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水把握“四要”

2021-05-28 06:52《农村百事通》编辑部
农村百事通 2021年13期
关键词:四要黏稠度饮水量

人体中有65%~70%是水分,科学合理地饮水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维护体内各大器官功能正常运转,有利于身体健康。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科学饮水呢?

一、饮水量要控制好

我们常听说“一天喝八杯水”有益身体健康。其实“八杯水”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要具体施行,还需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应补充1200~1500毫升的水。如果工作环境在户外、天气炎热、出汗量大,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但每天的总饮水量也应控制在2000~3000毫升。同时,要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建议人们少量多次饮水。因为如果人们一次性饮水量超过200毫升,就会起到利尿的作用,不但身体吸收不了水分,还会增加体内水分的丢失。建议每次饮水量控制在100~200毫升。

二、饮水时间要合理

对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天有几个饮水黄金时间段,主要如下:

1.早上起床后。早上起床后,人体易处于缺水状态。此时饮水,既能补充睡眠时机体代谢所失去的水分,促进排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体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肌梗死、血栓等的发病率。

2.饭前半小时。饭前半小时胃部很空,胃酸浓度较高,人们的饥饿感较强。此时适量饮水既能稀释胃酸,缓解饥饿感,也能让胃肠道为消化食物做好准备。

3.午睡后。午睡时人体体温升高,导致体内一部分水分变成汗液蒸发,再加上肠胃消化午餐也消耗了人体的水分。因此,午睡后人们容易感到口渴,此时建议补充200毫升左右的水。

4.下午四时左右。人们此时已经工作或学习了一段时间,往往会感到疲惫。如果此时适量饮水,不仅有助于人们保持头脑清醒,还能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减少人体赘肉的产生。

5.晚上睡前一小时。睡觉时人体内的水分会不断流失,血液黏稠度会上升到高峰值。因此,在睡前1小时补充200毫升左右的水,有助于稀释血液黏稠度,利于身体健康。

6.起夜时。不少人有起夜的习惯,特别是中老年人有时会有夜尿频繁的症状。建议起夜之后补充100毫升左右的水,此时补水能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风险。

7.洗澡前后。洗澡前先饮水,可防止因洗浴时出汗较多、血液黏稠、血压升高所致的意外发生;洗完澡后饮水则是补充人体丢失的水分。

8.特殊时期。人们感冒发热时,饮水能帮助清除呼吸道上的黏液,利于身体康复;呕吐腹泻时,饮水能避免人体脱水;便秘时,饮水能刺激胃肠蠕动,从而促进排便。

三、水温要适宜

口腔最适合的水温是35℃,从口腔到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承受60℃的水温,否则会造成烫伤。因此,日常饮用水的温度宜控制在18~45℃。饮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水均会刺激胃、肠黏膜血管急剧收缩,造成肠胃不适,同时还会损伤牙齿。

四、要对症饮水

一些患者有特定的补水要求,如泌尿系统结石、痛风、高脂血症等患者,每天摄水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心脏、肾脏功能欠佳的患者,每天摄水量不能超过3000毫升,否则会加重身体负荷,不利于稳定病情。此外,对于运动量大、出汗多的人而言,需要及时饮水保持体液平衡:运动前半小时,先喝300~500毫升水;运动中最好每隔15分钟补充200毫升的水;运动后应该持续每隔15分钟饮水100~200毫升,一直到尿液不再是特别黄为止。

猜你喜欢
四要黏稠度饮水量
睡前喝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膀胱冲洗对饮水量不足长期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饮水管理措施
每天要喝多少水?饮水量公式帮你算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略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四要”
离子反应学习中的“四要”
初中英语课堂要做到“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