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先,钱学锋
(1.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应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 年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仍然停留在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行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水平。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步伐暂时延缓,中国制造企业遇到传统比较优势下滑以及廉价劳动力及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困难,我国制造业外贸企业亟需完成“由量向质”的转变,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企业亟需创新升级[1]。为了重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中国政府根据国际梯度转移的内在规律及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推出一系列“筋骨之强”的举措,明确提出“中国应当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加快吸引外资、打破行政垄断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理论上,营商环境优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简化行政审批、规范企业经营,强化监督检查,有利于企业降低寻租成本,规范标准化经营,降低因经营产生的交易成本。企业可以对市场快速反应,有助于扩大经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可以刺激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软实力”支持,加快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从而实现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为破除我国制造企业“低端锁定”现象,尤其是小型的加工制造企业仍处于技术水平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必须深入微观企业主体,通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形成产业集群创新,从而推动全球价值链攀升。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个消费群,培育好本国消费潜力,为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积蓄微观力量。当前,对产业集群升级、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国内外文献研究颇多,但是以下问题值得深思:一是我国制造企业“低端锁定”的原因是低技术水平的加工组装,贸易附加值较低,生产重复性较大;二是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没有“内在动力”去主动升级制造环节。因此,我国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的关键在于提供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为此,一是要优化我国营商环境,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从劳动密集型的“人口红利”向专业技术性强的“人才红利”转变;二是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企业出口贸易附加值,促进企业R&D 活动,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和添加产品新功能。
与以往文献研究相比,本文主要贡献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往文献普遍采用国内增加值和出口技术复杂度来研究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问题,忽略了政府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所带来的正外部性。本文重点论证全球价值链企业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能够降低企业寻租空间,压缩寻租成本,提高企业创新研发带来的收益,从而进一步激励企业开展R&D 活动。第二,将寻租空间与企业R&D 活动引入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中,突出了营商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外部环境优化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和作用机理。
1.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最突出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压缩寻租空间,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政府充分利用一切信息化资源,简化行政审批,规范企业经营外部环境,降低不确定性风险[2-4]。许和连和王海成[5]认为优化营商环境可以瓦解大型垄断企业寻租渠道,创造一个公平、可预期的外部营商环境,降低新生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有助于外贸制造企业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往往伴随着公共资源低效率配置,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会诱导营商环境的进一步缺失,使得在位企业和新生企业间缺乏有效公平竞争环境,不利于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营商环境的优化可以使企业处于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宏观环境,有利于企业拓展市场,加快企业R&D 活动[6]。营商环境的改善也表现为对传统政府管理体制进行合理调整,释放企业市场创新活力,促进企业R&D 活动,同时鼓励政府创造一个公平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7]。卢万青和陈万灵[8]认为拉美国家及“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虽然通过进口替代策略取得了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无法建立起技术上的比较优势,这种高速增长是难以维系的。
2.营商环境与全球价值链升级
营商环境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增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力。戴翔和刘梦[9]认为全球价值链升级取决于一国或地区拥有的要素禀赋质量。但是,决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因素不仅仅只是各国要素禀赋差异,更重要地体现在制度环境能否让生产要素禀赋优势转化为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现实条件[10]。制度环境中的营商环境内容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鼓励企业技术活动[11]。刘胜和申明浩[12]直接用营商环境实证考察其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顾振华和沈瑶[13]及杨珍增和刘晶[14]认为优化营商环境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对于一国或地区制造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至关重要。戴翔和刘梦[10]认为优化营商环境可以鼓励企业创新和技术进步,这是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改善或攀升的最本质特征。企业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出口产品的海外形象,因此,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有利于提高产品制造环节贸易附加值[15],进一步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16]。
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视角看,营商环境会直接影响微观企业的契约执行效率,而契约执行效率提高会进一步加快企业“学习效应”,从而促进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由营商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技术创新是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因素[17-18]。刘胜和申明浩[12]认为营商环境会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企业R&D 活动,使微观企业更易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良好的营商环境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压缩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加快技术研发活动。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本质上就是企业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激发创新动力,从而实现其全球价值链升级。因此,戴翔和刘梦[10]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改善或攀升本质上就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结果。因为技术创新活动会促进企业从事高附加值生产环节,从而改善贸易条件,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目的。
优化营商环境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营商环境、寻租成本与技术创新关系
营商环境所表征的变量可以涵盖多方面,如政府服务能力、企业外部环境、消费者生活配套环境、对外开放环境,法治人文环境等。目前,国内外文献还无法将营商环境所涵盖的指标体系明确下来。本文采用许和连和王海成[5]的做法,将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瓦解企业寻租渠道,作为营商环境改善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应该由“微笑曲线”底部向两端升级,是一个动态过程。同时,全球价值链“产品内贸易分工”显著特征就是中间产品贸易大幅度增加。如果企业进口中间产品并通过自身产业链加工出口,就符合全球价值链分工特征。优化营商环境可以压缩企业寻租空间,有助于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相关活动,从而促使本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具体,本文借鉴Barro[19]的做法:设制度性交易成本是Cv,企业寻租事项中第k项行政审批的支付为bk(k=1,2,…,n),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的总交易成本为制度性交易成本与寻租成本之和B,,B>Cv,那么全球价值链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净收益为:
公式(1)中,q为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成功的概率,r为折现因子,h为技术人员,w为工资率,π为创新活动收益,因此,只有当全球价值链企业Vt(j)>0 时,才会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全球价值链企业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能够降低寻租空间,压缩寻租成本,提高企业创新研发带来的收益,进一步鼓励企业开展R&D 活动。
以上分析表明,对全球价值链企业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开展R&D 活动。因此,全球价值链企业会以更高的概率推出贸易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新服务,从而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本文借鉴Koopman等[20]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测度方法:
根据公式(2)出口产品贸易附加值高,表现为更高的出口国内增加值(IV)和更低的出口国外增加值(FV),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全球价值链升级是动态过程,企业R&D 活动可以促进生产技术进步,有利于企业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或已有产品添加新功能,提高出口贸易附加值,从而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
根据前文理论部分知,制造企业开展R&D 活动,有助于企业降低中间产品生产损耗,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从而实现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全球价值链升级与企业开展R&D 活动密切关联。郑丹青和于津平[21]及Koopman 等[20]采用GVC-Position 来反映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但是从指标构成来看,无法反映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引发的技术升级,因此该指标是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近似替代与改良。本文认为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应更多体现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外贸企业是否进行R&D 活动并推出具有高技术特征的新产品或者新功能作为判断依据。
本文数据来源应该反映出中国制造企业营商环境及R&D 活动情况,介于可利用的面板数据极为稀缺,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开展针对中国制造企业“China-Enterprise Survey 2012”的微观面板调查数据,该数据由世界银行调查人员通过问卷及现场调研方式来获取,包括北京、上海等25 个大中城市,涉及2 700 家民营企业、148 家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了20 个主要制造行业,包括电子产业、食品等。同时,包含了7 个服务业,包括零售、汽车服务等,这些调研数据采用统计学上的分类抽样,按照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划分为中小微企业(19 名员工以下)、中型企业(20 至99 名员工)及大型企业。这些调查数据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营商环境的数据调查,包括企业规模、性质、销售和采购等;第二部分是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包括企业财务信息。这些被调研的企业都是从中国统计局获取公司名称,有时世界银行也会从较大的行业协会获取资料。
变量定义及选取:
(1)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变量。由于全球价值链是以产品内贸易分工为特征,以中间产品进口为特点,因此,根据前文理论部分知,如果企业进口中间产品,就视为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之中。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会涉及不同程度的R&D 活动,无论是改良产品还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都要涉及企业研发投入活动。因此,将进行研发投入作为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依据。
(2)优化营商环境变量。营商环境变量涵盖较广,目前学界对营商环境指标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按照许和连和王海成[5]思路,认为优化营商环境可以瓦解大型垄断企业寻租渠道,创造一个公平、可持续的稳定营商外部环境,降低新生企业交易成本。因此,选择寻租空间作为营商环境的近似替代变量。寻租空间数据来源是企业在办理许可证及政府服务时,是否提供给相关政府人员额外利益及非正式支付。在较好的营商环境下,企业寻租空间被大幅度压缩;反之,企业更倾向于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用于处理行政条例。在具体处理相关样本时,企业通常会高估相关支付成本。因此,世界银行调查人员作为独立第三方调查机构必须让企业放下负担,客观反映企业为获取行政审批通过时非正式支付大小。本文为了慎重处理采取了0-1 变量,0表示企业在办理许可证及政府服务时,提供了相关的非正式支付及礼物,没有完全按照行政程序来处理,否则,取1。这样处理可以降低样本调研误差。
(3)技术许可。技术许可是企业R&D 活动重要的前提条件拓展。本文是否从外资企业获取技术授权来作为相应衡量指标。通常情况下,获取技术许可会进一步刺激企业研发投入。
本文控制变量大致如下:(1)市场拓展。研发投入失败未必会产生新产品或新服务,但是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表示企业市场进一步拓展,产品进一步升级。(2)企业性质。企业性质也会影响企业的R&D 活动及研发投入,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成本要低。因此,将国有企业性质设定为1,其他类型企业设定为0。(3)固定资产投入及更新。购买固定资产类型对企业研发投入方向及产品市场具有牵引作用,更新固定资产则暗示企业进行产品转型升级。(4)产品出口。以直接出口产品的比重来衡量。如果企业直接出口比重越大,说明外贸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越深,相反,企业更加注重开拓本国市场。(5)员工技术培训。员工技术培训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及创新活动,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应当首先对员工开展新技术培训,以便更快适应生产分工模式的转变,如果企业为员工开展了新技术培训取1,否则取0。(6)企业规模。企业规模采用长期聘任的雇员数量。长期聘任情况不仅可以反映出企业规模,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企业研发人力资本情况,对于一个长期稳定经营企业一般需要稳定人才队伍支撑。(7)金融环境。企业所处的金融环境直接关系到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难度及融资成本,以“企业经营是否被融资难度所影响?”来衡量。(8)管理层水平。企业高管层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有重大的决策影响,直接对企业R&D 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以企业经理工作年限取对数来作为其反映的控制变量。本文按照以往文献做法,对城市区域和行业进行了控制并设置了哑变量。本文收集的数据样本中,最多的来自北京,其次是成都,共有1 300 个样本,分布在20 个制造行业。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根据前文所述变量性质及研究目的,选用logit 模型建立如下实证方程:
因变量GVCpji表示p城市j行业中i企业进行全球价值链升级活动,自变量XZpji表示p城市j行业中的i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寻租空间,自变量JSpji表示p城市j行业中i企业所面临外资企业技术授权。交互项中,XZpji与JSpji均取1 时,交互变量才为1,这反映出压缩寻租空间可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从外资获取技术授权。为了防止出现共线性问题,均对交互项做了中心化处理。X为实证方程的控制变量集,εk表示城市固定效应,εj表示行业固定效应。
在实证方程(3)中,设置了寻租空间与外资企业技术授权交互项,这种交互效应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压缩寻租空间有助于国内企业引入外资技术授权,从而陷入外资技术控制,加强了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增加了企业对外贸易依赖度,不利于国内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二是压缩寻租空间,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国内企业引入外资技术授权,而这种授权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这种技术溢出的正外部性改善了企业技术研发活动的外部条件,从而有助于国内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在控制了行业、城市固定效应后,营商环境、外资技术授权及其交互项均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Logit 模型回归结果证实了研究假设1:压缩寻租空间有助于引入外资企业技术授权并提高国内企业R&D 活动(见表2)。
表2 回归结果(一)
从回归结果(一)来看,寻租空间、技术许可及交互项均是显著的,在控制变量中,产品出口和员工技术培训是显著的,说明产品直接出口所占的比重越大,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越高,“低端锁定”的风险越大,不利于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员工技术培训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如果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经常对员工展开新技术培训,企业R&D 活动频繁,有利于企业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市场拓展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显著,市场拓展就是企业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或者是添加新功能,这些“新产品”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有两方面影响。第一,开发“新产品”可以促进企业R&D 活动,更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第二,“新产品”推出市场是全球价值链延伸和进一步拓展。虽然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的研发活动也会改变下游生产环节中间产品的种类和质量,但是这些活动本身并不会促使本环节企业的研发投入,因此,“新产品”可能更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产品出口反映的是企业直接出口所占的比重,如果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越深,那么企业直接出口所占的比重越大。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越深,“低端锁定”的程度就会加强,不利于企业研发投入活动的开展,对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升级有负面影响。为此,中国要加强本国消费市场的培养,扩大消费市场潜力,将企业推出市场的“新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经济,减少对外贸易依赖度。
对于解释变量寻租空间、技术许可均为二值离散变量,所以无法反映出其对被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影响,按照大多数文献的做法,本文也采用几率比和平均边际效应作为补充来分析其对被解释变量的贡献,具体如表3 所示。
表3 回归结果(二)
给定其他变量,寻租空间变量在几率比模型中及平均边际效应模型中均是显著的,压缩寻租空间,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几率比是其他企业的1.8 倍左右,技术许可变量也是显著的,外资企业新产品技术授权有助于制造企业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几率比是其他企业的1.9 倍左右。因此,压缩寻租空间及技术许可有利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概率分别达80%及90%。从平均边际效应的结果来看,压缩寻租空间及技术许可每增加1 单位,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成功的概率分别提高0.09 单位及0.08 单位左右。从交互项来看,压缩寻租空间有助于外资企业放宽新产品技术授权。因此,随着压缩寻租空间等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的举措,放宽技术许可的制造企业占比每增加1 单位,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成功的概率上升0.23 单位。
本文在实证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控制行业及城市的固定效应,由于世界银行调查问卷设计中可能遗漏相关变量信息,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寻找有效的工具变量,进行模型稳健性检验。顾夏铭等[22]认为,制造企业的R&D 活动更多地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特别是某一特定行业产业政策的影响,但是个别企业的R&D 活动不会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反作用影响。
稳健性检验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寻找核心解释变量的替代工具变量,与解释变量有关,与误差项无关;另一种是同数据源的分样本研究。首先采用第一种稳健性检验方案,即以腐败程度作为寻租空间的工具变量,被调研企业是否认为腐败问题阻碍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如果选择是,变量取0;否,变量取1。李后建和张剑[23]认为腐败问题是由于行政寻租空间较大,腐败对企业创新存在不确定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甄别。夏后学等[24]认为企业寻租是为了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寻租过程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从而干扰市场秩序,妨碍企业创新活动。许和连和王海成[5]认为简政放权降低寻租空间可以有效遏制腐败问题并对简政放权和企业出口绩效进行了准自然实验。因此,腐败程度和寻租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腐败问题和寻租空间是属于个体行为学范畴,并不受实证变量系统性影响,满足工具变量外生性假设(见表4)。
表4 回归结果(三)
回归结果(三)省略了控制变量回归结果,从寻租空间替代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与前文结论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降低企业寻租空间等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有助于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从交互项回归结果看,降低腐败程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获取跨国公司技术许可,有利于中国制造企业R&D 活动和新产品开发,从而提升本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假设1 再次得到支持。
另一种稳健性检验方法是同数据源的分样本回归。本文运用的数据库“China-Enterprise Survey 2012”还包含了对中国制造企业创新技术模块调研。技术许可是企业是否从全球价值链上游的跨国公司得到产品技术授权。按照张峰等[25]的观点,这类技术许可,引发本国企业的R&D 行为属于模仿创新引发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所以本文以技术许可引发的企业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行为定义为“外源式”价值链升级;而创新技术源于企业内部的R&D 活动,则为“内源式”价值链升级。现将技术许可替换为“内源式”价值链升级,即“创意源于企业内部”。除此以外,企业研发投入也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创新成果及活动。例如,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国企业是否推出新产品;是否提高产品柔性;是否进行成本控制;是否采用新技术等。把这些生产环节视为企业研发投入活动的分样本研究,以此分析上述结论的可靠性见表5。
表5 IVprobit 分样本回归结果
从以上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在不同的样本结构下,寻租空间及内部R&D 活动大部分数据样本均表现出显著性特征。压缩寻租空间等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有助于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企业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或在已有产品和服务中添加新特征。因此,这些环节有助于中国制造企业摆脱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以“推陈出新”实现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内部R&D 活动在产品柔性及新流程和新服务中表现出显著性,企业内部的R&D 活动可以一定程度近似地反映出企业自主创新活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有利于产品柔性提升,生产流程的改造升级,新服务的推出,这些都是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软实力”。从交互项回归结果,压缩寻租空间有利于制造企业开展内部R&D 活动,这些回归结果进一步佐证了上文结论的可靠性,从而验证了研究假设1。
公式(2)中GVCit代表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IVit表示一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即由i国出口至另一国家后,经加工后又再次出口到其他国家所实现国内增加值;FVit表示国外增加值,即由i国进口中间产品所包含的国外附加值部分。当出口国内增加值上升时,该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实现了全球价值链升级。为了验证营商环境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设计如下实证方程(变量及数据来源见表6):
公式(4)中,γt表示不随样本个体变化的时间效应,EIit为核心解释变量营商环境指数,Xit为控制变量集合,ηi为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εit为残差项。
表6 变量及数据来源
对实证方程(4),采用OLS 和系统GMM 两种方法验证营商环境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具体实证结果如表7 所示:
表7 实证结果
从表7 回归结果看,OLS 模型中及系统GMM 模型中营商环境发展指数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均是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优化营商环境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加入其他控制变量,核心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没有发生较大变化。这与本文之前的实证结论保持一致,同时验证了研究假设2。
本文研究模型尽可能列举所有影响变量,但是由于调研问卷的设计及调研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模型设计无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潜在影响,仍存在遗漏变量的可能,内生性问题可能无法避免。有的内生性问题还由于模型双向交互影响,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间存在双向交互影响。但已有文献研究表明,企业R&D 活动过程中,研发创新投入与宏观政策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R&D 活动中的研发投入不会对国家宏观产业政策产生影响,而宏观产业政策却会对特定行业的R&D 研发投入产生显著影响。世界银行的调研数据中有专门的法规和税收模块,作为寻租空间的替代变量,即企业是否被要求拜访和会见税收官员。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企业寻租空间被压缩,企业在政府信息化办公平台即可申报进出口关税和补贴,这是推行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简化企业行政审批手续可以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企业报关效率,有利于企业出口贸易提升。相反,如果营商环境恶化,企业面临的外部寻租空间较大,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在寻租空间较大的环境下,甚至会主动拜访海关等税收官员寻求税收减免等信息,这势必会造成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无法处于同一条“起跑线”。而且行政官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寻租空间较大的情况下,会加强企业报关、税收等核查稽查,进一步增加了税收官员拜访企业的“鞋底成本”,制约了一些参与全球价值链制造企业的R&D 活动的积极性,压缩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空间。因此,如果企业没有被要求拜访和会见税收官员变量取1,如果企业被要求拜访和会见税收官员变量取0。本文认为单个企业是否研发投入的决策不会影响一国宏观产业政策的制定,不会对设置的工具变量产生影响。相反,寻租空间及信息化程度却会对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决策造成影响。
使用IVprobit 工具变量回归并对寻租空间设置了工具变量,K-P rk LM 统计量对应的p 值小于0.001,说明拒绝不可识别检验的原假设H0,模型中的工具变量设置合理;同样Wald F 统计量大于10,本文拒绝弱工具变量的问题,因此,工具变量设置有效。回归结果显示出企业是否被要求拜访和会见税收官员等信息化程度指标是寻租空间较好的替代变量,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信息化程度较高、寻租空间较小的营商环境下,企业被要求拜访和会见税收官员的概率会显著降低。回归结果表明压缩寻租空间等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信息化程度提高,企业处于更加公平、透明和稳定可预期的宏观政策中,有利于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进行研发投入活动。制造企业产品创新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摆脱“低端锁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及全球价值链升级[26],与前文结论基本一致。
中美贸易争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美国对中国制造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升级。中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副作用”,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因此,优化营商环境,压缩企业寻租空间,鼓励制造企业R&D 活动,实现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已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理论界研究的重大实践课题。本文采用世界银行针对中国制造企业“China-Enterprise Survey 2012”的微观面板调查数据,利用Logit 模型回归,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降低寻租成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结论中寻租空间变量在几率比模型中及平均边际效应模型中均是显著的。压缩寻租空间,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几率比是其他企业的1.8 倍左右,技术许可变量也是显著的。从平均边际效应的结果来看,压缩寻租空间及技术许可每增加1 单位,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成功的概率分别提高0.09 单位及0.08 单位左右。因此,随着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落实,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第二,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人力技术水平提升。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控制变量员工技术培训是显著的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对企业员工展开新技术培训,有利于人力技术水平提升,有助于企业R&D 活动,从而实现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创新。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推出更高贸易附加值的新产品。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在不同的样本结构下,寻租空间及内部R&D 活动大部分数据样本均表现出显著性特征。压缩寻租空间等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有助全球价值链中国企业推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服务。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有利于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实证结论可以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来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助推我国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实现“十四五”时期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第一,政府应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积极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突出利用创新发展引领全球价值链内涵式升级。为此,需要降低企业对外贸易依赖度,以创新驱动改变全球价值链分工造成的资产专用性“锁定”,解决全球价值链上游跨国公司“敲竹杠”风险。中国企业应该抓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契机,充分挖掘国内大市场潜力,加快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提供内循环动力。
第二,“三管齐下”优化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力。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简政放权为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宏观环境。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对优化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出了重大部署。近五年,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这些强有力的举措有利于中国企业争取全球价值链治理权,提高中国制造产品“国际竞争力”。上述举措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但仍需坚持和继续优化做法。
第三,持续优化我国营商环境,助力我国制造产业链增加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从2019 年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来看,中国营商环境的各项指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指标,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扩大对外招商引资的规模,通过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国外高技术产业,提升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国际循环效率。
第四,优化我国营商环境,促进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新时代新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这为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营商环境的优化释放企业创新动能,实现由传统产业链向创新链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夯实经济内循环基础,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27]。
第五,政府应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高人力技术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能够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提高制造业高技术水平人才供给的主要途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强调深化职业教育发展,可以与市场需求对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实现社会高质量充分就业。因此,国家应加大力度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更大的规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特高计划”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