页等进行健康传播外,充分发挥互联网+健康促进的作用,利用官微、微信二维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科普推广。实施目标考核制,将任务指标分解到相关职能科室,定期督导完成情况,持续改进不足,提高健康促进医院质量水平。
资料显示,4家医院创建阶段各项工作落实较好,之后较为薄弱。各家医院在创建启动阶段均有召开启动大会与培训,但在创建后阶段仅有1家医院能够落实每年定期培训工作。这既与医院领导不重视,主管人员健康促进意识薄弱,执行培训制度力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有关;同时,也与国家层面目前尚无针对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工作的权威性指导意见,导致呈现区域化、地方化、运动化的特点,使该项工作难以规范、有序、科学、长效的进行有关[12]。建议:①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健康促进工作,推动将健康促进理念、策略融入到医院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中[10],实施健康促进工作日常化,培训常态化,督导定期化,而不是流于表面化、形式化、运动化。践行健康促进工作日常化,使之融入医疗服务每一个过程。培训常态化是将对健康促进政策解读及其知识技能内容纳入全员继续教育课程,领悟“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内涵,认识行政干预对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成功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后,主管人员应每年制定并下发培训计划,确定每季度或(和)月学习重点,开展院、科级多层次多途径培训,使全员树立健康促进理念,提高健康促进知识和技能,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②加强专业人才建设。调查发现,4家医院主管科室干部、科员均为兼职的非专业人员,无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较少参加上级组织相关培训,造成专业知识不足、资料收集整理欠规范、难以督导临床医技科室等短板现象发生。1家国有镇属二级医院主管科室仅有1名兼职非医疗背景的人员主管,工作量大和业务不熟练,造成无法完成工作职责,出现2018年第4季度、2019、2020年均无资料可查的离奇现象。面对上级的质量检查,主管人员由于无法完成工作职责可能形成职业挫败感和压力感,不利于身心健康。基于镇属二级医院编制及人员有限的问题,建议二级以上医院重视人事管理问题,必要时增加人手,也可分解任务到多个相关科室,提高工作绩效。健康教育专业能力建设是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是推动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核心竞争力[13]。李英华等人[14]在对“国际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专业能力评价标准研究”中指出,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已明确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人员的专业能力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开展专业人员资质认证。而我国从事健康教育的人才队伍呈现文化程度整体不高、专业背景复杂、专业技术职称偏低等特点,直接制约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与所承担的健康中国建设的使命要求有较大差距,与该次调查结果一致,这也是该市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情况,再次说明加强专业人才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此背景下,强化培训制度常态化,对全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非常重要。主管人员应增强主动学习意识,经常查阅文献,积极参与交流学习,对提高业务水平大有裨益。③发挥健康促进的公益性,提高医院社会效益,促进医院持续发展。因势利导,应用SWOT分析法思考与探索健康促进医院创建过程中的机会和威胁,发挥优势和长处,抓住外部机会,克服内外部不足,为持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打造良好平台[15]。调查了解到,民营专科医院发挥专科优势,对常见专科疾病有详细的健康教育常规,有较多醒目的宣教海报以及纸质健康教育宣传页,对需要患者掌握的自我护理操作技能,采用电视播放视频、操作示范等教会患者,经常开展公益健康活动及免费专项健康检查,受到了患者的好评,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助力医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④完善鼓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积极性。该研究所在医院近几年不断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绩效考核方案,保障健康科普稿件的来源,鼓励科室多形式开展健康公益活动和科普宣传工作、按时按质上交资料的积极性,使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了持续进步,荣获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医院(2018-2020)称号。
调查发现,4家医院健康教育资料内容分类、文档、表格、数量各异,有的医院主管人员主动到上级医院学习与交流,健康教育资料收集归档较为齐全;有的医院主管人员凭借个人对评分标准主观理解准备资料,出现较多的问题。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档案的收集与管理要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只有严格按照“广泛收集、严格审核、规范整理、科学归档、系统编号”5个标准进行归档管理,才能更好地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16]。建议上级主管机构举办相关培训班,提高主管人员专业素质。健康促进工作资料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建议做好日常和定时收集工作,按内容分类进行整理归档,具体分类有文件、规范类,制度、职责、流程类,每年实施方案、计划、总结、例会记录、设施设备统计、获奖类,每年培训记录、宣传栏(页)更新记录、健教资料发放记录、活动及效果评价记录、督导记录类、各科健康教育常规类、精品项目类、多媒体类以及外出学习、交流资料等类别。资料整理不仅有利于健康促进工作的规范发展,也方便专家检查督导和持续改进。建议主管科室将督导工作纳入院长业务查房,提高临床医技科室的重视度;对执行科室强化日常评估和阶段评估,日常评估建立在医院常规记录、收集、存档相关活动的数据与资料基础上,随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阶段性评估可对照相关评估指标与标准定期开展评估总结[9]。该研究认为,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借鉴外院经验,开发和完善健康教育信息化报告流程,如建立办公网健康促进上报登记管理流程,要求各科室将每月健康促进工作开展的内容通过办公网络实时上报,主管人员实时审核与互动沟通,到科室实地参与或核实,每月底进行汇总和分析,并纳入医院科室评比和绩效考核,提升健康促进管理水平[17]。
4家医院均有控烟标识张贴,但控烟宣传不足,有的将宣传页放在抽屉内,没有公示戒烟咨询电话,不能落实每年开展控烟活动,除呼吸科外,多专科缺少对吸烟者的戒烟干预记录。罗敏红等人[18]在对广州市医疗机构职工对无烟医疗机构认知度和责任度研究中指出,发达国家在控烟方面的成功经验表明,医疗工作者带头不吸烟并且劝阻他人吸烟的行为在控烟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烟医院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医院中绝大部分职工清楚负有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但存在知行分离现象。需加强职工控烟相关知识和要求培训,完善戒烟服务体系。徐志杰等人[19]在“无烟医院建设的国内外现状及启示”研究中发现,提供优质的戒烟辅助服务是目前无烟医院在建设过程中普遍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与该次对中山市4家医院控烟工作评估结果相一致。鉴于吸烟本质上是一种慢性疾病,即烟草依赖,世界卫生组织对其有专门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编码(F17.2),有其相应的临床诊断标准,故其应当与高血压、脂肪肝等同样被各科室临床医生记入患者的入院诊断中并开展常规治疗。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议一方面是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相应医疗规章制度,将戒烟服务纳入常规诊疗过程;另一方面是二级以上医院采用多形式强化控烟培训和宣传,医疗、护理、宣传等职能科室协调管理与督导,按照无烟医疗机构标准落实细节工作。
从中山市4家健康促进医院41项指标结果汇总表来看,健康教育工作是镇属医院最为薄弱之处。第一个问题是健康教育要点内容不完善或者缺乏。大部分二级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多以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大科来分科,如内科含有呼吸、消化、内分泌等不同亚专科患者,涉及病种多,常见病及健康问题健康教育要点不完善甚至缺乏,不仅影响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的自觉性,也不方便患者和家属自行学习,更难以保障其科学性、规范性。有的医院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医护人员不能够回答健康促进程序和主要职责,由护士长补充回答得比较完善;有的医院住院部除了妇产科有孕产妇课室,其他科室均无宣教场地。2020年6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十七条中明确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医疗卫生人员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当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20]做好健康促进工作已被提升到法定职责的高度,建议医务、护理部门及临床科室制定工作计划,按阶段完善专科常见病及健康问题要点资料,也可到上级医院学习,将规范科学的相关资料用以借鉴学习。定期对员工提供健康促进干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自觉性、积极性与技能水平。第二个问题是4家医院虽然有针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但均无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和要点,说明一线医务人员没有掌握基本的健康促进常识,不能形成规范性资料。建议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健康促进程序,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开展活动,提高健康促进效果。专家组注意到虽然民营专科医院的规模比同级别镇属公立医院小,但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活动,品牌形象更为突出。在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小规模的镇区医院可发挥该院专科特色,打造特色健康促进项目,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第三个问题是部分医院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4家医院均建立官微平台实施健康科普工作,统计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发稿量差异大,分别为26、28、178、422篇次,后二者为民营专科医院及三甲医院,这与医院管理力度、专职人员专业素质和数量有关。微信平台具有免费、便捷、传播快等特点,各级医院应发展、创新互联网+健康促进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21]。
综上所述,建设健康促进医院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多部门持续性开展协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与细节管理,坚持工作日常化、培训常态化、督导定期化,加强医院间的学习和交流,开拓思维,创新健康教育特色项目,不断巩固和深化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