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领下,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关系逐渐紧密,新兴市场国家占中国贸易的比重虽逐年上升,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出口贸易中的新亮点。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在《2019 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指出新兴市场的实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金砖国家”外长正式会晤时也表明,当今世界正面临着较大变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正在高速崛起。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体制逐步得到完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潜在贸易市场较大。在此背景下,需要密切关注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元边际”和“贸易成本”是新新贸易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该理论将出口增长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本文注重其在产品层面的含义:已有产品出口的继续出口为集约边际,新出口产品种类带来的增长部分为扩展边际。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贸易成本是影响出口二元边际不同增长途径的重要因素。Melitz[1]发现企业在进行出口贸易决策时受生产率影响,只有达到一定生产率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而该值决定了出口价格和产品种类,被称为固定贸易成本。Krautheim[2]发现很少有企业愿意出口产品到偏远地区,是因为距离导致贸易成本增加,且该成本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出口,对集约边际基本没有影响。陈阵和隋岩[3]从微观视角考察贸易成本如何影响中国出口,发现贸易成本主要通过降低扩展边际值,阻碍中国产品出口扩张。曹亮和陆蒙华[4]认为在企业层面,贸易成本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呈现显著的负效应,但是对扩展边际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集约边际。梁俊伟等[5]利用双向固定效应,发现中国与TPP 国的贸易成本与出口二元边际呈现“U”型关系,出口边际扩张存在显著时序惯性,价格边际和扩展边际受到的影响幅度较高,且其敏感性高于数量边际和密度边际。魏浩和郭也[6]利用中国2000—2013 年5 000 多种产品的贸易数据发现,固定贸易成本对中国扩展边际有显著负影响。
目前为止,学者们关于新兴市场国家对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和外汇市场两方面。邵建春[7]运用变系数回归面板模型发现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变动、双边良好的经济基础都会对中国向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国家出口造成影响。陶明和邓竞魁[8]研究新兴市场服务贸易出口,结论表明新兴市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优势尚不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竞争力,但各国有不同的擅长领域。靳玉英等[9]发现压力类型、经济状态对新兴市场外汇市场压力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李萍[10]运用CMS 模型分析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发现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主要影响因素。李计广[11]发现中国对新兴市场各国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各不相同。周丹[12]测量了金砖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弹性,发现弹性变化幅度较大。李国鹏和王绍媛[13]对中国与新兴市场经济一体化与出口二元边际进行探讨,发现经济一体化虽然可以降低贸易成本,但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吴红梅等[14]测度了中国与巴基斯坦1996—2015 年的贸易成本,发现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双边贸易成本变化呈下降趋势。Nichilas 和Joseph[15]发现全球经济危机下,对新兴市场的投资仍能实现多元化收益。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成本的文献主要是整体的双边贸易值测量,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也大多借助企业异质性模型来考察固定贸易成本和自由贸易成本对出口的影响,很少有学者考察细分的贸易成本分别对出口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经济的不确定性,新兴市场的综合国力逐渐提升,与中国的贸易逐渐紧密,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新兴市场的贸易发展,但研究较少涉及关中国对新兴市场贸易成本和二元边际研究的探讨。因此,从微观产品层面考察其出口结构,探析贸易成本不同要素对出口增长的影响,有助于分析中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结构,判断增长来源,改善中国外贸出口条件、优化出口结构。
由于数据来源和研究对象不同,二元边际的测算方法有很多,导致测算结果也各不相同。本文将从产品层面出发,利用CEPII BACI 数据库hs02 的6 位数编码产品数据,从出口额角度考察2003—2017 年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将中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拆分为已出口产品的出口增长、未出口产品的新出口和旧出口产品的退出。本文选择20 个新兴市场国家作为样本国。具体分解方法如下所示:
公式(1)描绘了一国的出口增长情况,其中C代表在T期出口,T+1 期也出口的产品集;E代表了T期出口,但T+1 期停止出口的产品集;N代表了T期虽未出口,但T+1 期却开始出口的产品集。因此等式右侧第一项为老产品的继续出口,即集约边际;第二项和第三项分别为老产品退出市场与新产品进入市场,组成了扩展边际。
根据上述分解方法,从出口额角度计算了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出口的二元边际值,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二元边际总体趋势
从图1 可以看出:集约边际(IM)和扩展边际(EM)的差距很大,集约边际甚至是扩展边际的几百倍、上千倍。集约边际在整个出口额增长中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90%以上,其贡献程度远远高于扩展边际。从变化趋势来看,各个国家的集约边际变化趋势较为相同,呈现规律性变化,但扩展边际的变化趋势较为波动。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对新兴市场各国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变动情况,逐一计算其值,由于一一列举二元边际值所占篇幅较大,因此选择部分重要年份展示,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基于出口额的二元边际 单位:亿美元
表1 显示了中国对新兴市场各国,从出口额角度计算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值,表中数据显示二元边际的变化趋势总体与图1 较为符合。
首先,以差距最大的俄罗斯来看,2004 年中国对其出口的集约边际增长金额是55.89 亿美元,占总增长额99.17%,2004 年之后集约边际所占比例一直高于99%,2017 年甚至高达99.92%,由此可见扩展边际所占比例额较小。以差距最小的泰国来看,2004 年对泰国出口的集约边际所占比例为98.86%,2004 年之后虽然所占比例有所波动,但是基本在97.00%至99.00%之间。从该差距可以看出,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增长中,主要是靠旧产品的继续出口拉动,而新产品出口增加额对出口增长的贡献较小。
其次,在考察期内,中国对新兴市场各国出口的集约边际除了受金融危机影响稍有下降,其余年份均呈现规律的增长模式,从而引发了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额的整体下降。扩展边际的变化趋势呈现波浪形,但在2009 年也呈现了大幅下降的趋势,中国对新兴市场各国的扩展边际变化趋势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见,集约边际的变化对出口总额的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即旧产品的继续出口金额变动趋势,决定了中国对新兴市场总出口额变动的趋势。且金融危机对新旧产品的出口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显示新兴市场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较为脆弱。
最后,中国对新兴市场各个国家的二元边际值差距较大。从扩展边际来看,泰国、印尼与越南扩展边际值最大,说明中国对这三个国家的出口种类较为丰富,反之对摩洛哥的扩展边际值较小,对其出口的产品种类也就较少,这可能因为该国距离较远,产品出口受到运输成本制约,其中扩展边际值最大的泰国是摩洛哥的25.87倍,差距较大。观察扩展边际的波动幅度可发现,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基本都处于高增长模式,韩国、泰国和捷克的增长幅度最大,分别达到900.00%、568.54%和246.67%,而哥伦比亚出现了负增长,下降了45.00%。从集约边际来看,中国对韩国、越南与印度的值最大,而埃及、摩洛哥、匈牙利的值较小,韩国的集约边际值约为匈牙利的31.16 倍,且除了匈牙利,其余国家在考察期内集约边际值增幅均在100.00%以上,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分别为越南、印度和秘鲁,充分说明中国对其出口在扩张,贸易关系日益密切。
由上述分析可得出,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整体的出口增长二元边际值差距较大,主要靠集约边际拉动,即已有出口产品的数量扩张拉动出口增长。而扩展边际对其贡献较小,且各个国家的二元边际值相差较大,变动幅度差距也较大。说明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仍然靠已出口产品的出口数量增长拉动,出口产品种类没有产生较大变化,出口结构不够优化。因此在保持已有产品扩张时,也要加强技术创新,吸引新兴市场进口新产品,丰富出口产品结构。
为研究细分的贸易成本对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将不同变量带入模型,本文将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Mt是被解释变量,代表集约边际(IM)和扩展边际(EM);t为时间;α为常数项;C是贸易成本,划分为运输成本、政策成本、信息成本、汇率成本以及贸易伙伴的境内成本;X为其他控制变量,将选取经济规模(GDP)和经济危机(shock)。为消除异方差,部分指标取对数带入模型,扩展后的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i为中国,j代表新兴市场国家,t为时间。
本文根据2009 年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指数,选取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墨西哥、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土耳其、埃及、秘鲁、波兰、哥伦比亚、捷克、摩洛哥、匈牙利以及智利这20 个新兴市场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时间跨度为2004—2017 年。
1.因变量:数据是基于出口额计算的扩展边际值(EM)和集约边际值(IM),也就是出口额形式表示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采用前文计算所得数据。
2.运输成本:包括距离变量(dis)、新兴市场内部地理信息(area、pop)以及通关程序复杂度(logi)。距离变量采用中国北京到新兴市场各国的首都距离,距离越大,成本越高,预期会对二元边际产生负效应,数据来源于CEPII GeoDist。进口国内部地理信息采用新兴市场的地理面积和每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密度两个指标衡量,地理面积越大,需求量越高,而人口密度越高,人口越集中,有利于产品分销,两个变量数据均来源于World Bank。通关程序复杂度则采用新兴市场物流绩效指数LPI 衡量,评分采用5 分制,1 分为最低分,该指数综合反映了海关等机构办事效率、相关基础运输设施的质量、安排价格具有竞争力的货运公司难易度、当地物流运输的便捷性、追踪查询货物能力以及货物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收货人的频率所建立的对一个国家的物流的认知,数据来源于World Bank 数据库。
3.政策成本:主要涉及关税水平(tax)和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关税水平用新兴市场所有产品最惠国加权平均税率衡量,值越高市场进入壁垒越大,数据来源于World Bank。签订贸易协定将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有利于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
4.信息成本: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inf)。这里用移动手机蜂窝数据的有效使用账号和固定宽带订阅数的平均值衡量,新兴市场基础通信设施越完善,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建立和维护贸易关系的信息成本就越低,数据均来源于World Bank。
5.汇率成本:采用实际汇率(exc)衡量。本文采用美元标价法,汇率越高,人民币越贬值,新兴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进口成本越低,从而刺激了新兴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量,预期汇率对二元边际会产生正向影响,数据来源于IMF 的《国际金融统计》。
6.境内成本:主要包括合约成本(cont)、法律成本(law)以及分销成本(sto)三个变量。合约成本用新兴市场各国履行合同所需天数衡量,天数越短,时间成本越低,越有利于中国企业建立分销渠道。法律成本用法律权利力度指数衡量,该指数采用12 分制,0 分最弱,12 分最强,法律监管力度越严,越能保障中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贸易。分销成本用仓库建设所需天数衡量,建立仓库历经所有程序的时间越短,越有利于分销渠道的建立和新产品的出口,以上三个变量数据来源于World Bank 的营商环境项目。
7.其他控制变量:包括经济规模(GDP)和经济危机(shock)。经济规模越大,新兴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数据来源于World Bank 数据库。外部冲击是虚拟变量,由于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将2008 与2009 年的值均设定为1。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2004—2017 年的相关面板数据,通过Stata 软件将数据代入模型(2)与模型(3),并对其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从此来分析运输成本、政策成本、信息成本、汇率成本、境内成本这五种贸易成本对中国向新兴市场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影响回归结果
表2 介绍了各种贸易成本对中国向新兴市场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运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人口密度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在所有成本因素中最大。中国北京与新兴市场首都之间距离对集约边际有显著的负效应,对扩展边际呈现不显著的正效应,中国与新兴市场距离越远,运输困难越大,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强时效性的产品负面影响越大。国土面积对二元边际均呈现显著正效应,国土面积每增长1%,旧产品出口额增长0.19%,新产品出口额增长0.63%,远大于对集约边际的影响,说明新兴市场国土面积越大,对中国已出口产品的数量和新产品种类需求也就越大,但是对新产品种类的需求稍大于对产品数量的需求,对中国新产品打开市场具有一定帮助。农业用地人口密度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与国土面积相似,农业用地人口密度每增长1%,旧产品出口额增长0.35%,新产品出口额则增长0.92%,且实证结果均在1%水平上显著,因此,新兴市场国家的农业用地人口密度越大,交易市场相对来说较为集中,有利于产品规模化出口。进口手续复杂度对二元边际均呈现正效应,但对扩展边际的实证结果并不显著,物流绩效指数越高,通关程序复杂度越低,通关天数越短,出口花费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比较低,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出口。
第二,政策成本对二元边际均起到不同程度上的正效应。进口国关税水平对二元边际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对集约边际实证结果不显著,这与预期不符,这可能是由于新兴市场对中国已出口产品加收关税时,企业的贸易成本增加,压缩了出口利润,且短期内关税不可能有较大波动,刺激了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从而促进了扩展边际增加。签订贸易协定则对二元边际均呈现显著正效应,其中对扩展边际的促进效应略大于对集约边际的促进效用,签订贸易协定有助于消除国际贸易双方的贸易壁垒,降低市场进入成本,使得一些原本生产率未满足出口条件的企业达到了出口条件,因此对扩展边际的促进效用略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向新兴市场国家出口的贸易成本,从而促进集约边际的增长。
第三,信息成本对二元边际均呈现显著正效应,信息成本对集约边际的影响不仅在所有成本中最大,而且略大于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基础设施每增加1%,旧产品出口金额增长0.60%,新产品出口金额增长0.41%,说明进口国的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率越高,越方便中国企业搜索交易对象,促进扩展边际的增长;同时网络沟通有效减少了贸易双方交流的时间成本,缩短了订单建立到合同签订的时间以及资金支付时间,从而促进扩展边际的增长。手机网络和宽带的普及率上涨加强了沟通效率,从已出口企业角度来看,有效信息的快速传播有利于增加订单量,因此信息成本对我国向新兴市场的产品出口额影响最大。
第四,实际汇率对中国向新兴市场出口二元边际均呈现负影响,但影响系数较小,且实证效果并不显著。理论上实际汇率越大,贸易成本相对增加,出口国相应减少产品出口,因此阻碍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由于实际汇率选取数据单位是1 美元的新兴市场本币单位,随着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币逐渐被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及居民所接受,作为支付的主要货币。同时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快,数字化普及程度高,支付宝等快捷支付由于其快捷安全等特点也逐渐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因此人民币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的使用频率逐渐提升。且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地盯住美元,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有效地解决汇率波动的问题,相应地减少一定的贸易成本。因此实际汇率对中国向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二元边际实证结果不是很显著。
第五,境内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各不相同。合约成本对二元边际均呈现显著的负效应,合约成本每增加1%,旧产品出口减少0.29%,新产品出口则减少0.46%,明显大于对集约边际的影响,这是因为贸易伙伴合同履行所需时间越短,在维护已有贸易关系的同时,更能吸引企业建立新的贸易关系,促进中国产品出口,尤其是新产品的出口。法律成本对二元边际均呈现正效应,但是对扩展边际的作用效果不显著,新兴市场的法律权利指数越高,对合同和贸易的保护越强,有利于稳固已有的贸易关系,对未发生国家贸易的企业吸引力也越大,因此对二元边际呈现正效应。分销成本对二元边际影响与法律成本一样,在新兴市场建设的仓库可作为物资集散地,从而降低物流成本,缩短发货周期,且对于货物配送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新兴市场国家的建仓时间越长,分销成本也就越高,阻碍了出口增长。
第六,控制变量GDP 对集约边际呈现显著的正效应,GDP 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意味着该国的总需求总供给协调增长,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国家发展势头良好,因此新兴市场GDP 越高,该国经济体量越大,市场需求量因此也越大。2008 年经济危机后,世界贸易低迷,因此对集约边际呈现负效应,与此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的技术和产品革新,从而对于扩展边际呈现正效应,但是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较低,因此造成经济危机这一辅助虚拟变量的实证结果不显著。
整体来看,新兴市场的地理面积、人口密度、通关程序复杂度、是否与中国签订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法律环境、分销成本均对集约边际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距离大小、合同履行时间对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关税水平、汇率成本以及经济危机对集约边际作用效果不显著。新兴市场的地理面积、人口密度、关税水平、是否与中国签订贸易协定、基础设施以及法律环境对扩展边际呈现显著的正效应;合同履行时间对扩展边际呈现显著负效应;距离大小、通关程序复杂度、汇率成本、分销成本、经济危机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量的大小对扩展边际则没有显著的效应。
本文从产品角度出发,测算了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主要靠集约边际拉动,且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集约边际占比较小,且波动幅度也较大。于是借助传统的引力模型构建方程,利用stata 软件考察五类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从测算结果来看,中国对新兴市场的贸易成本在不断降低,其中信息成本、运输成本、政策成本等对中国向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影响最大。
一是完善运输设施建设,减少对外贸易阻力。中国应充分发挥大国优势,在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下,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新兴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简化海关手续办理,减少对外贸易阻力。
二是加快自由贸易进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入世以来,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对外贸易发展持续繁荣,上文的研究也发现贸易政策成本对中国与新兴市场的出口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要加快自由贸易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加强通信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沟通水平。加强新兴市场国家通信设施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促进出口贸易发展,完善光缆以及卫星建设,同时加强各国信息部门的技术交流,包括大数据、神经网络、人工智能、5G 通信等信息技术,从而帮助新兴市场提升通信水平,降低信息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四是扩大国际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受到新兴市场经济因素制约,导致上层建筑的发展缓慢,因此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应保持对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同时通过世界银行等组织完善金融市场,吸引各方投资,从而加强基建服务落实。同时,利用World Bank、AIIB 等国际机构建立激励机制,弥补可能利益受损的国家,由于经济、贸易、地理位置等的发展差异,可能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的部分产业造成冲击,为了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的健康发展,需要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援助,妥善解决新兴市场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发展矛盾,促进和平共处,为中国新产品出口新兴市场创造条件[16]。
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贸易发展。中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过度依赖于已出口产品的市场扩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应当加强科研资本投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出口结构多元化。简化对外贸易的相关办事流程,精简项目申报材料,按照能免则免的原则压缩所需材料,减少企业跑腿次数,争取一步到位,减少企业外贸履行合同所需时间。并扩大与新兴市场的基建联系,加速分销渠道的建立,减少分销成本,促进贸易关系的发展。