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洁 蒋双林 黄翠娥 肖杰 杨艳敏 康科星
朱文召 周年英 李丽娜 熊金剑 雷志祥
导读:主要分析了天门市莲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种质资源的搜集研究力度、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强科技支撑等莲藕产业发展对策。
莲(Nelumbo nucifera),又称芙蕖,莲科莲属,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莲全身是宝,春季可采藕带,夏季可赏莲花,秋季可采莲蓬,冬季可收莲藕,是一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水生蔬菜。同时,莲还能起到美化环境和净化水质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关注[1~4]。
现对天门市莲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优化天门市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参考[1,5,6]。
随着消费者对莲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莲的需求量增加。目前莲已成为天门市水生蔬菜种植的主要品种,其种植面积占水生蔬菜种植总面积的80%左右。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乡镇, 其中九真镇种植面积约1.4 万亩(933.3 hm2)、净潭乡约4000 亩(266.7 hm2)、沉湖2000 亩(133.3 hm2)、皂市镇800 亩(53.3 hm2),其他乡镇亦有零星种植。
天门市多种植浅水藕,根据销售产品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作观赏荷花,品种多为本地野生种;二是以鲜食藕带为销售产品,产量250 kg/667 m2,售价约为2.5 元/kg,品种多为武植二号、龙船底;三是以食用莲藕为销售产品,667 m2产量约为2500 kg,价格为2 元/kg,品种主要为天仙(七号)金芙蓉、鄂莲6 号;四是以莲蓬、莲籽为销售产品,667 m2产去心莲籽200 kg,价格约40 元/kg,品种多为湘莲;五是以加工后的产品为销售产品,如藕丸、泡藕带等。
随着蔬菜基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涉农企业、 合作社想尽一切办法创新蔬菜的加工模式,提升蔬菜加工水平和档次。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天门市碧莲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天门市水乡园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市级龙头莲藕生产加工企业,共拥有厂房1.26 万m2,冷库2 座,库容量0.5 万t,产品以藕丝、藕带、藕丸为主。其中,碧莲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工产品藕带, 年产量0.1 万t左右,销售额将近0.4 亿,产品远销省内外。
按照城乡一体、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要求,省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天门市原野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天湖野荷生态园,是马湾镇最大的野荷生产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碟莲三”传承基地,园区已建成茭白生态种植基地、 水芹生态种植基地、莲藕生态种植基地、荸荠生态种植基地和蒲菜生态种植基地,并配套建成了一个水生蔬菜实验室,以技术输出带动天门种植户发展,实现增产增收。游客可以自行采摘, 依据自己的口味进行定制化烹调,该生态园年产值达200 万元。
随着莲藕种植效益的不断增加, 莲藕规模化、组织化种植进程不断加快。由农户或社会能人自发组织成立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近10 余家, 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00 多户扩大种植范围和规模,是天门市主要采用的运作模式。这些经营主体的成立和发展,很好地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天门市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天门市组织蔬菜、植保、土肥、绿品等相关专家制订天门莲藕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全面推广统一原种、统一用药、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用肥的“六统一”产业化生产模式,达到了减肥减药、提质增效目的。目前,天门市湖北众美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莲藕。
天门市境内水生资源种类众多,分布较广。但是由于种植区域性强, 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许多野生种在生产上被当作杂草清除,未作为种质保存下来,致使许多种质资源丢失,如皂市红花野藕、竟陵湖藕。天门市目前对种质资源的研究较少、对种质资源相关的研究滞后。
部分莲种植户在环湖河低洼湿地区域依水生产,生产环境较为原生态,多采用1 年1 茬或1 年2茬的露地种植模式,投资力度不够,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缺乏配套设施,抗灾能力较弱。如2016 年皂市荷花潭村种植的400 亩(26.7 hm2)莲藕因水灾不能及时排水,全部被淹死。
莲因特有的生长环境导致其生产操作、采收等难度较大。目前生产上仍沿袭传统的栽培模式,管理较为粗放,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以人工采收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此外,莲藕品种较为落后,由于传统观念,大多品种仍为自种自繁。大多种植户对新推出的品种接受度有限,导致新品种一直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如九真镇龙背村种植的600 亩(40 hm2)莲藕,至今使用的品种还是20 世纪70 年代的巴河长茎和巴河短茎。
采莲蓬
天门市莲产品销售及管理方式简单、 粗放,大部分以原生态鲜品销售为主,在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上还没有突破,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天门莲产业整体知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十分有限,品牌效应不明显。
广泛收集天门莲种质资源, 建立地方莲品种圃,保存当地的种质资源,开展莲遗传多样性及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结合天门实际,在对优良地方品种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品种与地方品种进行杂交选育、系谱选育等多种途径,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随着莲产业的迅速发展,不少莲品种因种植时间久,而出现品种退化和病害严重现象,应加强对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丰富种植结构。此外,加快设施莲基地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和集中连片的原则,重点发展钢构大棚种植。
立足天门莲产业区域布局和特色,积极引导和培育莲产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推广“1+N”模式,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形式,促进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联结共同体,增强产业发展凝聚力,提升天门莲产业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化生产。
莲藕
邀请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开展科研攻关,筛选适合天门种植的高产、高效莲产品品种,制订配套栽培技术和高效种植模式,修订和完善莲藕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组织基地负责人、种植大户到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专业种植技术;组织科技服务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把先进适用技术传播到生产一线, 同时加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创新科技推广机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以绿色防控促进品牌创建,以绿色优质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如天门市碧莲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天门市水乡园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等实力强大的加工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创新发展理念,充分挖掘自身品牌优势,做大做强莲产业,并将产品打造为全国同类产品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